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

特稿:西路军河西流落红军后代的真情感言(组图)

字号+作者: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员工 杨明义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2011-11-28 09:1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敬爱的各位革命老前辈、尊敬的各位首长、同志们、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红四方面军、红西路军老战士杨朝银的儿子杨明义,今天北京隆重举行“庆'...

    敬爱的各位革命老前辈、尊敬的各位首长、同志们、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红四方面军、红西路军老战士杨朝银的儿子杨明义,今天北京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建军八十周年”和“徐向前元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日活动,我由衷的感到热血沸腾。因为这支部队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鄂豫皖创建和领导的一支肩负着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和与帝国主义及其反动派顽强拼搏的英雄部队,她高举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统治、反阶级压迫的革命大旗,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强大作用。同时她还培养和造就了无数华夏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英勇奋战的战斗堡垒走向了开辟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诚然,也是父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为了这支强大的中国工农红军武装部队的发展和壮大奉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也是父亲从红四方面军建军那天起,一直在徐向前元帅身边跟随徐帅南征北战直到西路军壮歌祁连,是徐帅的培养和教育使父亲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此时此刻,作为红军的血脉、父亲的儿子怎能不激情满怀,激动万分呢!

此照是六集大型高清文献纪录片《西路军》开机仪式

红四方面军、红西路军老战士及红后合唱团在甘肃八路军驻兰办事处新馆落成典礼仪式上

红四方面军红西路军女战士刘汉润(右,95岁)及老战士杨朝银之子杨明义在六集大型文献纪录片《西路军》开机仪式上

    1930年的开春,“黄麻起义”土地革命运动的熊熊烈火燃烧到鄂豫边的宣化店镇时,我的父亲和程世才将军,熊厚发、陈海松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一起积极响应当地苏维埃政府的号召参加红军,跟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光荣的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了当时由罗山县委领导的地方赤卫队。在配合主力红军参加“双桥镇战役”后,罗山独立团被特区军委编制为红四军军委警卫师第三团,后又改编为红四军十三师(师长徐向前)第三十九团。1931年11月7日,红四军与刚刚组建的红二十五军联合组成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的七里坪成立,由于父亲在原作战部队时的机智勇敢,被光荣地选拔为徐向前总指挥身边的警卫战士,从此跟随徐总指挥征战疆场,先后参加了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的四次反“围剿”,国民党四川军阀对川陕苏区的三路、六路反“围剿”,参加了著名的万里长征,随部队翻越数座大雪山、三次穿越草地。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后,又随总部西渡黄河,与国民党军阀马步芳部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殊死决战,最终西路军壮烈河西。父亲在倪家营子的突围战役中身负重伤,无能力突围出去,后被当地百姓营救才得以生还。父亲在救命恩人家中的地窖里养伤半年多时间,这期间恩人一家用草药为他疗伤,用野鸡、野兔、野蛋等为他补养身体。伤愈后,父亲急着要去找部队,恩人就为他精心制作了两个小木箱,把他化装成当地小商贩,告诉父亲“不要走沙漠,否则会困死;不要进大山,因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凭借教你学会的简单几句张掖话,就可以应付马家兵的问话。”父亲怀着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情,告别了恩人一家,沿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以艰难地步履踏上了寻找部队的漫漫长路。

    当父亲挑着货郎担千辛万苦寻找部队走到甘肃永登境内时,不幸又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在兰州的七道子梁开始修甘川公路。当甘川公路修至快要到达甘肃岷县时,也就是在1942年秋的一个下大雨的夜里,父亲趁机逃脱后来到岷县,就想一心寻找当年参加岷县二郎山战役时受伤的战友一同去找部队。当来到岷县城郊的刘家堡村时,父亲由于饥饿、多病、疲劳的折磨,瘦弱的身子一下晕倒在了村口,此时,正好被善良的后来成为外婆的一家人发现,立即背回家中。苏醒后,经询问才得知是当年红军长征到过岷县的红军战士,全家人怜悯地流下了眼泪。这时,我姥爷决定再也不让这个战士乱走了,再走就连命都保不住了,于是就收留了这颗当年红军飘落的种子。姥爷和姥姥商议,就将比我父亲小17岁的自家的女儿嫁给了这位落难的红军战士。父亲成了外婆家的上门女婿,与我的母亲走在了一起,从此恩爱一生。

