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之二:“颜色革命”警示录》解说词

字号+作者: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2-08-25 15:1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居安思危之二:“颜色革命”警示录》解说词'...

《居安思危之二:“颜色革命”警示录》解说词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居安思危之二:“颜色革命”警示录》制作组成员:
顾  问:张全景  李力安  逄先知  滕文生  李景田  刘峰岩  郑科扬  李慎明  朱佳木  余  放
总监制:陈冀平  
总策划:王其江  潘家华  王立强  季志业
总制片:杨克勤  徐  雷 ,  制片人:陈小军  刘奇光
总撰稿:马  援 
总编导:刘树人
学术顾问:李慎明  陈之骅  吴恩远  吴雄丞  姜述贤  周  弘  郗润昌  高  恒  张树华  许  涛  何希泉  郑德兴  倪  峰  季  军  庞大鹏  何  卫  丁小星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编者按  八集电视政论片《居安思危之一: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自发行以来,在党内外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和热烈的反响。
继《居安思危之一: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又及时组织原制作组的同志确立选题,并赴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进行一手资料调研,通过各种渠道在国内外搜集到近百部相关影像资料。中心还特邀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联部、中国社科院、国家安全部、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领导与专家学者作为顾问或学术顾问,历时一年多,先后征求上百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八易其稿,对样片进行了五次大的修改,终于制作完成这部政论片。
该片对新世纪之初发生在独联体等国家的一系列“颜色革命”风暴的过程、成因、性质及教训作了较为详细的剖析。观看过该片的领导和同志一致认为,该片对“居安思危”这一重大题材较为成功地进行了深化,全片主题深刻、布局合理、条理清晰、内容充详,某些资料和剖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这对全党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危机、警惕意识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这里奉献给各位领导和读者的是《居安思危之二:“颜色革命”警示录》六集电视政论片解说词。该片在全国政法系统播放和报送一些领导同志观看后,同样引起十分热烈的反响。不少领导和专家学者来电希望看到该片解说词,本刊特刊登如下。
 
引  言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将长期面对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进行和平演变、西化分化、战略围堵的挑战和压力。新世纪之初,发生在独联体国家的以“颜色革命”为标志的一系列政权更迭风暴,为此判断作了清晰的注解。
 
 
认真研究“颜色革命”发生发展的过程,总结其原因和教训,对于我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第一集  揭开“颜色革命”的面纱
 
 
浓郁热烈的玫瑰、鲜艳迷人的橙色、高贵典雅的郁金香,这些美丽的鲜花和颜色,历来受到世人的喜爱。但谁都不会想到,鲜花与政治、颜色与革命居然能成为一对对绝妙的伴侣,成为新世纪之初国际舞台上一场场政治风暴的标志和代名词……
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
2003年11月22日,在格鲁吉亚发生的那场仅仅持续了36个小时的政权更迭事件中,反对派领袖萨卡什维利手举红玫瑰、被民众簇拥着冲进议会大厦的一幕,被某些西方媒体渲染成一个标志性画面,萨卡什维利由此获得了“玫瑰革命家”和“玫瑰总统”的称号,而这场事件也被赋予了一个冠冕的称谓:“玫瑰革命”。
那么,“玫瑰革命”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呢?
2003年11月2日,格鲁吉亚举行议会大选。20日,格鲁吉亚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公布了议会选举结果:现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领导的政党“为了新的格鲁吉亚”得票率为21.32%,而萨卡什维利领导的激进反对派“民族运动党”和布尔贾纳泽领导的政党得票率分别为18.8%和8.79%。此后,谢瓦尔德纳泽总统宣布于22日举行新一届议会首次会议。
就在这一天,激进反对派领袖萨卡什维利和布尔贾纳泽却不承认选举结果,指责选举舞弊,宣布抵制新一届议会,要求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反对派决定在第比利斯市中心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呼吁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反对派的支持者纷纷从格鲁吉亚全国各地赶赴首都第比利斯,在市中心举行抗议活动。他们冲入议会大厦,使正在举行的新一届议会首次会议被迫中断,谢瓦尔德纳泽总统在保镖的保护下离开会议大厅。
11月23日傍晚,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谢瓦尔德纳泽在同萨卡什维利举行会晤之后,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担任格鲁吉亚总统11年、75岁高龄的谢瓦尔德纳泽在反对派的重重围攻下,步步退却,最终无奈地低下了他那白发苍苍的脑袋。
2004年1月4日,萨卡什维利当选格鲁吉亚总统。“玫瑰革命”就此落幕。
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一年后,又一场风暴沿着黑海海岸刮到了乌克兰,刚刚在格鲁吉亚发生的一幕,又在乌克兰重演了——只是这场风暴的标志由红色的玫瑰变成了鲜艳的橙色。
2004年11月21日,乌克兰第二轮总统选举结束,时任总理的亚努科维奇赢得49.42%的选票,其竞争对手尤先科得到46.7%的选票。
24日晚,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亚努科维奇当选新一届总统。
面对这一结果,尤先科立即指责投票中存在着欺诈和舞弊,敦促支持者走上街头举行抗议示威。 
     5万多名尤先科的支持者,在首都基辅的独立广场进行游行示威,总统府也被抗议者包围。尤先科向独立广场上的数万名支持者发表讲话,宣布从25日起举行全乌克兰大罢工,成立“保护民主救国委员会”。他的竞选伙伴季莫申科也表示要抗议到底,在3周内实现“格鲁吉亚式的革命”。
没有等到3个星期,乌克兰议会和总统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12月8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对宪法和选举法的修正案,总统库奇马立即签字使之生效。
12月26日,乌克兰总统大选重新举行第二轮投票,尤先科以较大的优势战胜了亚努科维奇。
2005年1月17日,尤先科就任乌克兰新总统。“橙色革命”风暴暂时平息。
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
“橙色革命”的大幕刚刚落下,“郁金香革命”的帷幕又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拉开。
2005年2月27日,吉尔吉斯斯坦开始举行议会选举,当选的71名议员中,亲政府派议员占到近30人,反对派阵营的议员仅有10人。
3月19日,选举结果公布后,反对派表示不能接受,马上开始举行抗议活动,他们组织围攻和焚烧奥什州和贾拉拉巴德州警察局,占领机场和政府大楼,要求阿卡耶夫总统下台。骚乱很快蔓延到首都比什凯克及其它一些城市。在比什凯克,暴徒们冲击商店、市场、大肆劫掠。这是一系列所谓的“革命”事件中最为血腥和暴力的一幕。
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最高法院宣布,不久前举行的议会选举结果无效。继而,在当局彻底放弃政权的情况下,反对派占领了总统府和政府办公大楼。
晚上,阿卡耶夫出走他国,反对派宣布接管政权。
4月3日,阿卡耶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8月,持中间立场的巴基耶夫当选新一届总统。
由于吉尔吉斯斯坦盛产郁金香,因此,这场历时7天的所谓“革命”,又被西方媒体称作“郁金香革命”或“黄色革命”。需要注意的是,“郁金香革命”中充斥的暴力和血腥事件,也为这场政权更迭风暴添染了一抹不同的颜色。
从“玫瑰革命”到“橙色革命”,再到“郁金香革命”,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发生在独联体国家的三次政权更迭风暴,因其醒目的鲜花颜色标志,被西方媒体冠之以“颜色革命”的称号,而后经西方政界和舆论界的炒作而成为一个新概念,一个新词汇。“颜色革命”从此不胫而走。
不仅如此,“颜色革命”的种种症状,频频出现在世界政治的敏感地带。
2005年2月,塔吉克斯坦举行议会选举,列宁纳巴德州出现了骚乱。
2005年3月,白俄罗斯的反对派走上街头,发动了“雪花革命”,又被人们称为“白色革命”。
2005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的极端势力乘机发难,在安集延市制造了所谓的“棉花革命”骚乱事件。
    与此同时,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摩尔多瓦,以及黎巴嫩、越南、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家,也频频发生了与“颜色革命”相类似的迹象。
人们不禁要问:“颜色革命”中的鲜花和颜色究竟有什么魔力?松散弱小的反对派为什么能够如此轻易地登台掌权?为什么这三次政权更迭事件的过程竟然如此相似?为什么这三次所谓的“革命”,全部发生在独联体国家?
……
太多的谜团困惑着人们。
也许,从“颜色革命”事件的当事人那里能寻找到解开谜团的路径。
谢瓦尔德纳泽曾自认为是西方政策最忠实的执行者,而在“玫瑰革命”中被赶下台后,他失望地说:“是西方世界出卖了我”。
“橙色革命”中“蓝白色”一方领导人亚努科维奇的妻子柳德米拉说,反对派的运动实际上是美国操纵的“橙色狂欢”。
阿卡耶夫事后也向媒体道出了反对派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他们得到了美国国家民主研究所等机构的支持,从那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和全面的培训。”
作为“颜色革命”的当事人,他们的感叹,为我们揭开谜团打开了一扇敞亮的窗子。
 
