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文赫斯特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西南400多公里处,是一个拥有1万多人口的偏僻小镇,因为诺尔曼·白求恩出生于此而闻名全国,并且进入了加拿大国家历史名胜的序列。本报记者近日踏访了被誉为“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故乡。
中加友谊的象征
1890年,白求恩出生在格雷文赫斯特小镇约翰街和休逊街交叉处的235号住宅。这栋白色小楼建于1880年,是长老会牧师的住宅。白求恩跟着做牧师的父亲在这里生活了3年。
1970年,加拿大和中国建交后,白求恩成了中加友谊的象征。1972年,加拿大政府授予白求恩“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并于次年把白求恩出生的这座小楼从长老会手中买下来,经过3年多的修缮和重新布置,于1976年作为白求恩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同年,这里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名胜之一。
楼房内外的场景基本上都是按1890年白求恩出生时的样子布置的。为了再现原貌,纪念馆筹建人员四处走访,查阅了大量资料,把房子里的现代化设备统统拆除,电灯换成了油灯,暖气换成了烤炉,墙壁也恢复为最初的乳黄色,家具、小摆设均严格按当时式样复制。在楼前草坪上的花畦里增种了美洲血根草和疗肺草,它们象征着白求恩在流动输血和肺结核方面作出的贡献。
引人注目的是,书房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画:长条桌边站着三个持木杆的骷髅,桌面上放着两个头颅。画是白求恩祖父的作品,据说是为了讽刺他的三个医生朋友没有职业道德,拿病人性命“当桌球打”。白求恩的祖父是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创始人之一,长相和个性都酷似祖父的白求恩对他十分崇拜。白求恩原名亨利,7岁时,他自己把名字改成了祖父的名字诺尔曼。
故居不远处,新建了一座楼房,那里设有纪念馆办公室、展览室和放映厅。楼房前竖立着一幅巨大的白求恩画像,画中的白求恩右手托腮沉思,双眼注视着前方,目光犀利而坚定。画面红黑色调对比鲜明,端庄肃穆。画像下面用汉字写着:白求恩。
参观者一般要先在展览室通过图片和文字目睹这位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风采,然后去放映厅观看纪录片。放映厅的每个座位上,都装有一部30年代的黑色电话听筒,参观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英、法、中三种语言的解说。纪录片虽然只有短短的10分钟,却浓缩了白求恩作为医生、人道主义者、革命家和艺术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我要为人类做一些事情”
富有进取心,充满激情,才华横溢,这是加拿大学者对青年时代的白求恩的评价。白求恩坚信,有个使命在等待着他:“我要为人类做一些事情,一些了不起的事情。我要在生命结束前实现这个心愿。”他当过伐木工人、教员,一战时服过役,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医学学位。
在英国,白求恩与漂亮的苏格兰姑娘弗朗西丝相爱。在他们结婚那天,白求恩对她说:“我可以使你蒙受艰辛和痛苦,却永远不会使你感到乏味。我保证做到这一点。”婚后第三年,在底特律行医的白求恩患上了肺病,被迫住进了纽约特鲁多疗养院。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噩梦。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医疗水平下,治疗肺病的最好方法就是休息,而白求恩做不到这一点,他抽烟喝酒,组织晚会,他用这种生活方式表达出令人窒息的绝望。看到病友们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白求恩提出和弗朗西丝离婚。他已经做好了面对死亡的一切准备,他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分成9幅画,画在疗养院病房的墙壁上,每幅画都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