    当时国民党鲁大昌的部队还在岷县搜查流落红军的下落,我姥爷为了我父亲的安全,就让我母亲陪他来到宕昌这个小镇(当时归岷县管辖,1954年撤镇建县),在这里和我母亲开始了他新的生活。父亲没有忘记甘肃老百姓对他恩重如山的救命之恩,他挑起当年张掖救命恩人送他那副珍贵的货郎担,走乡串户地踏上了对老百姓知恩图报的真诚心路。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无论大雪纷飞还是刺骨寒冷,也都阻挡不了父亲为百姓服务的满腔热情。父亲不畏山高路远、不怕千沟万壑地给远离乡镇的百姓家购物送药,老乡家里需要什么,他就在百余里的集市上设法购买,然后急切地送到家中。特别是老乡家里有了病人,他跑前跑后忙个不停。父亲与当地百姓相濡以沫、血溶于水的鱼水情深关系,在这片土地上传为佳话。当地老百姓这样形容他“天上飞的九头鸟,地上跑的湖北佬,走乡串户为百姓,红军汉子心肠好。”

    解放后,当地政府给父亲安排在甘肃宕昌县供销社工作,后经父亲申请,他要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岗位上去工作。于是,上级部门又把他调到离家较远的县食品公司小堡子养猪场去喂猪。父亲感慨地说“今天我们的革命事业终于胜利了,遗憾的是没有和部队在一起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但我认为我还是一名革命战士,我要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多养猪、养好猪,要继续发扬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光荣革命传统,把对回归部队的渴望、对首长战友们的思念之情倾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这样我就会心劲十足,还能够保持红军精神不丢,能够继续为革命事业多做贡献呢!”从此,父亲酷爱养猪事业,在心爱的养猪岗位上吃苦耐劳,常年吃住在单位,每晚都要起床好几遍,出去仔细查看猪舍,是否有狼等野兽来袭击。200斤重猪饲料的麻袋父亲往往一个人从车上往下卸;每天给猪精心打扫猪舍,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每顿给猪精心调理伙食,让猪成长的又快又壮;精心培育猪的良种,科学繁殖和优化猪的种类。当地远近闻名的猪的配种都在他这里来完成接种。给猪看病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打针吃药他都在行。科学养猪是他殚精竭虑钻研的课题,不知道这些科学手段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原来是父亲让运猪押车的人在兰州、西安等大城市想办法购买的科学养猪的书籍,带回来是他潜心钻研,不断探秘得到的真果。父亲经常不回家,也就是他在单位要干的工作太多了,尤其是对预产期母猪的喂养,他最为操心。一旦母猪产下猪仔,他就忙里忙外,休息的时间也就很少很少。

