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故居一瞥
湖南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树脚村南隅,有一座由青砖黛瓦房屋组成的院落,这就是开国大将粟裕的故居。两棵绿叶苍郁的古樟和一棵遒劲挺拔的黄檀树,静静地俯瞰着这一方建筑。
初夏的湘西,已经有几分炎热,走进故居的客厅,才感到一阵凉爽。探访粟裕故里是我多年的愿望,我要寻访粟裕大将的足迹,千万个这样的足迹汇成了人民军队诞生、发展、壮大的滚滚铁流。
1924年1月,17岁的粟裕离开家乡,来到常德。先后就读于常德二师附小、湖南省立常德第二师范。在常德二师,粟裕接触到共产党员邓兴明、藤代远,加入了共青团组织。1927年,粟裕来到武昌,投身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教导队,师长叶挺。在这里,粟裕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恽代英、叶挺等人的报告。从此,他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坚定的信仰,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27年10月,粟裕跟随南昌起义部队转战至赣闽边界的武平时,遭到敌军的袭击。粟裕时为警卫班长,他所在的排奉命掩护大部队转移。战斗中,一颗子弹从粟裕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去,他倒在地上,动弹不得。粟裕醒来,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赶上队伍,绝不离开革命。”他咬紧牙关,猛地站了起来,随即又倒在地上。粟裕用力往山下滚去,路过的战友搀着他赶上了部队。粟裕深刻体会到,革命队伍中的战友情就是生死情。
1934年,中央命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挺进,27岁的粟裕被任命为军团参谋长。后来先遣队在怀玉山遭敌合围,粟裕率领突围出来500多人的将士组成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山区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粟裕一直铭记着长眠在那里的战友。1983年,粟裕在《回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一文中用大量篇章记下烈士们的事迹:黄富武、王维信、宗孟平、李重才、洪家云……其中包括20多位战友的姓名、职务、牺牲的时间和地点。他深情地说:“我认为,在三年游击战争中英勇奋斗而牺牲的烈士们,是夺取这些胜利的最光荣的功臣!”
1938年,粟裕率领闽边游击健儿加入新四军序列。不久,他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向苏南敌后挺进。1940年7月,他率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以及两个团的部队开赴苏北,在陈毅同志领导下,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粟裕回忆起“弯弓射日到江南”、开辟苏北、黄桥决战的历程,又开出了一长列英雄的名单:龙树林、徐绪奎、陈时夫……粟裕对昔日的战友念念不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苏中根据地是其必争之地,国民党军集结了12万人进攻解放区,粟裕领导3万人的部队,七战七捷,歼敌5.3万人。此后,粟裕被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明确到华东战区主将的位置上。他与陈毅同志密切配合,先后组织指挥和参与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等战役和淮海大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战役指挥中,粟裕坚持:第一,每一次作战,都以正确的指挥达到用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成果。第二,不允许出现无谓的伤亡。第三,一定要做好伤员的掩护、救治工作。新四军侦察科长严振衡回忆,粟裕司令员多次在会上说:“我们的部队一定要尊干爱兵。要知道我们培养一个能征善战的指挥员,我们干部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指战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每次战前,粟司令都要把卫生部长和野战医院院长叫去,告诉他们要向连队下发多少急救包,医院需要备多少担架,要求既细致又严格。
尽管如此,牺牲还是巨大的。全国革命胜利后,不管多么繁忙,粟裕大将的记忆深处都储存着战友阵亡的数字,这数字是沉甸甸的。1971年9月林彪事件后,粟裕立即把自己对未来战争的思考和想法报告给中央和中央军委。粟裕激动地说:“战争是要死人的。我是一个革命几十年、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如果面对新的形势,看不出问题,或者不敢把看出的问题讲出来,一旦打起仗来,就会多死多少人,多付多少代价,而我们这些老兵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看到“左”的思潮对国防、军队造成的影响和隐患,粟裕想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士兵的生命。
到了晚年,粟裕将军对逝去战友们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1978年,将军在安徽省军区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黄山脚下的谭家桥,这里是当年红军转入外线作战第一仗的战斗遗址。那一仗,将军的近千名战友在这里牺牲,特别是他尊敬的军团长寻淮洲负伤阵亡。战地重游,睹物思人,他望着眼前的山峦和流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