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人:
本报记者 余勤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浙江籍大四学生 吴海峰
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浙江籍大三学生 赵琳琳
兰州大学经济学专业浙江籍大四学生 翁斌锋
寻访地:
甘肃省会宁县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
【历史长镜头】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会宁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于10月下旬由通渭进入会宁,为阻击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红军第五军等部队的4个团从华家岭撤退后,在大墩梁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战。
在飞机的掩护下,国民党军队向山头蜂拥而上,一场又一场残酷、激烈的肉搏战就此展开。有的红军战士牺牲时口中咬着敌人的手指头,有的战士倒下后仍手持卷刃的马刀。悲壮惨烈的血战整整持续了两天,红军第五军伤亡887人,用沉重的代价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掩护了主力部队安全转移,为红军西渡黄河、北进陕北赢得了时间。
【寻访现场】
清早的大西北黄土高坡,天高云疏,我们的中巴车行驶在纵横交错的沟壑中,前方目的地——会宁县中川乡大墩梁村,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未进村子,就能看见屹立在大墩梁山头的烈士纪念碑。经过一段陡峭的山路,我们来到了大墩梁烈士陵园。陵园地处大墩梁最高处的山巅,四周用围墙圈起,中间的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直刺云霄。围墙外的陡坡上有一处孤寂的墓地,碑上书有“红军烈士之墓”字样。
寸寸红土地,遍洒英烈血。守护烈士陵园20多年的马耀祖老人告诉我们,听村里的老辈人讲,这个方圆仅几百平方米的山顶古堡子是当时打仗的指挥部,红五军到这里之前,副军长罗南辉在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一带已经身负重伤,硬是咬牙坐在担架上,跟众将士一起在前沿阵地抗击敌人进攻。1936年10月23日10时左右,7架敌机来袭。被炸伤后,罗军长的警卫员和卫生员一路跑着把他背到土堡子附近的窑洞,但最终还是没抢救过来。
纪念碑前,有一个圆形的大土堆。老马说,这里当年是一口枯井,战斗过后,由于牺牲的红军战士太多,无处掩埋,当地老百姓就把烈士遗体集中安葬到枯井里,但还有很多烈士遗体无法一一清理,则就地掩埋在他们各自牺牲的山坡上。一位乡干部透露了一个信息:在烈士纪念碑周围方圆几百米之内,几乎随处都有烈士的遗体。
7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站在大墩梁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遥想当年这位年轻的副军长躺在担架上指挥千军万马与敌奋战的场面,不禁感慨万千:“28岁,正是青春好年华,在拜谒红军先烈的同时,我们深刻地理解什么叫牺牲、什么叫奋斗、什么叫前赴后继、什么叫一往无前。”
如今,大墩梁烈士陵园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很好保护,墓地周围都用水泥重新砌过。墓上的松树,万年长青。
绿草茵茵,覆盖了先烈创建共和国的足迹;古树摇曳,拂去曾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但只要静心闭目凝思,那些革命旧址曾见证的历史沧桑,便一一浮现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