    养猪场最紧张的工作就是给猪挑担喂食时,二百多担的猪食,三个人忙得都顾不过来。父亲一趟又一趟地来回跑,累得满头大汗,直到给所有的猪把食喂完才能缓一缓,紧接着就是准备下一顿猪食的劳作。由于父亲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埋头苦干,长年累月劳累成疾,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导致大口吐血,从而身体每况愈下,但他还是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养猪岗位上。记得有一天我在父亲上班的单位去玩耍,那时我可能也就五、六岁,正赶上父亲一趟又一趟地给猪挑担喂食呢!突然间父亲蹲在地上吐了一口血,我赶快跑到父亲跟前,我说“爸爸您怎么了?”这时父亲脸色煞白地给我说“没事,我的乖儿子,可千万不要给你妈说,听话昂!”紧接着父亲又挑起猪食慢步地跑了起来。在这之前,父亲平时吐痰里面就有血丝,吐痰一般不让我母亲看见,后来我还是给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知道后就问他“你不要命的干工作,一旦出了事,孩子们可咋办呢!”父亲说“就是的,以后我该注意了,只是想起我的首长和战友们,就不由我自己地要往前冲。战友们都牺牲了,我就想着要给他们争口气,我们活下来的人就是要不辜负他们的无畏牺牲,就是要替他们来做事,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最好。”从此,母亲给父亲经常买鱼肝油吃,以此来缓解父亲劳累过度导致的身体溃败。母亲还时常买肉和豆豉放在一起单独给父亲做成肉酱,让父亲在单位自己做饭增加营养来滋补身体。为了孩子们,父亲那能吃得下这么好的东西呢!还是都让我们吃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身体,于是父亲就到屠宰场去要他们丢弃的猪尿泡和猪血,拿回来自己洗干净做好了吃,也真的是香喷喷的特别的好吃。有一次我和弟弟因为嘴馋,偷吃了父亲做好的肉丝,把我们吃得香坏了,于是埋怨父亲把好吃的不给我们吃。父亲说“你们觉得好吃就多吃点,以后我多做些,你们都来吃好了。”这事也不想让我们知道,因为当地人从来不吃这些东西,他也不想让我们知道这东西也可以吃。可是他觉得这是最好吃的东西啊!长征时期想吃还吃不到呢!就有一次,我又到了父亲单位,跑进给猪做食的房屋里突然看到一口小锅里煮着一样东西,正好父亲的同事也在,我就好奇地问叔叔“这是什么东西?还鼓鼓的像气球。”叔叔说“这就是你爸要来的猪尿泡,他经常吃,你们不知道吗?”当我得知父亲吃猪尿泡的事后,心里难过极了,于是就跑到父亲怀里哭了起来。父亲还以为是谁欺负我了,我说“爸爸,你不要再吃猪尿泡了,那不是人吃的东西。”父亲说“儿子啊!你不是说特别好吃么?那就是我做得很好吃的肉丝啊!它是可以吃的,只是这里的人不吃罢了。我不是老给你们讲我们长征的故事吗,饿极了我们连马粪、草根、树皮都吃,那时我们想吃这么好的猪尿泡还吃不到呢!能吃的我们就放心的吃,不能吃的可千万不要碰它。”听了父亲的讲述,我也就不哭了,但还是不得费解,于是回到家把这事也给母亲说了,母亲知道后心里也是不好受,但还是对我说“孩子,你爸想吃那东西就让他吃去吧!反正没有坏处,可不能告诉别人,否则会笑话的。你爸一天工作那么累,不吃点那东西怎么能支撑得住呢!”母亲的话让我理解了,我也就再没有阻止父亲吃那东西了,反而父亲做好后我们拿回家,吃的可高兴了,说不定我们家的伙食比别人家还好呢!只要对人体无害,我们在生活上愿意与众不同。

    后来,上级领导知道父亲的身体状况后,就把他调到县百货公司看大门。我们的童年几乎是在父亲工作的养猪场度过的。听惯了猪哼哼的声音就像是美妙的音符在跳动,看惯了猪吃食的样子就像是猪在表演舞蹈那么悠荣华贵。每当我们抱起胖乎乎乐悠悠的小猪仔的时候,心想今天你躺在我的怀里无比幸福,明天你长大后不知又到哪里去了。所以,每当看到养猪场的猪一车又一车的运往祖国各地,显现在父亲脸上的表情虽说是那么的悠然自得,可是我们却舍不得的是:父亲就像养育我们那样喂养起来的那些又肥又壮的一头头熟悉的猪,却被一车车地运走了,就好像抽走了我们的情丝,再也一去不复返了。那一头头猪成长的历程都倾注着父亲太多的心血和情感。我们也亲眼目睹了父亲为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挥洒汗水;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永不停息的奉献精神。父亲于1977年9月病退,1978年3月病逝,享年69岁。父亲安然地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在我们童年的记忆中,父亲在养猪场那一幕幕非凡的工作情景。