艾德尔·扬·卡拉特米奇领导着一家非政府组织,其总部设在纽约。这个组织的使命是专门为独联体国家的青年运动和“街头政治”活动提供培训和资金援助。在其接见东欧国家青年运动领导人的一次谈话中,面对世界地图,他这样描绘了他们的战略计划:“绿色表示的是今天被称作民主国家的地区。乌克兰、格鲁吉亚还是黄色。乌克兰的‘橙色革命’2004年爆发,在民主化进程中,他们目前还只是处于基础阶段,而格鲁吉亚的改革则远远不够,制度改革还未展开,所以这里还只是黄色。这些蓝色是以后我们工作的重点,推行改革的难度比较大。这一地域是哪里?是俄罗斯、中国、伊朗、沙特。实际上我们给乌克兰每人资助了3万美元,数百名年轻人受邀参与实习,对他们进行训练,教他们如何关注社会动态、关注人心向背,以及随着选举的临近如何引导民意的走向,等等。”
也许,这就是“颜色革命”的谜底!
这就是“颜色革命”背后的神秘力量!
事实上,某些西方大国早已对未来的全球政治格局作了规划,这块版图上标志的大片深蓝颜色以及众多的“目标国家”,令人触目惊心。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地处俄罗斯周边、战略地位异常关键的国家,也许在苏联解体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别国战略棋盘上任意摆布的棋子。
所以,要追溯“颜色革命”的起因,我们不得不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必须清醒认识到:“颜色革命”并非三个孤立的地区政治事件,从本质上讲,它是西方长期推行“和平演变”及遏制战略的必然结果。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世界政治版图出现了一次巨大变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意识形态进攻面前,以苏联为首的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解体。
1989年9月12日,波兰反对派力量团结工会上台执政,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去政权。
1989年10月7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更名,自动放弃执政地位。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1989年11月26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集体辞职,12月10日,“民族谅解政府”成立,12月29日,哈维尔当选为总统。
1989年12月25日,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主席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军事特别法庭处决,罗马尼亚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
1990年 12月19日,保加利亚战后第一个由非共产党人领导的政府宣布成立。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以苏联最后一位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发表了12分钟的演讲,随后,印着斧头镰刀的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这个有着224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横跨欧亚两洲的社会主义大国、强国,顷刻之间解体覆亡。
1947年,时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主任的乔治·凯南就说过:要“使苏联在一夜之间从一个最强的国家变成一个最弱和最可怜的国家”。
时隔44年之后,凯南的话应验了。 
苏联,不是在战争中被打败而瓦解的,却是在和平改革的过程中亡党亡国的;它不是被政治反对派直接打倒的,却是由领导人自己宣布解散亡国的。显然,经过实施长达半个世纪的外部遏制加内部演变战略,西方阵营终于得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结局,而且,通过培植代理人来搞垮一个制度、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经验”,显然给了他们莫大的启示。
冷战结束以来的历史表明,只用“武”的一手代价高昂,只有以“文”开路、以“武”保障,“文”、“武”两手交替并用才是致胜之道。
美国总统布什在其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将在世界所有国家推动民主运动及建立民主制度,“最终目标是在世界上根除暴政”。因此,策划“不流血的革命”、在全球推行“驯化改造”,便成为布什第二任期的重要任务。这场“驯化改造”运动,正是冷战时期西方国家为搞垮社会主义阵营而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延续。
为了推销“民主”,西方大国不仅出钱、出力资助他国的反对派,而且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在自己国家境内积极筹建专门机构,加大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民主化”的力度。比如,为了能更好更有效地指挥,2006年美国拨款2400万美元,在国务院内特设一个“重建和稳定办公室”,组建一支由美国外交人员和行政部门官员构成的全新“快速反应部队”,以“公民救援”的旗号,向“新生民主国家”派遣专家,扶持代理人政权。这个办公室可以在几天或是几周内拿出并实施应对“危机”的计划,而不是此前的几个月或几年。
在这场以“不流血革命”为“谦称”的“驯化改造”中,西方大国获利甚丰。2005年5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总结道:为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推进民主、进行政权更迭,美国几乎耗费了3000亿美元;相反,在策动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中,美国仅花费了不足46亿美元,就“成功改造”了三个国家,可谓少花钱多办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今西方国家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们并不讳言“帝国”这个名词,美国保守派政治家们甚至把历史上曾在广袤的欧亚大陆建立起统治政权的罗马帝国当成可以效仿的楷模。这张地图,恰恰生动地展现了某些西方大国欲意改造世界的帝国雄心。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季志业:“颜色革命”绝对不是一场革命,它并没有改变这个体制,也没有让老百姓改变现在的现实生活,这三个国家并没有因为“颜色革命”让老百姓的生活有明显改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都没有发生变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冷战结束后,在某些西方大国、某些政治家和战略家们看来,他们的“使命”更重了,他们所要吞噬的不再仅仅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那些被认为妨碍其国家利益、对其经济政治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地区和政权领袖,以至宗教、文化、文明等软力量,都应统统列为他们所要遏制、打击和“驯化”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的“颜色革命”事件,就在新世纪之初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接踵发生了。
 
