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游记

探访“铁血要塞”三峡石牌

字号+作者:郭晓莹 来源:中国新闻网 1970-01-01 08:0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沿三峡西陵峡溯江而上数十里,浩浩长江突然急转弯,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这就是“长江三峡第一湾”明月湾。 明月湾南岸便是湖北宜昌市三'...

    沿三峡西陵峡溯江而上数十里,浩浩长江突然急转弯,改向东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这就是“长江三峡第一湾”明月湾。

    明月湾南岸便是湖北宜昌市三斗坪镇石牌村。战争硝烟已经散去70余年,当年的炮台战壕仍随处可见。

    1940年6月,日寇侵占宜昌,谋图西进。石牌成为拱卫重庆的第一道门户,被称为“铁血要塞”。

    1943年5月,日寇陆海空三军向石牌发起猛攻,企图夺取三峡门户,威胁重庆,进而完全侵占中国。国民党18军11师和日寇展开了围绕石牌控制权的决战。日军兵败,向长江北岸全线撤退,从此再没有向西跨出半步。石牌保卫战成为抗战的重要转折点,西方军事家誉之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沿着山间小径上行,中新社记者找到了“下溪炮台”遗址。炮台依山而筑,顺湾而建,可以一炮打到南津关,正是“一炮封喉”锁钥之地。日军的军舰,只要从峡口开进来,就只有被击沉的命运。炮台由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里面除了放置大炮的主居室,还有炮弹室、水井和提供军需的通道。

    石牌村治调主任赵高洋介绍,石牌炮台目前仍残留十多座,既有高射炮,也有江防炮。由于这些炮台隐蔽于山间,很难找到,许多遗址已湮灭无闻。

    “石牌保卫战其实并没有在石牌打响,中国军队死守石牌,一步也没有后退。”三斗坪镇史志办主任周功华指着地图告诉记者,当时国军的攻守线是以石牌为轴线,沿石牌背面广阔而崎岖的山地呈扇形面铺展开。日军的铁蹄,始终未能踏上石牌的土地,石牌留下的炮台,很多其实一炮都没有开过。

    除了炮台,山坡上还残存着断断续续的战壕和水泥浇筑的坚固掩体。山崖上,抗日勇士们书写的“侵略者的葬身之地”、“敌人的坟墓”、“杀敌报国”等朱红大字仍依稀可见。

    在石牌村的后山,有一座用巨石和水泥垒砌起来的“浴血池”,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就是在这里最后一次被战友们洗干净脸上身上的血迹,然后长眠在这片洒尽热血的土地上。

    宜昌市夷陵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原副主任简兴安介绍,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两军曾展开了长达3个小时的肉搏战。最终,中国军队顽强地击退了日军,无数中国士兵也长眠于此。这也是二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最惨烈的拼刺刀战斗。

    石牌一役共歼敌7000余人,缴获器械无数,日军损伤惨重,无力再上犯三峡,保卫了重庆和大后方的安全。石牌一战成名。纪念园内,临江而立的残碑上仍清晰可见国民党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孙连仲提写的“浩气长存”。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