    父亲常年生活、工作的宕昌县,解放初期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这里山大沟深,没有电也就没有广播,收音机也没有,靠一个星期或半个月从省城送来一批报纸或传闻才能知道外面的消息。就在195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父亲回家走在大街上听到有人念李先念副总理出国访问的报纸,顿时他停下脚步,仔细听完后,又让那人把报纸念了一遍,心想这难道就是当年红军部队三十军的李政委么?于是,父亲就对那人说“同志,李先念是我当年的老首长,麻烦请你帮我给李副总理写封问候信,就说我是当年红军部队总部的警卫战士名叫杨朝银,首长现在国事繁忙,祝愿他多保重身体,我非常想念徐元帅和李副总理••••••”。时间不长,也就是9月份,李先念副总理给宕昌县委写了一封亲笔信,是用蓝色墨水写的,内容是“据我回忆,真有此人,请当地政府妥善安置或介绍回京。”落款是:李先念  国务院十二办公室  1956年9月,是几日,当事人就记不清了。当事人苏秉刚,时任宕昌县委秘书,负责信访工作,他与县委副书记史正卿一起拿着这封信找到我父亲,就说“李先念副总理给县上来信了,特别关心你,你想不想去北京?”这时,父亲激动地说“这已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感谢首长还能记得我,现在政府给我已安排了工作,我也有了一个家,就不给首长添麻烦了,再说我的战友们大多也都牺牲了,我还活着,就已经知足了。”县委副书记又问“你还有什么要求吗?”父亲说“要是可能的话,请政府每月给我供应上一、二斤茶叶就行了。”父亲朴实的话语感动了所有的人,后来在文革时期这茶叶也就无形中取消了。父亲为革命出生入死、血雨腥风地一路走来,从不因为自己曾经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而自居。反而时时处处在要求和检点自己,不要丧失红军本色。父亲一生崇高的思想境界,诠释了他在经历过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更加坚定了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同时,也为我们奠定了不断成长的道路,我们将继承和发扬父亲光荣革命传统,立足本职,不断进取,对社会多做贡献。

    父亲生前经常给我们讲起他长征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父亲说“在长征途中,有一次骑马送信,突遭山洪爆发,战马和人都被冲倒,不慎将这封重要信件被弄丢失了。我紧张的将这一情况禀告徐帅后,徐帅先是急得来回走了几步,然后大发雷霆,把我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说‘你是怎么搞的,不知道这信有多重要吗?……’过后徐帅又对我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说‘我们都是革命党人,要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有时一封信件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关系到整个战局的成败,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完成任务。以后在工作中不仅要胆大,更重要的是心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父亲说“通过徐帅语重心长的教导,使我深受感动,打这以后,首长的教诲时常鞭策着我从昨天走到了今天。”父亲的讲述使我们深受教育,父辈们对革命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工作极端负责人的态度,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克服艰难万险,才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父亲时常要让我们时刻牢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劳苦大众的彻底解放,他们都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父亲曾说“我的部队是我革命的家,我离开这个家的时间太久远了,不知道幸存下来的首长和战友们他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我很想念他们。我要是不在了,你们要能见到我的首长和战友的话,就一定要替我问个好,并时常去看望他们。”为此,父亲去世后我们就设法打听健在的父亲战友们的踪影,可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及其种种困难,我们的愿望一一落空,眼看健在的红军先辈们越来越少,而且还不便打扰,我们的遗憾已经到了绝望的时刻,不知哪天才能够见到父亲的战友呢!