 
第二集 一场更换代理人的政变
 
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
2004年1月4日,经历了“玫瑰革命”后,萨卡什维利当选格鲁吉亚总统。当天晚上,他面对媒体高呼:
“这是你们的胜利,不是我赢得了总统选举,而是你们,我的民众,是你们赢得了选举”,“现在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我们会协力重建国家,将格鲁吉亚引导上民主道路”。
就这样,格鲁吉亚成为政治反对派通过“颜色革命”手段成功夺取政权的第一个独联体国家。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颜色革命”风暴会首先在格鲁吉亚登陆?为什么亲西方领导人谢瓦尔德纳泽会首先成为这场风暴的牺牲品?
萨卡什维利毕业于乌克兰的基辅大学国际法专业,随后又去了美国,先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读人权法学,又去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第二个法学学位,还曾去法国求学。最后他选择留在美国,在纽约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
1995年,萨卡什维利应邀回国。2000年他被任命为司法部长,与谢瓦尔德纳泽总统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但他在司法部长任上的许多改革行为,并没有得到谢瓦尔德纳泽的支持,这使他深感失望,出任司法部长不到一年,他便于2001年9月辞职,随即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党——民族运动党,并很快发展为国内最大的反对党。
萨卡什维利发动“玫瑰革命”的对手,正是过去的恩师谢瓦尔德纳泽。这位满头银发的政坛元老有“高加索银狐”之誉。
1972年,担任第比利斯市委书记的谢瓦尔德纳泽被提拔任命为格鲁吉亚共产党第一书记,开创了格鲁吉亚历史上的第一个“谢瓦尔德纳泽时代”。
1985年,他调任苏联外长,与戈尔巴乔夫构成当时苏联的所谓“政坛双星”。谢瓦尔德纳泽在政治上跟随并积极推动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在苏联从阿富汗和东欧撤军、德国统一、冷战结束及美苏签署核裁军协议等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中,都留下他的印迹。因为其坚定的亲西方立场,谢瓦尔德纳泽被西方利益集团视为在原苏共高层内部最可信赖的领导人之一。
苏联解体后,谢瓦尔德纳泽回到故乡格鲁吉亚。1992年11月,当选为格鲁吉亚国家总统,开始了第二个“谢瓦尔德纳泽时代”。他于1995年和2000年两次蝉联,执政长达11年。
打开今天的世界地图,沿着欧洲巴尔干半岛到中东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然后到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再至伊朗、阿富汗,随后折向西北,经里海沿岸独联体诸国,经黑海,直到横跨亚欧大陆的土耳其,划一个大圈,这就是今天国际大博弈的一个重要战场。
格鲁吉亚正好地处里海和黑海之间,也是连结波斯湾地区和东西欧国家的战略要地。这里风光旖旎,有“上帝的后花园”之称。它西临北约的“最东端”土耳其,东面与里海国家阿塞拜疆接壤,北靠俄罗斯,南邻亚美尼亚。它是中亚和外高加索8国中惟一有出海口的国家,历来都是东、西方势力碰撞和争夺的战略重地,其地缘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里海的石油储量在1100亿桶到2400亿桶之间,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近1/5,天然气储量约1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量的1/20。随着里海作为重要产油区地位的上升,格鲁吉亚在西方战略版图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在这里建立一个亲西方政权,将有力地帮助西方石油财团进军里海,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也的确在积极推动建设一条从巴库至第比利斯,再到杰伊汗的石油管道,通过它,可以从里海直达土耳其黑海港口。格鲁吉亚,就位于该管道的必经之地。
因此,西方大国盯上格鲁吉亚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2002年12月,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向格鲁吉亚派遣军事人员,以反恐的名义,帮助训练政府军,并签署了格美军事合作协定。表面上看,美国是为了帮助提高第比利斯的反恐能力,其真正价值却在于: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自己的军队派到了外高加索地区——这个俄罗斯的后院。2004年,美国将格鲁吉亚纳入“千年挑战”援助计划,向格提供了1.02亿美元的援助,此后每年均向格鲁吉亚提供1亿美元以上的无偿援助。
     当西方大国对格鲁吉亚产生新的战略企图的时候,他们过去的老朋友、曾经悉心扶持的代理人——谢瓦尔德纳泽,显然已经不合他们的胃口了。虽然谢瓦尔德纳泽对西方的要求可算得上尽心尽力,但他在不少问题上、在俄罗斯与西方大国之间投机骑墙的立场,却让某些国家十分光火。有分析指出,谢瓦尔德纳泽在催促俄军撤离格鲁吉亚的问题上态度不坚决,同时,谢瓦尔德纳泽还有意支持亲俄的阿巴希泽参选总统,这让某些西方国家感到非常紧张。“玫瑰革命”发生前,西方一些官方、非官方人士就开始与反对派频繁秘密接触,他们已经为谢瓦尔德纳泽下台准备好了新的接班人。
一场新老代理人之间的争斗,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美驻格鲁吉亚大使迈尔斯到任伊始,就有计划地向格鲁吉亚反对派提供政治和资金援助。2003年4月,美国在驻格鲁吉亚使馆公开设立了“促进格鲁吉亚民主办公室”。在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被推翻前,迈尔斯就在贝尔格莱德当大使,为把米洛舍维奇赶下台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推翻米洛舍维奇政权,则被格鲁吉亚反对派看作是仿效的样板。
    2003年11月20日,成千上万参加集会的人们在广场上站了几十个小时,反对谢瓦尔德纳泽政府在议会选举中的舞弊行为,要求谢瓦尔德纳泽下台。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集会组织者承诺提供的报酬或许更有吸引力。格鲁吉亚人平均一个月的工资是23个美元,而在这里,站一天就给5个美元。
11月22日晚上,第比利斯的抗议集会达到了高潮。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通了电话,鲍威尔对格鲁吉亚局势变化表示担忧。
11月23日傍晚,在同萨卡什维利举行短暂会晤之后,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布尔贾纳泽代行总统职务。
谢瓦尔德纳泽辞职仅两天,美国就迅速做出决定,派遣一个小组,同格鲁吉亚临时政府讨论如何帮助他们准备未来的选举以及这个国家面临的其他至关重要的问题。
12月2日,正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决定向格鲁吉亚提供500多万欧元紧急援助,以帮助其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
紧接着,12月3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帕斯科抵达第比利斯,与代总统布尔贾纳泽、国务部长日瓦尼亚、总统候选人萨卡什维利举行了会谈,讨论美国帮助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以及经济改革等问题。他表示,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国务卿已经答应支持新领导人,美国和格鲁吉亚政府今天的利益完全一致。美国将在近期内提供700万美元的援助。
2004年1月4日,格鲁吉亚总统选举开始投票,最终结果要在选举后10天揭晓。 
但由美国索罗斯基金会等组成的一个独立计票机构在当天投票结束后立即宣布说,萨卡什维利已经以85.8%的绝对优势取得了总统选举的胜利。还说,当天参加投票的选民人数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登记选民总数50%加1票,因此选举结果有效。
下台后的谢瓦尔德纳泽曾说,美国的“索罗斯基金会”在这次政治危机中起到了极坏的作用,索罗斯是格鲁吉亚政变的主要“罪犯”,所有事情都是他参与策划并安排好的,另一些外国组织也参加了篡改投票人名单、操纵计票的活动。他悻悻地抱怨道:“掌握政权的政治家们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的资助,索罗斯为何要颠覆格鲁吉亚的政权呢,我们也不知道。这不是革命,是政变!”
这场更换代理人的“驯化改造”运动,更使西方在大国博弈中占据了上风。
随着格鲁吉亚总统大选接近尾声,一支由20到30名美军退役将校组成的私人军事顾问团悄然开进第比利斯。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受雇于华盛顿一家名为“立方体”的安全公司,前往该国指导国防工作,但与该公司签下为期3年、总价值1500万美元合同的,不是格鲁吉亚国防部,而是美国五角大楼。
英国《卫报》指出,五角大楼以上的行动将使格鲁吉亚成为美军的一个“虚拟基地”——美军的装备加上格鲁吉亚的军人。
这场由西方大国策划和发动的“玫瑰革命”,究竟给格鲁吉亚人民带来了什么呢? 2005年3月格鲁吉亚人最低月平均工资为61.3拉里,退休金仅为28拉里,比“革命”前并没有多少增长,但生活费用却节节攀升,居民每月最低生活费用高达154拉里。
格鲁吉亚一位官员说:“如果说一年前民众还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已没什么可以相信的了。也许善良的格鲁吉亚人民要真正过上好日子还需要足够的耐心。”
不管格鲁吉亚还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世界来说, 2003年那场仅仅持续了36个小时的“玫瑰革命”,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它不仅推翻了谢瓦尔德纳泽政权,还推倒了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第三集 “橙色”与“蓝白色”的较量
 
