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很多外媒一直处于一种“中国即将崩溃”的“执念”状态中,对于中国的崛起视而不见。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西方世界的领导角色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逆转。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29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章程规定,总部应该设于其成员国中的最大经济体内。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之际,美国、英国及其他大国齐聚布雷顿森林,以求稳定世界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皆设于美国首都的决定,反映了这个国家无与伦比的经济实力。
上周,IMF总裁拉加德表示,如果中国和其他大型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趋势持续下去并反映在IMF的投票结构中,那么十年内,IMF或许会把总部搬到北京。《纽约时报》引用拉加德的话指出,如今GDP总额的60%左右来自新兴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全球增长的80%来自于他们。“其次,人们应该多看行动,少谈信条,看看实际上在做些什么,什么地方是真的在投资?”
IMF总裁拉加德@视觉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援引了IMF在今年3月的一份报告,报告称,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带动下,2017年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3/4。《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7年度报告》指出,2016年,以中国、印度等11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持续增加,当前新兴经济体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11国包括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
中国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影响力
除此以外,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称,最能体现中国的进步的东西,莫过于其庞大的储蓄。中国之所以积累起如此庞大的储蓄,部分原因是中国经济规模已变得如此庞大,还有部分原因是中国家庭和企业储蓄如此多。中国的资本、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可能和美国的资本、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在20世纪的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一样。
经济趋同和人口比例变化是这幅经济全景图的核心元素。第三个是技术改变。数据处理与通信的汇聚为我们带来了互联网,这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技术。半导体相对成本暴跌支持了这场技术革命。有趣、而且令人担忧的是,如今这种革命似乎放慢了脚步。
相对经济实力快速改变以及人口相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塑造了我们的世界。与此同时,增长动力来源——新技术、生产率增长以及全球化——也放缓至令人担忧的水平。一个后果是许多高收入国家的实际收入增长停滞——金融危机极大地强化了这一后果。
各个高收入经济体的民粹主义压力日益增加,这让管理这些变化更为困难。最为重要的事态包括自金融危机以来实际收入陷入停滞或者下降。在2005年到2014年期间,许多高收入国家高达三分之二人口的实际收入似乎停滞或者下降。难怪有这么多的选民脾气暴躁。他们不习惯这种状况,也不希望习惯。
西方世界失去的优势
另外,金融时报网还用7张图表描述了发达国家所失去的优势。
产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从1990年到2022年,高收入国家占世界产值的份额从64%下降至区区39%的水平。引人注目的是,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份额的上升完全是亚洲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贡献的:因此,预计同期亚洲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产值的份额将从12%升至39%。
预计到2022年,亚洲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产值的比例将与高收入国家相同。中国的崛起是这种相对经济实力重大转变的主要原因,尽管印度崛起也同样重要。到2022年,中国占世界产值的份额预计将从1990年的4%升至21%。预计印度的份额将从4%升至10%。
储蓄
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的储蓄总额几乎是美国和欧盟的总和。中国储蓄了几乎一半的国民收入。这种异常高的储蓄率可能下降,但这种下降将是渐进的,因为中国家庭可能会保持节俭,企业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可能持续高企。
人口
从1950年到2015年,当前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从27%大幅下降至15%。甚至中国人口的比例也从1950年的22%下降至2015年的19%。预计印度到2025年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联合国预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口到2050年将占到全球人口的22%。
技术
半导体价格暴跌是通信和数据处理革命背后的推动因素。按照这种方式衡量,信息处理的相对价格自1970年以来下跌了近96%。这种对数尺度上的下斜表明了相对价格下降的速度——2010年后降速显著放缓。
生产率
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称,自1970年以来,美国再没有能赶上1920年至1970年间的生产率表现——如“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速所示。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是单位投入的产出的增长(又称为技术进步率——译者注)。他还展示了1994年至2014年间美国生产率又出现爆发式增长,但随后进入了一个生产率增长极慢的时期。
全球化
贸易以及金融资产和负债相对于全球产值的快速增长,在金融危机之后停滞。保护主义可能是部分原因,但似乎不是主导因素。许多贸易机会耗尽、自由化步伐放缓以及投资低迷似乎解释了这种放缓。
收入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16年7月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在2005年到2014年间,25个高收入国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来自薪资和资本的实际收入停滞或者下降。意大利人和美国人的此类收入停滞尤其普遍。
美国的影响力下滑,但是不会轻易退出
《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出,美国人在国际舞台上一向强大的实力也开始发生下滑。
据路透社报道,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全球形象急剧恶化,绝大多数外国人不信任他的领导能力。调查显示,在特朗普担任总统5个月之后,这项在37个国家展开的调查发现,美国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好感度从奥巴马结束8年任期时的64%急剧下降到了49%。皮尤中心的报告说:“对美国的好感度下降是个普遍现象。在拉美、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对美国抱有好感的公众比例急剧减少。”
美国一向引以为豪的软实力也不再“金光灿灿”。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外交中心与波特兰一家咨询机构7月18日联合发布的世界软实力排名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从第一名降至第三名。法国则超过美英,跃居全球软实力排行榜之首。这是自该排名2015年发布以来,美国排名首次下滑。
不过,美国的一举一动依然牵引世界视线。
拉加德虽然举起了“梦想的望远镜”,但是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引用分析人士的话指出,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否决权让华盛顿依然在这个机构内扮演着关键角色,伴随着美国政府的每一次换届改变,基金组织领导层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保持与白宫的紧密关系。
但是,《人民日报海外版》说,美国能够独霸天下的时代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一个新的全球秩序刚刚开始积蓄力量。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日前发表欧盟前外交政策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现任西班牙埃萨德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哈维尔·索拉纳的文章称,正如许多分析人士所言,几十年来“美国治下的和平”正在苟延残喘。唐纳德·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美国单干”。美国传统的稳定作用似乎不再是既成事实。随着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至高地位——以及美国作为世界“不可或缺的国家”地位——弱化,其他国家甚至是非国家行为体正在崭露头角。
索拉纳指出,迅速发展的多极化与包容、互惠的全球体系并不一定是矛盾的。中国等新兴大国有能力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而且,人们仍然可以指望似乎正在重拾信心的欧盟发挥建设性作用。一个团结的欧盟能够促进改革,也许能重振境况不佳的多边机构,为其注入新的动力。如果我们向新兴国家伸出双手,现在构建一套真正的全球秩序还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