    让我们最最难以忘怀的是到了每年的阳历11月7日这一天,父亲早早地念叨着就要给他过生日,可他自己的胎生之日(1910年1月20日)却一次都没有过过。父亲曾说“部队建军这一天,我被光荣的选拔为徐总指挥身边的警卫战士,这不但是我一个人的荣耀,也是我们家族的荣耀。从此,我跟随部队和首长南征北战,铸就了我为革命出生入死,奋斗一生的光荣使命。所以,我不可忘记11月7日这个神圣的日子,这一天就是我的生日。”父亲从艰辛走向辉煌,从失落走向光明,就是这一荣耀之星鼓舞着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父亲坚贞的革命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淳朴的生活印迹,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此,每到这一天父亲从单位赶回家,我们就像过年似地围坐在父亲的身旁,父亲高兴地就给我们讲起他长征的故事,还教我们唱那时他们唱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川陕根据地红军歌”、“送郎当红军”等好多特别好听的红军歌曲。我唱几句父亲亲口教我们唱的歌吧!“无产阶级红四方面军,来到了四川省为的是穷人,共产党干革命要把土地分,创造工农新政权人人有功;努力努力努力向前进,向前进杀死了反动派敌人,打土豪斗地主要把土地分,建立苏维埃政权革命成功。……”一首首父亲曾教我们唱他耳熟能详的红军歌曲,都是那么的动听,拨动着我们的心弦,鼓舞着我们刻苦学习的勇气。我们特别高兴和父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最爱听他讲长征和战斗时的故事,唱歌也抑扬顿挫,让我们回味无穷。虽然有时讲起他离去的战友就伤心落泪,但父亲坚强的意志始终鼓舞着我们天天向上。这时,母亲把精心烹饪的饭菜和米酒端上桌来,我们高兴地共同举杯来庆贺我们这个“革命的爸爸”生日快乐!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幸福生活好每一天!父亲常说“你们不但是我的儿女,也是我战友们的好儿女,特别是我牺牲了的战友们,他们无儿无女,因为是他们的冲锋陷阵,才是我们勇往直前的。你们一定要像对待我一样,常常思念着他们,每到逢年过节时也要给他们行孝祈祷,来告慰他们的英灵。”父亲也曾告诫我们“你们要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牢记革命先烈们付出的巨大牺牲,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建设祖国。”

    在父亲病重卧床不起的日子里,念念不忘的就是他心爱的部队、尊敬的首长和亲密的战友们。给我们说的最多的还是他想念自己的首长和战友,四十多年过去了,战友们的名字都还在父亲的脑海中历历在目,不知是否都还活着,身体都好么,他很惦念。有一天,父亲从昏迷中醒来对我说:“我又梦见了我的老首长徐向前了,徐帅还是和当年一样,那么威武神勇,对我特别的关心,问我现在在哪里,家有几个孩子,生活的还好吗,让我常来北京看他,我一高兴就醒了。”父亲激动的样子令我们非常感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那份阶级感情是那么的厚重,我们又何尝能忘怀呢!父亲怀念逝去的战友,他们个个英勇善战,冲锋在前,可是他们大多都牺牲在了疆场上。河西战场埋忠骨,给父亲留下了终身的印迹。

    父亲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一再嘱托我们:他死后,要把他的遗体运往河西走廊,埋葬在祁连山脚下,他要和在河西战场上牺牲了的战友们在一起。“这一生我太孤单了,死后能和我的战友们在一起,在那个世界里我们还能在一起继续干革命,就再也不会离开了。”我从兰州回到父亲身边的第九天,也就是1978年3月 30 日,父亲与世长辞了。父亲的这一遗愿我们没能实现,是因为我们当时能力有限,这事至今十分愧疚,内心一直不安。父亲去世已经30多年了,我们没有一天不为父亲的事情着想。