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橙色革命”中,这名看似娇小的女子,面对守卫总统府的防暴警察,手持扬声器这样大声疾呼:“站在乌克兰公民一边!我请求你们支持人民和人民选出的总统!”
随后她又透过盾牌的缝隙,把康乃馨抛向警察们,从而把这些捍卫总统的警察,变成了站在示威者一边的支持者。她,就是被称为“橙色革命”形象代言人的尤丽娅·季莫申科。
季莫申科生于1960年。1991年,担任乌克兰汽油公司总经理,1995年担任乌克兰“统一能源系统公司”总经理,公司营业额曾达到100亿美元,乌克兰国内生产总值的20%都掌控在她手中,因此,她又被称为“天然气公主”。
季莫申科于1996年开始涉足政坛,两度当选议员;并于1998年成为国家预算委员会主席。1999年成为负责能源问题的副总理。2001年2月,因被指控行贿,入狱1个月。出狱后,便开始发起反对库奇马总统的运动。她领导的政党“季莫申科联盟”也开始与尤先科领导的“我们的乌克兰”结盟。
尤先科,1954年出生。毕业于捷尔诺波尔财经学院,他从集体农庄的会计做起,先后担任过前苏联国家银行、农业银行乌克兰分行的司长,1997年任乌克兰国家银行行长。1999年11月,库奇马连任总统后,尤先科被任命为政府总理。由于政府与议会的矛盾,2001年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对尤先科政府的不信任案,尤先科政府被迫辞职。2002年,他组建了右翼政党联盟“我们的乌克兰”,在当年的议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这位乌克兰风云人物的对手,正是接替他总理职务的亚努科维奇。
两位总统候选人政治观点鲜明,54岁的亚努科维奇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不仅说一口流利的俄语,而且承诺当选后将要使俄语成为乌克兰的第二官方语言,允许公民拥有俄罗斯和乌克兰双重国籍。这些政策得到了莫斯科的赞赏。
而50岁的尤先科被称为“亲西方的改革派”,主张加强与欧美国家的关系,并设法加入欧盟和北约。这些主张使他成为西方国家看好的总统候选人。
他们的旗帜颜色鲜明,亚努科维奇的拥护者使用了蓝白相间的颜色;尤先科的支持者则将基辅变成橙色的海洋。他们穿着橙色的衣服,挥动着橙色的旗帜,带着橙色的丝带,甚至在集会中使用的录音带都选择了橙色。
橙色是尤先科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他说,相对于红色,“橙色代表着一种和平、渐进式的改革”;与蓝白相间的颜色相比,橙色显得更加“温暖”。
他们的支持者鲜明地分为两大阵营。亲西方的尤先科代表了西部地区的利益。而支持亚努科维奇的力量则主要来自于乌克兰东部重工业发达地区。
这里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自17世纪中叶之后,乌克兰便进入了漫长的领土破碎时期,一直持续了300多年。西部地区深受波兰文化的影响,希腊—罗马天主教会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而东部地区则被称为“小俄罗斯”。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是俄罗斯族,回归俄罗斯的情绪强烈。
乌克兰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比西部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东部居民担心,尤先科掌权,会对东部采取歧视性政策,拿东部赚的钱来补贴西部。因此,绝大多数居民都支持从东部顿涅茨克走出去的亚努科维奇。
除了国内民众的支持,在这两派政治对手的较量中,处处可以见到“外援”支持的力量。
    尤先科身旁,站着坚定支持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尤先科。这位乌克兰裔的美国人充满了神秘色彩。她曾在美国海关、国务院人权局、白宫国际局等部门工作。1991年,她来到了乌克兰,1998年与尤先科结婚。尤先科也被乌克兰老百姓称为“美国女婿”。
叶卡捷琳娜是作为美国“乌克兰基金会”首席代表来到乌克兰的,妇唱夫随,尤先科也成为“索罗斯基金会”下属“乌克兰开放社会研究所”的董事会成员。尤先科当选总统后,叶卡捷琳娜并未因其第一夫人的身份而放弃美国国籍。
2004年秋,美国派遣1000多人分赴乌克兰的14个州,为“橙色革命”及时培养、输送了大批骨干。还在乌克兰邻国成立“办公室”,尤先科也曾前往参加其活动。
为了确保此次选举的所谓“民主和公正”,选举前美方多次派高级代表团访问乌克兰,其中包括前总统老布什和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率领的代表团。这些美国代表团抵达基辅后,一方面要求现政权保证此次总统选举的“公正、民主”,另一方面要求四分五裂的反对派结成“反对派联盟”,共同支持尤先科。
在第一轮选举中,排在前两位的亚努科维奇和尤先科,又在第二轮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第二轮选举结束后,由美国和其它7国驻乌克兰使馆以及4个国际基金会共同出资资助的一项投票调查马上公布,尤先科赢得了11月21日的投票,得票率为54%,超过亚努科维奇11个百分点。
而在11月22日,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了初步统计结果,亚努科维奇领先尤先科2%。
美国政府拒绝接受亚努科维奇当选的结果。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对记者说:“我们不承认这是场合法的选举,因为它不符合国际准则。我们呼吁对乌克兰大选操作程序和计票进行全面调查。”
美国国务院决定拨款300万美元,用以援助乌克兰重新进行的第二轮总统投票。拨款将用于奔赴乌克兰的国际观察员的开销、培训选举委员会成员、进行选民教育、选举计票等活动。
西方大国的支持和影响,在街头也能看出来。有家电视媒体记者这样写道:我在国会大厦前见到一位50多岁的示威者。他来自西部,有人用车把他送到这里。一天的报酬是10美元,十多天下来就是100多美元,相当于他3个月的工资。示威者都住在临时搭建的登山帐篷里。他们还有发电机等一些设备,大多都是西方提供的。有专门人员负责供应一日三餐。示威者的分工非常明确。有人打鼓,有人喊口号。但这些人如今喊得也不太认真,干脆用录音机播放“尤先科,尤先科,亚努科维奇下台”的口号了。
在“橙色革命”中,欧盟的作用体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学者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道,“在乌克兰这个不断延伸的舞台上,布什政府和欧盟漂亮地演了一幕跨大西洋合作的好戏”,“也许将成为日后欧美合作所应遵循的典范”。
从1991年到2002年,欧盟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共10亿欧元,大部分为实质性的合作项目,但其中一部分项目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乌克兰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在2004年乌克兰的选举中,尤先科的支持者把欧盟的旗帜挂到了独立广场和乌克兰各地。欧安组织等国际组织派出了几千名选举观察员,还为乌克兰非政府组织的人员进行了选前培训。
两轮选举结束后,国际观察员拒绝承认亚努科维奇的当选,鼓励民众动员起来否认这次选举。欧盟各国也相继表态,轮值主席国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说,欧盟不接受乌克兰总统的选举结果。德国外长菲舍尔呼吁乌克兰当局对计票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正”。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则形容这次选举“既不自由,也不公正”。
当第二轮重新投票尤先科获胜后,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代表欧盟立即发表声明,对乌克兰大选结果表示欢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认为:这是朝着建立“和平和民主社会迈出的重要一步”。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也对大选结果表示满意。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也在华盛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乌克兰本轮大选投票基本上“是自由、公正的”。
尤先科刚刚获得胜利,欧洲议会就在2005年1月通过议案,要求给以乌克兰“清晰的欧洲前景,让它拥有通向欧盟成员国的可能”。
美国前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一书中写道:“俄罗斯与乌克兰在一起,将成为帝国,俄罗斯失去乌克兰,则只能是个普通国家;如果乌克兰民主化,那么,它将是遏制俄罗斯重新发挥帝国作用的保证。”
在西方战略围堵的压力下,俄罗斯当然不会坐视乌克兰这个传统盟友离它远去。俄罗斯力图借鉴“玫瑰革命”的教训,参与到乌克兰的政治斗争中,一年内普京与库奇马会晤多达15次,但是,俄罗斯所要面对的那个对手,显然准备更为充分。在强大的外部势力支援下,“橙色”的尤先科阵营在与“蓝白色”的亚努科维奇阵营的较量中,暂时占了上风。
然而,“橙色”与“蓝白色”的较量还远未结束。时间过去还不到一年,在2006年3月的议会选举中,亚努科维奇则成功地杀了个“回马枪”,其领导的社会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同年8月,亚努科维奇出任总理。两大阵营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
2007年4月2日,尤先科宣布解散议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此语一出,立即遭到以亚努科维奇为首的议会多数派的抵制, 2万多名政府和议会的支持者与总统和反对派的支持者在总统府、议会大厦和政府大楼周围举行大集会,支持自己的阵营,乌克兰政局随之陷入僵局。时隔不到两年,“橙色革命”的一幕,又在乌克兰上演。
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将民众分裂成两派,造成了国民的严重对立,普通民众在“橙色革命”中的期望更是化为了泡影。
有人评价道:今天的乌克兰,“橙色”还是“橙色”,“蓝白色”还是“蓝白色”。
 
