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中文史复兴组合”28日表示,在台中国光路口发现大量清代红砖瓦、疑似日治时代的陶瓷碎片及黑瓦,附近施工时挖开的土堤,疑似连续砖造的结构物,高度怀疑就是台湾省城西门城墙的遗址所在,希望主管机关台中市政府文资处、文化部文资局、“台湾铁路工程改建局”能现阶段立即停工。
台中疑似挖到“台湾省城”遗址。(图源:“台中文史复兴组合”)
海外网8月29日电 “台中文史复兴组合”28日表示,在台中国光路口发现大量清代红砖瓦,疑似日治时代的陶瓷碎片及黑瓦,附近施工时挖开的土堤,疑似连续砖造的结构物,高度怀疑就是台湾省城西门城墙的遗址所在。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台中文史复兴组合”表示,今天上午发现台湾“铁工局”挖土机在遗址区持续进行开挖,于是在下午紧急送件上报。台中市文资处表示,必须有文资处委托的专家学者到现场勘查、或由台中市遗址委员会的委员到场勘查后,才能判定是否为“疑似遗址”,并要求“铁工局”停工。
“台中文史复兴组合”则希望主管机关台中市政府文资处、文化部文资局、“台湾铁路工程改建局”能现阶段立即停工,且透过再造历史现场补助,启动台湾省城调查研究计画,寻找台中城市起源。
“台中文史复兴组合”指出,台湾省城于1887年到1891年间建造,曾在台湾最大规模的建城计画中作为“台湾的首府”。台湾省城的城墙接近八角形,厚1丈5尺,城门高1丈5尺3寸。城垣实际完成部分为大北门经小北门到西门这段约650丈长的部分,此外大多仅筑成150公分高的墙基。
据了解,台湾省城是清朝时台湾建省后,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预定设在桥仔头(今台中市)的省城,负责管理台湾的中路,也是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台湾府的府治所在。但在邵友濂接任巡抚后令省城停工,并将省会正式移到台北府,于是此城之后仅为新的台湾府城,且直到乙未战争时仍处于未完工状态。日治时期在1903年进行市区改正后省城建物几乎全毁,仅留下台湾省城大北门的城楼(今台中公园望月亭)以及儒考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