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4月23日报道,和信息安全相关的芯片产业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国家将投入巨资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规模达1200亿元的国家级芯片产业扶持基金有望于近期宣布成立,这一数据超过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十年以来科技投入的总和。分析人士表示,有了国家队资金的护航,集成电路芯片的设备、设计、制造、封装企业均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芯片曾被人形象地比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芯片1元的产值可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元产值,带来100元的GDP,欧美发达国家也纷纷将芯片产业列入国家战略产业。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近年来我国对于扩大了对于集成电路产业投入,一大批企业在过去的10年里冲向了国际市场。
2013年,我国大陆集成电路产品销售额占全球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并逐步形成了“大陆消费市场-大陆终端品牌商-大陆芯片设计-大陆晶圆制造-大陆封装测试”这一产业链需求结构。至于下游国产终端,中华酷联、小米等国产品牌商也在移动终端时代迅速崛起,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在全球占比已经超过20%并呈上升态势,本土集成电路产业也大有从设计业到封测业全面崛起的势头。
中国集成电路业近年来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
尽管中国芯片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我国每年进口芯片仍然高达两千多亿美元。根据海关总署在2014年1月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23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724.99亿美元增长了34.6%;逆差达到144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91亿美元扩大了50亿美元,连续第四年扩大。而同2013年相比,2014年虽然中国原油进口量继续大幅增长,但进口额为21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5%。这也说明,2014年我国芯片进口额与石油进口额的比例也在进一步扩大。
2012、2013年中国芯片与石油进口额对比
在此前提下,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也成为了2014年我国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3月,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大会(IC Market China 2014)”在无锡召开。
会上工信部电子司副司长彭红兵表示,国家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近期要密集出台一系列扶持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政策,并透露了政策扶持的四大方向。具体包括:建立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的协调长效机制;解决长期困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瓶颈问题,从资本市场寻找更多资源,用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创新;加强对外开放,鼓励国内外企业积极合作,用政策引导提高合作质量。
业内人士坦言,资金成为目前制约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十年以来科技投入1000多亿元,但相比国际大企业,国内全行业投入只是英特尔的1/6。”他表示,资本在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获得认可,通过政府财政引导加股权投资基金协同运作的方式被认为是有效手段。
国家将成立芯片产业扶植基金
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国家芯片产业扶持基金有望于近期宣布成立,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国家财政拨款400亿元,其余资金依靠社会募资。而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国家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明确以财政扶持和股权投资基金方式并重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称,目前多家央企有望成为该基金的发起人,中国烟草、移动运营商以及芯片封装等实力派企业均位列其中。基金将采取公司化运作,专业化运营,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芯片的设备、设计、制造、封装等细分领域。“1200亿元的产业扶持基金的成立,将超过十年的研发投入。这将大大缩小和发达国家在芯片产业资金投入的差距。”上述人士称。
分析人士认为,芯片国产化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将有望实现几何级增长。在此背景下,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国产化将进入高峰期。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数字电视等重要领域的芯片,均将有望实现进口替代。产业链条上,集成电路芯片的设备、设计、制造、封装企业,均有望迎来高速发展。而“国家版”扶持政策的提出,无疑将对地方的扶持政策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效应。据悉,多个地方将出台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招商引资和扶持政策,并且成立相关产业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