 
第四集 翻滚在中亚山国上空的雷电
 
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
 
 
当吉尔吉斯斯坦成为继格鲁吉亚、乌克兰之后第三个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时,时任总统的阿卡耶夫情绪激动,发出这样的质疑: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排在西方的‘民主改造’候选国名单之列!所有人都应知道,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最民主的国家!”
 
阿卡耶夫,1944年出生,吉尔吉斯族人,毕业于列宁格勒精密力学和光学学院,先后担任吉尔吉斯科学院通讯院士、院长,吉尔吉斯共产党中央科学和高教部部长。1990年任苏联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总统。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被选为首任总统。1995年、2000年两次连任。
2005年,这位做了15年总统的阿卡耶夫,面对在首都比什凯克及南方各地的街头抗议,只做了6天的抵抗,便在3月24日晚上出走他国;4月3日,阿卡耶夫在莫斯科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这里的蹊跷,使短短的“郁金香革命”留下了一个长长的谜,让世人去猜想。
当然,对“郁金香革命”爆发的原因,有人看得很清楚。阿卡耶夫丢失政权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直言不讳地指出: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的一切对俄罗斯来说并非意外事件,这是吉政权软弱、社会经济问题积重难返的必然结果。
这个面积不到20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万的中亚山国,在苏联时期就是经济最落后的共和国之一,独立十多年来,国内没有建设一个大型企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三四百美元,职工平均月工资只有二三十美元,而且有大量失业人口。持续的经济衰退所造成的社会灾难更加严重,2002年全国的贫困人口达52%,70%的乡村没有自来水,41%没有医院和保健机构,60%没有交通服务和公路,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看不到隧道尽头的光亮”,而腐败却渗入各个方面。
连绵的群山,将吉尔吉斯斯坦分隔成南北部两个部分。南部的奥什是吉第二大城市,被称为南部的首都。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南部与北部几乎处于完全脱离的状态。
南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更为低下,由此形成了地区和族群的严重对立。这里居住的乌兹别克族人,长期以来一直对北方的吉尔吉斯族人掌握国家政权强烈不满。他们指责来自北方的总统阿卡耶夫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发展国家,而总统的亲属和政府高官们却十分富有。
“郁金香革命”爆发前,吉尔吉斯斯坦已经走到积弊丛生、积重难返的困境之中。这一切,早已被某些担负着“全球使命”的西方大国,看在了眼里。
随着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吉尔吉斯斯坦的地位马上看涨。吉尔吉斯斯坦作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美国拉拢住它,就能从内部分化和削弱这两个地区安全与合作组织,从而加强对俄罗斯等重要战略对手的遏制包围,并进一步控制中亚能源供应。
美国在这里建起了被称为“国际部队的大本营”的“玛纳斯”空军基地,俄罗斯随后在不远处建立了“坎特”军事基地。美国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极力削弱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影响力,彻底遏制其重新崛起,但阿卡耶夫找来俄军“平衡”西方大国的影响,自然触动了美国的战略利益。 
面对西方大国的虎视眈眈,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并没有保持足够的警惕,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该国在中亚国家中比较开放,非政府组织众多,社会控制薄弱,被西方称为“民主之岛”;而该国国内的重重危机,则为西方大国插手其内政,借机扶持其代理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和借口。
出生于得克萨斯州的迈克·斯通,来吉尔吉斯斯坦之前曾在匈牙利和白俄罗斯活动,到吉尔吉斯斯坦后,他经营着该国唯一一家民间印刷厂,印制发行一份刊登反政府内容的报纸。耐人寻味的是,就是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印刷厂,美国国务卿赖斯竟然破例出席了它的开业典礼。
在印刷厂的墙壁上,能看到美国为倡导所谓“民主”所“发明”的一些偏激名词,从印刷机上都可以找到美国国务院的影子。
就是这家报纸,别有用心地把阿卡耶夫总统的“私宅”与贫困儿童的照片共同刊登在一个版面上,挑起了吉尔吉斯民众的反政府情绪。据了解,这个所谓的“私宅”,却是吉政府的一个接待场所和会议中心。
这家印刷厂还印制了一部书——《从独裁体制到民主体制》。这是美国总统布什极为重视和推崇的一部书,也是他重要的“枕边读物”。
吉尔吉斯斯坦反政府组织成员吐尔干·伊斯马尼洛博将这部书秘密派发出去,尤其在南部散发了许多,反政府的火种已经开始点燃。书籍发出去的当天,迈克·斯通就开始编辑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头条内容——“激烈政治中的政治”。
当然,阿卡耶夫政府对这家印刷厂的背景也心知肚明。为了给他们一点警告,当局曾经切断了这家印刷厂的电力供应,但美国驻吉使馆马上从美军“玛纳斯”基地运来两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保证了印刷厂的正常开工。在没有胆量关闭这家印刷厂的情况下,吉国政府只好听之任之。
就是这个迈克·斯通,在阿卡耶夫总统出走他国后,如释重负地说:“任务完成了。”
直接给斯通发布指令的,就是这位被中亚新闻社称为“郁金香革命”“战地指挥官”的杨苏棣,时任美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此人可谓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曝光率很高的人物。在吉尔吉斯斯坦完成使命之后,2006年3月,他又被委任为美国在台协会台北代表处主任。在吉尔吉斯斯坦期间,他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吉尔吉斯斯坦局势的报告,呼吁国会拨款2500万美元,以推动吉尔吉斯斯坦的“民主事业”。
在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开始前,一家西方电视台来到首都比什凯克采访,并被邀请来到了位于比什凯克郊外学生的活动据点,从深夜开始了他们的聚会。
   聚集到这里的学生都是来看一部名为《打倒独裁者》的纪录片,这部影片记录的是塞尔维亚通过学生运动把总统米洛舍维奇赶下台的过程,制作者是美国人。
   (同期:放映这部片子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我们也一定可以做到,可以取得胜利。要明确的告诉大家,年轻人也一样可以把政府颠覆。必胜!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万岁!)
这次聚会的发起者名叫艾德尔,他曾得到过美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美国学习期间,他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任所长的全国民主研究所内任职,此次艾德尔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任务是负责组织人员进行选举的现场监督。
在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期间,美国通过民间组织提供技术支持,为吉尔吉斯斯坦选举委员会提供了防止重复投票的墨水,花费32万美元用于培训地方选举委员会工作人员,10 万美元培训地方观察员,30 万美元支持地方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媒体以监督选举。艾德尔所属的社团也获得了美国以选举监督基金为名义的11万美元,在他们社团画报的第一页,就有美国总统布什的新闻,以及其发表演说的有关情况。
10天后,“郁金香革命”爆发,最后真正冲进总统府的只有300多人,进入首都的大概有1000多人,都是南部过来的。每个到首都的南方人每天得到50个索姆的报酬,相当于1.2美元。
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最高法院宣布,不久前举行的议会选举结果无效。继而,反对派占领了总统府和政府办公大楼。
晚上,政局急转直下,阿卡耶夫出走哈萨克斯坦,并于25日晚飞抵俄罗斯。反对派宣布接管政权。
混乱的政局随即使整个社会治安陷入崩溃。一些暴徒当晚洗劫并焚烧了多个大型商贸市场,并和一些维护自己财产的商户发生了冲突,整个比什凯克完全陷入了瘫痪。
第二天上午,经历了一整夜的剧烈动荡后,比什凯克终于恢复了暂时的平静。但许多民众仍未散去,被哄抢后的店铺一片狼藉。政局剧变后的无序混乱状态让许多市民忧心忡忡,一些市民自发组成纠察队,呼吁和平解决争端,他们打出标语:“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吉尔吉斯斯坦”。
“郁金香革命”时,一项民意调查表明:三分之二的吉尔吉斯斯坦选民都希望社会稳定,反对任何形式的“颜色革命”。这也许可以令人信服地说明,西方大国虽然可以如愿地把阿卡耶夫赶下台,却为什么没能把其赏识的反对派领袖库洛夫扶上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持中间立场的巴基耶夫反而接管了政权。
 
