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现代史始于1840年,其中1840年至1949年是中国的近代史。在这100多年的近代史中,中国的历史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就是这段历史中两颗璀璨的明星。“辛亥革命”如今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一般理解为“1911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围绕辛亥革命,中国现当代还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辛亥革命纪念,从民国始迄于今,未尝稍斩。
“辛亥革命”一词从诞生之日起,其含义就不断演变。而辛亥革命纪念之中该词的运用最为密集,各方对其表达尤为充分,遂为研究者提供了绝佳的视角来探讨其词义的流变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2012年11月23日,我与同学一起去参观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自然博馆和浙江省科技馆。
其中在浙江省博物馆的辛亥风云展厅和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展厅,我看到了浙江历史中的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虽未亲身经历这两次壮举,可是在展厅中我似乎身临其境,体会到了当时那大无畏的气息。
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不仅是刚过去的历史,而且是民国立国不可缺少的历程,因而对辛亥革命的解说,就不仅仅是学术意义上的探讨,也是影响到各政治力量的现实地位的政治宣言了。历史上关于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解读,不同时期的政府,不同的政治派别可谓众说纷纭。在今天看来,这些论说不但丰富了我们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透视出民国时期思想文化变迁的轨迹,也展示了民国年间政治力量消长的历史图景。
对于辛亥革命有很多的解读:毛泽东说:“辛亥革命,乃革命党和咨议局合演的一出‘痛饮黄龙’”。他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这是对辛亥革命的缺点进行评价,他认为辛亥革命未能联系广大民众,然而民众联合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毛泽东,梁启超先生对辛亥革命也有所感悟,他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是全国人的自觉心,到时一齐迸现的结果。
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随着北伐的胜利,中国国民党逐渐取得中央政权。此时,除延续孙中山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定位外,国民党在宣传中还做了不同程度的发挥。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在肯定辛亥革命具有两层意义的同时,对于民族革命的成功略有保留,民族革命未能成功的那一部分当是指“帝国主义者对我们的压迫依然如故”,使辛亥革命民族革命的性质之中加入了反帝内涵,这是对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引申。1940年潘公展在《辛亥革命与抗战建国》中,进一步对辛亥革命反帝的意义加以阐发,赞扬辛亥革命是“被压迫民族的国民革命运动的拓荒创举”。
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1930年双十纪念日中,何应钦对此做了一个比较简洁的说明,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革命的目的不只在推翻满清,不只在获得中华民国的虚名,而在造成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明确了实现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从此意义上看,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可以自圆其说了。
谈到辛亥革命就不得不提一提孙中山了,在辛亥风云展厅,有很多幅孙中山的毛笔题字,像这幅《双十医馆》
很多人都知道,孙中山在从事政治之前是一位大夫,后来他发现治病救人不能拯救中国,于是便弃医从政。试想,如果孙中山仍然走行医这条道路,中国是否还会有辛亥革命?我的回答是必然的,没有孙中山还会有其他能人志士站出来,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一个历史必然。对于孙中山,他的三民主义应该可以说是他的毕生成就,博物馆里的三民主义虽已抹上了历史的痕迹,但它的精神实质仍然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