    2006年9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宕昌县委、县政府在哈达铺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我们将父亲长征遗物(张掖恩人为掩护父亲精心制作的那两个小木箱)、父亲对长征故事的回忆以及同我们在一起的生活片段所整理成的《怀念我的父亲》一文,一同移交给了哈达铺长征纪念馆,以示永久的保留。2007年4月,我们通过当地政府找到了父亲的老家,才得知父亲是湖北大悟县宣化店镇的河西村上杨湾人。经村支书给我们讲,当年这个村参加红军的56个老前辈中,只有我父亲在1954年携带家眷回过一次老家,其余的至今杳无音信。之后,我们又到坐落在大悟县的鄂豫边烈士陵园里去踏访,欣慰地看到这个村的革命先烈们一个个都以革命烈士记录在案,我们的心才踏实了。

    2009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河西征战的主战场高台县落成开馆。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对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深切怀念,也是对父辈革命精神的极大弘扬和对西路军红后们精神的极大鼓舞。我于8月10日沿着父辈们西征的足迹,乘车沿路体会当年父辈们衣衫褴褛,在零下20多度戈壁滩上艰苦行军作战的真切感受,仿佛看到了父辈们英勇杀敌、不屈不饶的战斗场面,听到了父辈们战斗时的喊杀声和马匪骑兵马蹄的咆哮声,感受到了父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凯歌。又在9月下旬,也就是共和国60华诞前夕,我们兰州的西路军红后们重走父辈西征路,当了解和感受到父辈们悲壮的战斗历程和英勇不屈的牺牲场景时,深深地触动着这些红后们的情感。大家走一路哭了一路,每到一处墓地,停下来就擦拭墓碑,跪拜先烈忠魂,告慰先烈英灵。奇怪的是每到一处墓碑前祭拜时就下起了雨,然后又雨过天晴,难道这是先烈们的忠魂欣喜地看到了晚辈们的孝道而显灵了呢!还是晚辈们虔诚的尽孝之举感动了上帝,才使得两代人有了灵魂的沟通呢!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的女儿王宇红说得好,“父亲说长征苦,西路军苦的多得多,今天我们能回望这段历史,对得起我们活着的革命前辈,我们更要对得起在祁连山、在大漠深处为今天的共和国捐躯的白骨忠魂。关心、关注西路军这段历史的人,到河西走廊去走一走你才有最基本的发言权,当然最好的季节是在10月到来年河西的春天。”是的,长征苦,西路军更苦,受伤和被俘的西路军将士那是苦上加苦。父亲说“受伤后找不到部队,那才真正的是叫苦啊!曾经在部队和首长战友们在一起同甘苦共命运,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克服,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是牺牲了也有组织会记载我,给家乡的亲人们有个交代,首长和战友们会掩埋我的,心里有底,我会坦然离去。这可好,找不到部队和战友,独自一人颠沛流离他乡,万一死了,谁能证明我这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可是离开家乡跟随红军队伍出来干革命来的呀!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找到部队,我要回到首长身边。所以,失去部队的那种苦难常人是感受不到的,那种失落感就像自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一样孤苦伶仃的可怜。”

    2010年8月,我们又在位于四川巴中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给父亲立了块碑,才算将父亲一生的军魂回归到了他的部队和根据地,和他的首长、战友们团聚在了一起,使他光辉、战斗的一生永垂青史,相信父亲在九泉之下一定会高兴万分。这也算是我们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这要感谢中央首长的大力支持,特别还要感谢巴中将帅碑林办张崇鱼主任一手创办、和碑林办的同志们一道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给我们的父辈们创建了一个集结的平台,以此来弘扬鄂豫皖苏区红军精神、川陕苏区红军精神和西路军不朽的战斗精神。也为我们搭建了寄托对父辈们的无限崇敬、日后凭吊、承载父业、与时奋进的广阔平台,给了我们无穷的精神鼓舞。