第五集 “民主”光环下的阴谋
西方大国策动“颜色革命”的手段剖析
 
 
无论在格鲁吉亚,还是在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透过纷乱的颜色和喧嚣的“街头政治”,透过这一场场政权更迭风暴,某些西方大国在后冷战时期对目标国家或打或拉,或文或武,不断推行“驯化改造”的手法,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所谓的“民主”光环下,西方大国为策动针对目标国家的“颜色革命”,公开或秘密地采取了多种手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七种:
手段之一:利用非政府组织,对“目标国家”进行长期政治渗透。
非政府组织是指独立于企业和政府之外的民间社会组织,它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特点。但是,美国及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大都负有推行西方价值观的使命,实际上充当了西方政府的喉舌和代理人。在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的身影。截至2005年8月,在中亚五国注册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就将近有3000个,而且分布十分广泛。仅吉尔吉斯斯坦就有2000多个,乌兹别克斯坦近500个。
这些所谓的非政府组织,通过组织培训班、论坛、网络等形式,在东欧和中亚各国帮助反对派政党、公民和政治领袖参与政治和选举改革,以此培养大量亲美的反政府人士,为他们上台做好心理上、物质上和舆论上的准备,营造“街头政治”的氛围,最终实现颠覆现政权的目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索罗斯基金会”和“美国民主基金会”。
“索罗斯基金会”由美国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创立于1979年,总部设在纽约,在欧洲、亚洲、非洲和拉美都设有分会,其活动延伸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索罗斯基金会通常都是由开放社会研究所提出计划,然后由各地的基金会负责实施,两个机构一年的花费达到9亿美元。其宗旨标榜为“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
1990年,它开始向东欧中亚地区进行“民主渗透”。宣扬美国的民主、自由和价值观,培训反对派,资助独立媒体,为建立亲美政权服务。1993年,它选中吉尔吉斯斯坦,开始扶持独立媒体,以卫生、文化、教育领域为突破口,迅速扩大影响。1994年,索罗斯进军格鲁吉亚,跻身外高加索;1995年,其触角伸向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将其作为进军中亚的桥头堡;1996年投入了2200多万美元打入乌兹别克斯坦;1997年,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纳入了其全球网络。在“橙色革命”前的乌克兰,该基金会除了在基辅设立基金会总部外,还在24个地区开设了分支机构,短短几年间的投入达到8200万美元。
就在索罗斯基金会匆匆的进军脚步声中,新世纪开头没几年,一场场“颜色革命”的风暴就“如期”发生了。值得一提的是, 索罗斯基金会并不认为“颜色革命”成功就算完成了使命,它们的脚步并没有停顿下来。“玫瑰革命”后,由索罗斯基金会发起组建了一个“国际发展与改革基金会”,2004年共有1.2万名格鲁吉亚新政府公职人员从该基金会领取了1500万美元的“工资”。
美国“民主基金会”也是具有政府背景的非政府组织,它旗下的国际共和研究所曾获得美国“2005自由年度奖”。美国总统布什在出席颁奖仪式时说,“国际共和研究所在存在的20年时间里,在一百多个国家的民主变革斗争前沿努力工作;正是由于这家非政府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今天的世界才变得安全了,自由了,平静了”。
2005年3月24日,当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结束后,国际共和研究所的负责人杰弗里私下承认:“要不是我们在吉尔吉斯斯坦所作的一切,阿卡耶夫应该仍在执政。”
手段之二:扶持激进青年学生组织,为代理人政权上台培植骨干力量。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培植激进的青年学生组织作为发动“颜色革命”和“街头政治”的先锋队。格鲁吉亚有“受够了”、乌克兰有“是时候了”与“我知道”、吉尔吉斯斯坦有“大学生在行动”、白俄罗斯有“公牛”等青年学生组织,背后都有外部力量作为其强大后盾。同时,开办讲习班,精心挑选代理人,培养运动领袖和骨干力量,被他们看作是一件事半功倍之举。
这位在美军服役近30年的退休军官奥博·特鲁比,曾指导过缅甸的反独裁体制运动。在米洛舍维奇下台前的两个月,美国参议员麦凯恩托付奥博·特鲁比到南联盟指导年轻人的活动。
在特鲁比来到塞尔维亚后的3个月,米洛舍维奇的政权就倒台了,而此次把米洛舍维奇赶下台的经验,给那些反政府的人们传递了信号,让他们在战术上得到了很多借鉴。格鲁吉亚、乌克兰纷纷爆发“颜色革命”,可以说塞尔维亚的经验是他们的启蒙。
在乌克兰选举前的两个月,为了对学生领袖们进行教育,西方的非政府组织在当地举行了一次座谈会。
(同期:请你们相信我们并不孤单,国内将有很多人携手前来支持我们,他们认识到了大家所说的痛苦,为把乌克兰转变成为一个民主国家,他们会尽其所能共同努力。)
(我们告诉乌克兰年轻人如何组织领导,他们都告诉给了我们,包括如何进行宣传,如何集结活动人员,还有如何吸引别的市民加入,如何获取资金援助。)
座谈会结束后的第10天,这些颇具领导才能的年轻人被聚集在一起实习。就是这些年轻人,成为日后乌克兰“橙色革命”的中坚力量。
手段之三:操纵媒体,为反对派上台大造舆论。
西方国家利用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强势地位,对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实施媒介“轰炸”。一方面不厌其烦地播放反对派的声明、讲话,最大限度地影响选民;另一方面“妖魔化”执政者,给他们贴上“独裁”、“反民主”、 “违反人权”等标签,为反对派夺权制造所谓的“法理依据”。
美国支持的“独立媒体”更是直接介入。格鲁吉亚“鲁斯塔维-2”电视台就是萨卡什维利的喉舌,索罗斯基金会为它专门投入了100多万美元用于现场报道及转播。在乌克兰,西方背景的“第五频道”也一直是尤先科的坚定支持者。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电视台接受美国国务院资助,大量报道反对派议员的竞选活动。而反对派掌控的阿扎台克电台,本来就是美国政府资助的自由欧洲电台的下属机构。
