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冰花满山春
第2版()专栏:内蒙古通讯
万树冰花满山春
新华社记者 林田
如果说,在夏天和秋天,大兴安岭是一座百花百果园;那末,在隆冬和初春,它就是一个千山冰雪、万树银花的世界。
这里的天气冷得出奇,从新年以前到春节,常常是零下三、四十度。岭西北的阴坡,有时达到零下五十多度。不少日子,整个上午冷雾弥漫,太阳成了个缺少暖意的黄盘。
可是,正是这样的日子,却被大兴安岭的林业职工们称作“黄金季节”。因为这是丰盛的日子,繁忙的日子,是一年中收获大树最好的时节。
让我们到山场上去看看冬季里收获大树的情景吧!
“顺——山!”“迎——山!”这是伐木工人在“叫山”,通知伙伴们大树要倒的方向。每声“叫山”过后,就有棵大树哗啦啦地碰着邻树的枝丫倒下来,嗵地一声,震得地动山摇,荡起一阵雪粉。
透过密林空隙,在看清伐木工人之前,就先看到了一团团白雾似的热气。这热气,好像是从他们全身冒出来的。可是他们的帽耳上,眉毛上,甚至在棉袄的脊背处,都结了冰霜。他们穿着高统大毡靴,绑着帆布护膝和坐垫,有的端着突突叫的油锯或手工弯把锯,跪坐在雪窝里锯大树,截树段,有的拾起大板斧“砍楂”和打枝丫。只见在哈气和汗气形成的白雾中,锯屑喷流,木片飞舞。
在这些人们当中,你如果遇见腰粗背阔的青年伐木工人王发,和有着三十多年工龄的老工人张秉坡,他们会告诉你许多有关伐木的奥秘和故事。伐木,既要有胆量、有魄力,又要心细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伐木工凭着一把锯子、一把斧头和两个大铁楔[xiē]子,要大树向哪面倒就哪面倒。可是要先打好安全道,看好树倒方向。下锯要尽量低,三十厘米直径的树,伐根不超过八厘米,截件子还要合理造材,为国家充分利用和节省每一分木头。他们还会谈到冬天伐树的好处,天越冷,树越脆,枝丫好打,锯树不粘锯。而伐木工人是不怕冷的,干活的时候,总是满身汗。只有在收工回来的路上,要特别当心,如果冻白了鼻子尖,千万别烤,要先抓把雪搓一搓……
采伐工转移了阵地,集材工人们就利用冰雪大施威风,他们踩着没膝深的积雪,把一根根大木头抬到冰沟或雪滑道上,或是装在爬犁(雪橇)上,用力一推,大喊一声:“下去喽!”大木头便骨碌碌自动滑到山下去了。工人们不断发出孩子般的欢笑。你听听他们赞美这快乐的劳动的诗歌吧!
沿着“晶石”铺成的道路,爬犁自动驶向山脚下;
轰隆隆一路唱着歌;得驾驾像奔驰的骏马;
冲破了清晨的浓雾,震落了枝头的“梨花”;
让这些金子似的木头,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厦。
冬天,也是运材最繁忙的季节。不管天多冷,雪多大,从各个山楞场到铁路沿线各站贮木场,森林小火车和挂拖车的大汽车日夜不停地奔驰吼叫。一些夏秋不能通行的沼泽地里,这时候也出现了一条条简易公路和冰道。有些林业局,一年里采伐的木材大部分靠从冰道上运出来。这些冰道,像公路一样宽大,长几公里到一二十公里。你看!一部部大型拖拉机,牵引着一串串满载木材的大爬犁,从冰道上开过来了。那刚才驶过的爬犁列车上的拖拉机手,也许恰巧是“冰运能手”马更朴。这个二十七岁的小伙子,开拖拉机已经开了几年。他和他的徒弟朝鲜族青年崔正龙驾驶的拖拉机,在冰道运输中,是保持了三年优胜的红旗车。他们熟练地掌握了在坡度很大的冰道上驾驶拖拉机爬犁列车的特殊技能。今年冰运期间,他们包车组担负运输一万一千立方米木材的任务。从去年11月下旬开运到今年1月3日,他们已经运了六千多立方米。
爬犁列车驶过以后,一群头戴大狐皮帽的妇女忙起来了。她们有的把冰道上的爬犁沟扫净,有的拉着带喷口的大水箱把冰沟重浇一遍,让它经常保持镜子一般光亮。这些妇女,就是冰道养路工。她们大部分是职工家属。春天和夏天,她们参加栽树种菜,秋天采树种,到了冬天,她们也战斗在冰天雪地里。
大兴安岭的冬天,夜特别长,昼特别短。早晨六点钟,天还黑蒙蒙的,工人们就吃过早饭,走出热烘烘的工棚,来到了飘雪的山林里。在根河林业局下央格气林场跃进工段,到天大明的时候,七条木轨道上已经装好了许多爬犁。天气虽然在零下三十多度,王金贵小组抬木头个个抬得满头大汗。这时候,党支部书记王德权带着两裤腿子雪走过来了。他刚刚在山场上转了一圈,一边呼呼喘热气,一边老远就打招呼:“谁累了?我来换换!”说着就把老羊皮袄一脱,过来从一个工人手里接过了肩杠。小伙子们一见他来到就都乐了,说:“来得正好!有几个大件子正等你来抬呢!”这话是真的,大兴安岭落叶松特别重,五分儿(零点五立方米)的件子,就有四百多公斤重,六人一班抬,有一个弱点的人也玩不转。因此,哪个组一遇到特大号的件子,就说:等王德权同志来了再抬吧!这位支部书记个头儿并不怎么高大,样子也不威武,说话和笑的时候,倒有点像个老婆婆。可是装车上楞,全段以至全林场第一。他不仅大肩小肩都能抬,而且能打一口好“号子”。你听!他打着号子带领这班工人干起来了:“弟兄们——哪!”“嗬——咿!”
“那抬起来——呀!”“嗬咿!”“那加把劲儿——呀!”“嗬咿!”……
王德权十七岁就到了大兴安岭,今年三十七岁。他饱尝过旧社会林业工人的酸辛,深刻理解今天林业工人的幸福和光荣责任。每天天不明,他就披衣坐在床上,捻亮了马提灯学习文化。工人上山了,他常跟了去。哪个工人病了,他急着请医生,自己动手给病号擀面条。哪个工人想家了,他去谈心,安慰。段里原来有三个出名的“蘑菇匠”(好无故旷工的人),经他教育帮助,都成了积极分子了。工人们说:“我们支部书记的心老在森林里。”是啊,正是由于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把党的意志带到群众当中,点燃起大兴安岭十万林业职工的热情,像一团团热火,使得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热气腾腾,春意满山。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