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要去井冈山实地考察学习的通知,培训班三班学员孟博特别兴奋。从小爱看战争故事片的孟博对井冈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随着年龄渐长,他越发体会到了井冈山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源头的重要意义。这次可以身临其境,他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10月15日,他和培训班的100多名学员一起,踏上了由北京西站开往井冈山的火车。
洗涤心灵,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寻访
对井冈山充满期待和想象的不止孟博一个,所有的学员都急切渴盼早日踏上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革命沃土。
刚上火车不久,二班的几个学员就在一起热闹起来:他们举手表决要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袁世琨讲一讲井冈山的革命历史。袁世琨也不客气,从毛主席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上的著名战役、井冈山的历史地位等方面娓娓道来,给大家留下了第一手印象。到了大伙给他提问时,他也有了答不上来的时候。北京理工大学的李天辉笑言,“要是他全部都知道并且告诉了我们,我们还用去吗?我们就是带着问题、带着满腔的期待去井冈山!”火车上的讨论让这几位学员早早地进入了状态,心中的疑问等待实践的回答。
第二天一早火车到达井冈山。放好行李,学员们没顾得上休息便集中到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给烈士敬献花圈。在巍巍耸立的墓碑下,100多名研究生党员举起右手、紧握拳头,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入党仪式,重温了入党誓词。特别的宣誓仪式让五班学员漆兵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感情,“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当念出每一句誓词之后,我都会反省自己,我哪些做到了,我哪些还没有做到?如果我没有做到,我会有一种深深的愧疚,觉得对不起这些烈士。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每一个小展厅里,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肖雄和自己的带队老师肖文英都要驻足良久,仰着头一看就是五六分钟。约半个小时过后,两个人不禁高兴地跳起来,“找到了!找到了!”四周的同学被异常激动的声音所吸引,纷纷上来围观。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到了一个名字——陈毅安。肖雄告诉围上来的同学,“陈毅安是黄埔四期学员,毛主席早期革命的得力助手,在黄洋界保卫战中,他率领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战胜了十倍以上的敌人,保卫了井冈山大本营;后在长沙牺牲,年仅26岁。建国后他被奉为‘共和国第九烈士’,其子后在我校任教,现在已经退休了。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常听说陈毅安烈士的光辉事迹,这次我们算是找到了。”当多数学员驻足在长达约15米、宽5米左右的“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士英名录”下时,导游告诉学员们:“为支持革命事业,井冈山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里留下的都是有名有姓的革命先烈;更多的先烈我们都无法查找他们的名字,只能为他们立下一块无名英雄纪念碑。”导游的话语虽淡,但感情至深;不少学员感慨道,“井冈山人民真伟大,他们心中有信念,相信革命事业必将成功,就算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上到井冈山的第一天,学员们始终被一种勇于奉献、勇于牺牲、信念坚定的精神感染着,无形之中引发了他们的深思。
次日,学员们来到当年红军和敌军交锋的大战场——黄洋界。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山路崎岖。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往返回来的学员们一个个都累坏了,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之时也不忘感慨,“红军战士真伟大!这么长、这么陡的山路都是挑着粮食步行,特别是毛主席朱德军长身为领导、事务繁重,还身先士卒挑粮食,真让我们这些人汗颜!”
在毛主席故居,学员们参观了当年毛主席和党的其他领导人住过的房间、红军战士煮饭用的水桶和铁锅。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