报纸也是反对派手中不可或缺的一把利器。这份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的头号杂志《MSN》,就是在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印刷厂里印制的,它的封面显示的这一栋富丽堂皇的别墅,被注明是阿卡耶夫的私宅,起到了强烈的煽动作用。许多出自这些印刷厂的、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杂志、报纸,都是免费发送。
在“郁金香革命”最关键的阶段,这个印刷厂一天印出20万份报纸。同时他们还利用网站制造谣言,散布政府召开秘密会议,将采取措施镇压反对派,借机煽动群众上街游行,最终导致该国政局失控。
手段之四:以援助为名,为反对派提供经济支持。
西方大国为反对派搞“街头政治”的一切开销买单,向支持反对派的电台、报刊、电视台提供资助,为反对派候选人做广告宣传,以及为反对派的支持者提供游行集会的旅费、住宿费和“劳务费”等等,表现得格外慷慨大方。连格鲁吉亚反对派上台时总统选举的全部300万美元费用,都是由美国和欧盟、欧安组织共同出资承担的。
乌克兰总统选举期间,美国向尤先科竞选联盟提供的经费达到了5800万美元之巨。
2006年美国拨款400多万美元,用于支持俄罗斯反对派政党的发展。俄罗斯反对派头面人物、前总理卡西亚诺夫去了美国一趟,回国后他银行账户上的存款陡然增加了几百万美元。
“颜色革命”过程中,西方大国除了为反对派提供直接援助外,还向选民进行经济诱惑。在南斯拉夫,他们对选民露骨地表示:如果南联盟反对派上台,西方的经济制裁立即取消,大量经援随后就到;在乌克兰,他们引诱选民:“选择尤先科便能告别贫困!”这些说法对处于经济困境中的选民,产生了相当大的诱惑作用。
手段之五:设立指挥部,指导反对派行动。
西方大国还设立指挥部,直接指挥“街头政治”。南斯拉夫大选时,美国在匈牙利成立“促进南斯拉夫民主办公室”。在驻格鲁吉亚使馆设立“促进格鲁吉亚民主办公室”,指导“玫瑰革命”。在乌克兰邻国成立“办公室”,近距离指挥“橙色革命”。
2005年2月,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法,举行了俄美两国首脑间的会谈,这是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以来,两国领导人第一次坐到一起。
但是,普京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就在同一个酒店,美方举办了一个内部的私人酒会,参加者有与布什关系亲密的政治顾问、商界领袖、以及演说家。在酒会一角,另外一些特别的客人也聚在一起,他们都是来自东欧几国“民主化”运动的领袖,此次得到了美国总统布什的盛情款待。
伊万·马尔维奇,33岁,他是塞尔维亚学生运动的领袖。基加·博凯利亚,34岁,他领导的格鲁吉亚学生运动,将谢瓦尔德纳泽赶下了台。弗拉吉斯拉夫·卡斯基,32岁,他是乌克兰“橙色革命”的领导人之一。
他们此次同布什总统的会谈是秘密进行的,不为外界所知,第二天早晨,布什总统称赞了这些年轻的领导者。
(布什同期:从欧洲中部、东部来了许多优秀的年轻人,我对他们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表示感谢。15年前发生的“民主化”的浪潮终于来到了乌克兰,对自由优点的感触必将深入到人们灵魂的深处,自由必将在那么一天在全世界实现。)
而布什发表演讲的时间,正是普京抵达斯洛伐克前的一个小时。
手段之六:利用或捏造原政权领导人的腐败问题,大做文章。
利用目标国家的选举,抓住原政权领导人违法腐败问题,向其要挟,逼其就范,已经成为西方大国成功制造“颜色革命”的“法宝”。
“郁金香革命”中,做了15年总统的阿卡耶夫,面对大约1500名示威者的街头抗议,只做了6天的抵抗就被迫出走,据认为是美国掌握了阿卡耶夫任职期间的许多腐败证据,如果阿卡耶夫不下台,美国就将这些材料公诸于众。有消息称,2005年3月23日,美国助理国务卿伯恩斯密访比什凯克,阿卡耶夫的态度立即发生改变。迫于美国的高压以及席卷全国的抗议浪潮,阿卡耶夫只有选择“出走”。
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在“橙色革命”中非常担心反对派上台后会指控他在任期间的腐败行为;担心女婿品丘克大肆侵吞国有资产,插手总统选举的丑行株连自己,甚至担心会失去他所居住的国有乡间别墅和那艘价值300万英镑的豪华游艇。因此,库奇马面对美国、欧盟和反对派的威逼利诱,不得不做出妥协和让步。        
在“颜色革命”中,西方大国及其代理人对原政权领导人所采取的威胁利诱的办法起到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谢瓦尔德纳泽、库奇马、阿卡耶夫等人,都是戈尔巴乔夫所谓“新思维、民主化、公开性改革”的忠实信奉者和实践者,有人还曾进入苏共的权力核心,但他们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所谓的“民主”、“自由”大旗下,背叛了苏共,成为苏共的“掘墓人”;他们往往标榜自己是“反腐败的先锋”,但在成为独联体国家的总统后,他们大搞裙带关系及腐败,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在由西方大国发动的这一场场以更换代理人为目标的政权更迭风暴中,他们没能得到国内民众的有力支持,最终摆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手段之七:对国家强力部门进行重点渗透,为反对派上台保驾护航。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独联体三国“颜色革命”的成功,与这三个国家的军队、警察、司法等强力部门在事件中的立场和态度大有关系。“玫瑰革命”中,谢瓦尔德纳泽虽然名义上是军队统率,但他的命令已经不起任何作用。谢瓦尔德纳泽当政的最后几年,军费开支是美国给的,在格鲁吉亚的军队中有美国的特别培训团,格军所有的作战思想都是美国灌输的。当然,在“颜色革命”中“保持中立”自然也是其必然要灌输的内容之一。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以上种种分析表明:以“颜色革命”作为介入他国内政、进行政权变更、“驯化”目标国家的新方式,某些西方大国已乐此不疲。他们在东欧、中亚地区插进楔子,完成了对独联体国家的分化,在阻挠欧亚大陆国家联合的战略方向上取得了实际进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西方势力近百年都没有实现的梦想。这些巨大的战略利益,竟然在一条没有硝烟的战线上实现了。
 
