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开荒扩种——增产的重要途径——福建龙海县港尾公社汤头大队的调查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开荒扩种——增产的重要途径——福建龙海县港尾公社汤头大队的调查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开荒扩种——增产的重要途径 ——福建龙海县港尾公社汤头大'...

开荒扩种——增产的重要途径——福建龙海县港尾公社汤头大队的调查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开荒扩种——增产的重要途径
——福建龙海县港尾公社汤头大队的调查
郭稼 江福全
开荒扩种成绩巨大
福建龙海县港尾公社汤头大队原有耕地三千一百零七亩,近三年来陆续开垦荒地荒山一千五百零一亩,全队耕地扩大了将近一半。按人口平均,每人由不到两亩增加到接近三亩。
汤头大队新开的一千五百多亩耕地中,大部分是旱地,也有一小部分水田。据典型调查和各队综合估算,去年新垦荒地产量折合主粮大约每亩可收一百五十斤左右,合计二十多万斤粮食,占原有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20%左右。即使如此,去年全大队粮食征购任务超额完成三万多斤。全大队去年的收入达到十九万多元,比1960年增加了19%。社员口粮标准,劳动报酬都比1960年增加了。家畜家禽也相应地得到发展。
投资少 得益大
怎样更快更多地增产粮食?汤头大队就目前主要靠手工劳动、化学肥料还不充裕的条件下,可能采取的单季改双季和开荒扩种等增产的途径,各需花多少工、投入多少成本和能够增产多少粮食分别作了调查和比较。从调查来看,单季改双季和旱地改水田这两个门路,所花工本较大,平均每个劳动工日的产量也较低,而且当地是个水稻产区,继续增加水稻面积,就会增加农忙季节的劳力紧张,不能充分利用水稻田间管理期间的剩余劳力。而开荒种番薯或经济作物,不但花工少、成本低、收效快,而且收种季节和水稻可以错开,能够充分利用地力人力发展生产。
汤头大队开荒扩种还有下列一些有利条件。
第一,有几百亩多年的荒田未曾垦复。大队所属地区原有三十四个自然村,其中有七个自然村在解放前因国民党抓丁迫害,以及血吸虫病的蔓延,毁村多年,这七个自然村的四百七十多亩田地荒芜了二三十年,如今虽然野草丛生,但是田丘未毁,阡陌尚存,只要烧毁野草,略加垦复,仍是一片好田地。
第二,有劳力。水稻产区的汤头大队,本来每年早晚稻田间管理期间,劳力就有一些剩余;1957年以来先后兴建两座水库,以及其他中小型水利工程,使全大队两千三百多亩稻田基本实现自流灌溉。过去正常年景每亩稻田一年车水灌溉需花二十个工,全大队一年共需花四万六千工;现在有了水库,排灌一年只需四千二百个工,占不到过去的十分之一。这样一来,全大队一年就能够节省四万一千八百个工日用于开荒扩种和精耕细作。
第三,适天时。汤头大队气候温和,月月可种,月月有收。以番薯为例,农历正二月种的叫大冬番薯,三四月种的叫早番薯,五六月种的叫半冬番薯,七八月种的叫晚番薯,九十月种的叫秋仔薯,十一十二月种的叫越冬番薯,这是大体的划分,其实天天可种,很难认真用种植时节来确定番薯名称。此外,北方的高粱、玉米等杂粮作物在这里种植,气候也很适宜。
第四,得地利。这里的山不高,坡度小,土质肥沃,土色灰黑疏松,又无岩石砂砾[lì],开荒省工,有些山坡还可以用牛翻犁开垦。不少种番薯的新垦地,只要每季就地锄草皮烧火烧土,可不必施肥就能保证收成,与稻田没有争肥的矛盾。全大队二十七个自然村,绝大部分傍山筑屋,出门上山最远不过一两里,而且每个自然村都有祖先遗留下来的公有山地,可供集体开垦。
贯彻政策 分级经营
汤头大队在组织领导群众开荒扩种中,逐个地解决了执行政策、分级经营、劳力组织、荒地利用、季节安排等等具体问题。他们的主要经验有三点:
第一,确定以生产队集体开荒为主。汤头大队规定各生产队开垦荒地,所收的产品和收入完全由各队自己处理。大队开垦一部分荒山荒地作为大队畜牧饲养场;社员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原则下,可以利用工余和公休日,在房前屋后、溪边路旁开垦零星小块的荒地,收入归社员所有。
第二,正确处理开荒中的各种关系。在开荒中如何做到大队、生产队和社员三方面兼顾?在收益分配上如何做到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兼顾?这些具体问题经过群众讨论,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五开五不开”和“五先开五后开”。所谓“五开”是远山大片荒地由大队统一组织各生产队开,近山成片荒地生产队开,零星隙地个人开,有主荒地原主开,无主荒地大家协商开。
“五不开”是渠道公路两旁不开,有损水土保持地区不开,溪河堤岸不开,晒场牧场不开,有主坟地不开。“五先开五后开”是先开熟荒后开生荒,先开水田后开旱地,先开肥地后开瘦地,先开山脚后开山顶,先开集体的连片荒地后开个人的小块荒地。
第三,认真贯彻开荒扩种政策。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宣布新垦荒地在不同的规定年限以内,不顶口粮,不计征购;谁开谁种,谁种谁有;在开荒扩种中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
加强领导 因地种植
领导开荒扩种中,汤头大队的经验是要狠狠抓住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统一规划,分段开荒。开荒扩种虽以生产队为主,由各生产队自行决定,但大队仍然加强对生产队的领导,主要是召集各生产队干部、社员代表共同商订今年要开多少荒,在什么地方开,分几次开,什么时候开;然后由大队根据各生产队的初步打算,加以综合平衡,订出全大队的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近两年来的经验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每年春秋两季大搞开荒,都是利用早、晚稻最后一次中耕追肥结束以后到收割之前期间,全大队统一领导上山,分段完成开荒规划。
第二,合理组织劳力。各生产队在安排开荒劳力上,一般采取三种办法:一种是春秋两季大开荒的时候,除留少数社员负责日常性的田间管理外,集中绝大部分劳力上山突击开荒。另一种是平时如遇下雨不便下田的时候,又是山地湿润比较好开的时机,就临时安排一些社员,在事先勘定的荒山荒地上,抓紧开荒;天气转晴就下山搞田间生产。还有一种是一部分生产队在较远的荒山开荒时,为了减少往返麻烦,采取组织临时专业队的办法,或抽几个社员上山驻扎开荒,其余社员在队里搞日常生产。
第三,实行因地种植。新垦荒地,均由各生产队根据本队所有的田、旱、山地的生产季节和新垦地的土质,实行因地种植。大多做到当年开、当年种、当年收(或隔年收)。这里一般是山坑田种水稻,山坡地种番薯,零星杂地种芋头、杂粮、蔬菜,溪边砂质地种番薯和花生。在季节上,一般是四、五月开垦的土地,水田种单季稻,旱地种晚番薯;八、九月开垦的土地均种秋仔番薯或较早的越冬番薯。第二年春季,有水源的土地收了番薯后再种早稻,旱地收了番薯后种花生;十一、十二月开垦的土地,有的冬种一季蔬菜或豌豆;有的暂时放闲,待春节过后即种早番薯,番薯收后种麦子,或种黄豆,收后再种晚番薯。
(原载《福建日报》,本报有删节)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