    一场胜利的战争是高耸云天的丰碑,一场失败的战争是深埋地底的基石。就在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七十五周年来临之时,反映红军西路军题材的首部电影《惊沙》震撼上映,从而揭开了尘封70多年西路军历史真相的重重迷雾,是秦天编剧和安战军导演共同创作的一部还原历史其本来面目的惊世之作。早在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从雪山草地一路走来,还没有来得及喘息的红四方面军一部,奉命接受“建立河西抗日革命根据地,取得国际物资援助”的战略主张,在寒冬里穿着单衣草鞋,在没有群众基础、弹粮无继的恶劣环境下向马匪铁骑控制下的河西挺进,以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不屈的牺牲精神,和国民党马匪部队展开了生死决战。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具有良知的人们会去思考、会去判定这是一场敌我双方实力悬殊,西路军只有牺牲,没有胜利的一种辉煌的失败逻辑。就在人们快要忘却西路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的时候,电影《惊沙》以其非乎寻常的强大手笔,把西路军这块共和国的基石搬上了影幕。当人们一次次地观看《惊沙》电影和首映礼时,那种心灵的震撼和洗礼,相信是不可置疑的。当人们贪图享乐、不求上进时,就会想到脚底下站着的这块土地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人们追求名利、营私舞弊时,就会想想为革命牺牲了的英雄们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当我3月10日晚在央视电影频道收看了《惊沙》首映礼、3月11日安战军导演和扮演秦基伟将军的徐僧演职员来兰州邀请我们这些西路军后代们一起观看《惊沙》这部电影,晚上我就做梦梦见已经去世33年的父亲,他高兴地对一群人说“我们红军胜利了,马匪被消灭了,我们就要到抗日前线去了,我们要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推翻剥削阶级统治,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乡亲们就等着吧!”十分清晰的梦境,让我感慨万千,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心想难道父亲的灵魂还在?他真的看到了他所参战的昔日西路军悲壮的历程今天在“向祖国报道”、历史在“向英雄致敬”了吗?我在默默地告诉父亲“这是和您一起在鄂豫皖参加革命的你们部队秦基伟将军的儿子秦天,通过描述父亲临泽战役,才把你们部队征战河西的英雄壮举搬上屏幕的,这是所有西路军革命前辈以及西路军后人们值得骄傲和庆幸的大喜事。多少年来,为了弘扬你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故事,还历史清白,无数学者和党史工作者顶着重重压力、辛勤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爸爸,您就安息吧!你们是最棒的。”今天,在纪念红四方面军建军80周年和徐向前元帅诞辰110周年这一时刻,以此来缅怀21800名红西路军将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他们喋血河西、视死如归的伟大牺牲精神,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饮水思源来唤醒人们的感恩之心,凝聚力量来勾画共和国繁荣富强的宏伟蓝图,万众一心来托起共和国明天的辉煌。

    同志们,我们的父辈志存高远、筚路蓝缕地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离开家乡和亲人,坚定地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革命道路,从此他们舍生忘死、忠心耿耿、披肝沥胆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终生。他们从枪林弹雨中走来、从雪山草地走来、从极端困苦中走来、从失去了无数战友的无限悲痛中走来。他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以大无畏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走向了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天。革命成功后,他们又继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而再立新功。他们艰苦朴素、乐于奉献不居功;他们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不气馁;他们坚持真理、忠贞报国不言败。这就是我们的父辈,我们为有这样的父辈而感到光荣和自豪。我们要在党的旗帜下继承和发扬父辈的光荣革命传统,把父辈们开创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神圣选择。

纪念红四方面军建军八十周年有感

(一)
黄麻暴动鄂豫皖,
土地革命挽狂澜,
红军四次反围剿,
战略转移川陕边。

(二)
革命队伍壮八万,
巴山儿女做贡献,
红军携手川西北,
雪山草地扎营盘。

(三)
三军已过万重山,
会宁会师笑开颜,
             抗日寻求外援助,              
西路红军重任肩。

(四)
河西惊沙呼啸天,
马匪铁骑把路拦,
红军热洒英雄泪,
忠魂沃血戈壁滩。

(五)
如今河西米粮川,
红军丰碑映河山,
唯有牺牲多壮志,
迎来春色换人间。

(六)
今日建军八十年,
华夏到处艳阳天,
回望父辈长征路,
革命精神代代传。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