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书画

特稿:七论画书:画书与中国书法的表达力(组图)

字号+作者:浙江大学 陈湘舸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2013-10-17 16:4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画书的目的与价值是尽可能发掘与提高中国书法的表达力、审美功能与艺术性。 汉字书法作品不仅可以让观众从书写的文字获得它们所传达的信息,而'...

    画书的目的与价值是尽可能发掘与提高中国书法的表达力、审美功能与艺术性。

    汉字书法作品不仅可以让观众从书写的文字获得它们所传达的信息,而且能够从书家的运笔、结体和章法处理独特的方式方法感受到书家在书写时的心绪、精神状态乃至追求。但由于现有的隶、楷、行、草等书体有着各自的局限性,使得中国书法的表现力,远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亟有待于增强。

    现今中国书法表现力较弱,甚至很弱的原因有二:一是受前人书写法度的束缚,二是受印刷术的束缚。其实,前人多是主张并实践书法自然这一基本法则,但今人却一味要求遵循前人的书写法度,结果难免违背了书法自然的正确法则,变为“书法前人”。而印刷术更是采用死板、同一的字体进行“书写”,也就是印刷。印刷这种“书写”方式也潜移默化给人以束缚(电脑打字也是如此)。上述二者严重影响了中国书法的表达力。

    画书让书写者从上面的两个束缚中出来,倡导、弘扬和坚持前人书法自然这一中国书法的最高原则。画书作品即文字国画充分体现了书法自然法则的要求,从自然界中万物生存运动的方式方法中获取书法创作的灵感和智慧。如“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诗的画书作品是在大草“峯”字上部左右配置小草“风”、“光”二字。这幅文字国画就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无限风光”只能是在“险峰”之上的含义。而在自然界,“无限风光”确实是只能立于“险峰”才能观赏领会得到。这幅画书作品是典型的书法自然的结果,是从实际生活,自然景观中得到创作灵感的结晶。又如在大写墙字的右上角横斜写个“草”字,这幅画书作品表示“但见墙头草,风吹两边到”之意;若把“草”改为“杏”字,则表示“一枝红杏逾墙来”之意。再如在大写的“井”字下面书写一个小“蛙”字,表示“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之意;在大写的“山”字右上方写个小“月”字,这幅文字国画便形象地表示“山高月小”之意。不言而喻,上面这些文字国画都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而它们却使中国书法的表达力空前地增强了。在上面这些画书作品中,一个字表达出了两、三个字,乃至一句格言、一句诗词的含义。真可谓以一抵二,甚至以一当十。画家用很少的线条与笔墨,便可以绘画出万水千山、千姿百态一样。这是由于绘画艺术具有极强的表达力。而画书由于独运匠心以文字绘画,从而也使它的作品象传统国画一样,有着同样强大的表达力,乃至更大的表达力。例如“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及“隔墙有耳”这些名言、成语的深刻含义,传统国画及其它类型绘画都难以表达出来,而画书作品只需用两至三个字便明白如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画书不仅使中国书法的表达力空前增强,而且“成本”低廉,比较简便。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枯藤古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文字的意境,如以画书为表达形式,只需几个字,或更多一些字,一挥而就。但如果用传统的绘画形式表达它们的意境,则要花费若干笔墨,乃至许许多多的笔墨才能绘成图形。当然,也许后者更直观一些,但它为此而妨碍观众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2013年10月3日夜于杭州玉泉求是园

陈湘舸教授创造“画书”字精选(第四批)之一:常回家看看。(中红网红色图库)

陈湘舸教授创造“画书”字精选(第四批)之一:铁道游击队。(中红网红色图库)

陈湘舸教授创造“画书”字精选(第四批)之一: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红网红色图库)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