 
第六集 警惕“颜色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房宁:从东欧、中亚一系列发生“颜色革命”国家的教训来看,这些政权他们自身的政策以及他们政权自身的建设,是存在着问题的。他们不能够很好的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他们的政策不能很好的来代表人民的利益,所以当西方敌对势力以及一些少数的反对派进行颠覆发动社会动乱的时候,广大人民实际上是冷漠的,是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颜色革命”给我们最大的一个启示就是,当一个政权面临挑战的时候,不怕有人反对,就怕没有人支持。)
格鲁吉亚在原苏联时期,在15个加盟共和国中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处于前列。但格鲁吉亚独立后的经济,发生了雪崩式的下降。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下降72%,2002年有90%~95%的家庭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成为原苏联地区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而包括逃税、走私、投机倒把和诈骗活动以及军火走私、贩毒、色情产业等“影子经济”的收入,则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
在政治上,国家并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中央政府实际控制的区域远远小于格鲁吉亚版图。阿布哈兹、南奥塞梯、阿扎尔三个地区分离倾向严重。事实上,格鲁吉亚长期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乌克兰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除了历史形成的东西对立、难于融合以外,经济停滞、政权软弱、腐败盛行,成为困扰这个国家的绕不开的难题。
乌克兰曾被称为前苏联的粮仓,工业基础雄厚,但独立后的乌克兰却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衰退。从1992年到1999年,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5%,约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生活远不如苏联时期。有数百万人背井离乡到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打工。在政治上建立了主要由原党政干部把持的官僚寡头政权,腐败盛行,人民怨声载道。
吉尔吉斯斯坦的情况更不待言。这个面积不到20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万的中亚山国,在前苏联时期就是经济最落后的共和国之一,独立十多年来,国内没有建设一个大型企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三四百美元,职工平均月工资只有二三十美元,而且有大量失业人口。持续的经济衰退所造成的社会灾难更加严重,2002年全国的贫困人口达52%,70%的乡村没有自来水,41%没有医院和保健机构,60%没有交通服务和公路,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看不到隧道尽头的光亮”,而腐败却渗入各个方面。“郁金香革命”爆发之前,这个中亚草原之国早已陷入政治、经济、民族矛盾的重重困境之中。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与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同时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在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为首的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 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个百分点以上,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以上。由于经济持续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而哈政府又对各种外来威胁始终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在此情况下,境外势力要掀起波澜,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2005年4月15日,纳扎尔巴耶夫签署议会通过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选举法修正案》,经过修改的选举法规定:政党和代表候选人个人在筹备选举鼓动宣传结束起,至正式选举结果公布后,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抗议、上街游行、集会和其他形式的公开演说。这一法案,掐断了境外势力用街头政治的办法搞乱选举、扶植政治代理人的企图。
独联体国家频频发生的“颜色革命”事件,也使处于“风暴中心”的俄罗斯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他们很清楚这场运动、这场革命、这场思潮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俄罗斯最近几年提前还清了所有外债,打击寡头经济、收回国家对某些战略产业的主导权,同时,利用国家日渐增强的财政实力,积极改善民生,增强了执政党在选民中的号召力。
2005年,普京签署总统令,进一步完善《非政府组织活动法》,对国外非政府组织进行了严格控制。
为防止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被人利用,在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后不久,普京号召发起了名叫“纳西”即“我们”的青年运动,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亲政府的青年组织。在政府领导下,召集了很多支持普京的学生,他们声称要战胜革命的病菌,祖国不应该交到任何外国人的手里。治理祖国俄罗斯的永远都会是俄罗斯人。
“纳西”运动的发起者名叫巴甫洛夫斯基,是俄罗斯一位政治学家。他指出:“纳西”未来的任务,就是做好准备驱散法西斯游行,对付反宪法政变。
与此同时,俄罗斯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历史教育、荣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把这些教育作为防范“颜色革命”的根本举措,长期而有计划地进行下去。
2005年,俄罗斯政府批准实施一项名为“2006~2010年俄罗斯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的计划,主要对象是青年一代。普京总统曾表示:“历史不该被遗忘,但我们也不允许任何人让我们产生负罪感”。俄罗斯政府最近正开展对该国历史教科书的重新编写工作,新历史教科书修改了俄罗斯现代史,尤其是饱受诋毁的前苏联历史,并大力宣扬爱国主义精神。
从现实效果来看,这些措施为应对外部挑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对“颜色革命”发生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通过对独联体国家应对“颜色革命”得失成败的总结,对我们这个执政党来说,其中揭示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当深刻的:
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人民的拥护是执政党抵御和防范外部威胁的最可靠保证。
二、必须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腐败的蔓延不但会使党丧失人民的信任,更会给外部势力颠覆政权提供可乘之机。
三、必须以法律手段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对那些以颠覆和搞乱国家为目标的非政府组织活动、街头抗议活动及颠覆性宣传活动一定要旗帜鲜明,依法坚决取缔和果断处置,退让只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四、必须加强国家思想价值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历史价值观教育。那些在“颜色革命”倒台的政权,无一不是在思想领域的斗争中首先败下阵来。
五、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政法机关的绝对领导,在西方敌对势力颠覆破坏面前,使军队和政法机关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一边,一切听从党的指挥,决不能搞所谓的“政治中立”。
距离最近一场“颜色革命”,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也许有些人会天真地以为:“颜色革命”已经偃旗息鼓,硝烟已渐渐散去。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们的善良意志为转移。只要某些西方大国建立全球霸权、构建全球帝国的野心没有改变,“颜色革命”这个幽灵就不会消失;只要哪个“目标国家”内政不稳而又放松了对外部危险的警惕,应对失当,“颜色革命”这个魔鬼就会再次卷土重来!
2007年6月12日,一座所谓的“共产政权受害者”纪念碑在华盛顿落成,美国总统及其它政要悉数出席。铜像前座的题字是:“献给那些在共产主义政权下死亡的受难者和那些热爱自由的人民”。
美国政府在苏东剧变17年之后隆重导演的这一幕,意味深长啊!
 
有学者指出:新近发生的“西藏暴乱”事件,已经有西方媒体将其称之为“喇嘛革命”,接踵而来的反华势力扰乱奥运火炬传递事件、西方新闻媒体歪曲报导事件,乃至前推一年,中国近邻缅甸发生的所谓“藏红花革命”或“袈裟革命”,都一再表明,“颜色革命”,离我们也许并不遥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刻都不能放松政治这根弦,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必须进一步加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坚决防范和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政治、文化渗透,坚决防范和打击各敌对势力的颠覆破坏活动,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这,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坚定态度!
(本文略有删节)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