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京郊十四区是怎样进行副业生产的?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京郊十四区是怎样进行副业生产的? 第2版() 专栏:   京郊十四区是怎样进行副业生产的?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有福 一、十四区经济状况 京郊十四区居民共有'...

京郊十四区是怎样进行副业生产的?

第2版()
专栏:

  京郊十四区是怎样进行副业生产的?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有福
一、十四区经济状况
京郊十四区居民共有两万一千六百二十五户,人口九万二千六百零七人,土地二十七万八千四百六十六亩。全区农业人口占总户数百分之七十三,手工业及工业占百分之六,小商贩约占百分之七,此外尚有三千七百余户是没有专门职业的贫民。解放前,土地大部集中在大官僚大地主手里。全区的经济特点大概可按地域分为南北两部:在南苑镇以北是地少人多,农民每人平均一亩半地,不能完全依靠种地维持生活。因此除佃种很少土地外,还兼营小商贩或其它副业及手工业生产。该区南半部的土地较多,农民百分之九十依靠种地,每个农民平均能种地九亩多。但绝大部分土地是集中在地主手里,广大农民劳动一年除了交重租纳重税已所剩无几,因此冬季副业生产就成了他们补助生活的唯一办法。
十四区的副业生产样式很多,如熬硝、制茶、养鱼、纳鞋底、盖韭(即冬天的鲜韭菜)、拉车、卖菜等,借以解决大部生活问题。但在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只知想尽办法向农民要捐要税,农民想种盖韭没资本,纳出鞋底没销路,是没有人来过问的。因此,本区农民流传着“收完秋,向外溜”的俗语。
二、克服困难从组织群众生产着手
解放后,由于该区今年灾荒较重,收成不好,农民生活非常困难。为解决农民生活问题,该区领导上提出组织群众生产,解决生活困难的方针;并根据本区硝碱地多(占五分之三以上)的实际情况,配合土改大力领导冬季熬硝;同时并帮助发展运输、纳鞋、粉房、卖菜等副业生产。
(一)熬硝:在十一月初由市合作总社帮助解决了硝的销路问题之后,区政府、区合作社、中共区委会即大量组织群众熬硝,并派干部到重点村进行具体领导。区合作社为保证熬出的硝能销售,特有计划的向各村预购八万五千余斤,并解决了南通顺、镇国寺、马家堡、南苑镇等村的熬硝垫本的困难。合作社又派人到天津化学工厂订立合同,各村熬出的硝统由合作社收购,免去商人中间剥削及硝价波动影响。现全区已有九十二口锅出硝,每天能产三万五千余斤,每口锅平均按出硝四百斤计算,除掉烧的吃的可获净利一石二斗玉米。新开路村十九个女轧花工人,因没有活干,便组织在一块扫硝土卖,使生活得以维持。
(二)运输:工作组组织了农闲的大车、小驴车共三百四十五辆分成小组进行运输,并在永定门关厢设立了大车组分会,大红门设立了支会。在永定门关厢的大部是拉运粮食,每天平均挣一万五千余元,南苑、大红门大部是包运砖、石头、沙子,每天平均挣一万元上下。南苑并有廿七辆人力车,组成四组,包运各商户货物。运输是有组织地进行的,每个支会由车夫选举一专人负责,办理日常包运工作。车夫们反映:“有组织很好,有活全能干,一点也不乱。”区政府现在正计划以右安门、左安门、南宫等十二村为重点,帮助(贷款)大车改轮(换胶轮)五十辆,使运输工作进一步扩大。
(三)纳鞋底:现在西燕窝、老君堂、十八里店等二十余个村,以农会妇女小组为基础,组织了广大妇女分成小组,介绍到合作总社生产合作社,领取材料进行纳底。现在参加的已有一千一百多妇女。区合作社现又计划将各村纳鞋底妇女的组织统一起来,由区社负责到总社去领,尽量作到供给充足。
(四)组织菜贩:区政府因石榴庄、肖村、右安门、左安门一带菜贩很多,特派干部前去组织菜贩小组,帮助解决摊贩证进城卖菜。现在菜贩们挣的钱除维持生活还有富裕。
(五)成立煤球合作社:区合作社在南苑成立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煤球合作社,共有十余村群众加入六百一十五股(每股合五○斤煤价),有四十四个煤球工人和一个负责人经营。每天能出产煤球一万多斤,低于市价卖给社员烧。现已出售煤球四十余万斤。西红门群众也集股成立了两个煤球合作社。门外煤球合作社共一百六十七股,每股一斗玉米。现已有两个工人,每天出煤四千余斤。门里煤球合作社除吸收入股外,并组织拉煤脚钱入股,解决了资金少周转不灵的困难。
(六)扫草籽打油:南宫全村六十四户,今年遭水灾最厉害,一千七百多亩地即毁了一千六百多亩,所以全村副业生产抓的很紧。除已组织了两口熬硝锅外(现仍继续组织),全村男女九十多人都到地里扫草籽(这里年年扫)。开始每天每人能扫二斗(每斗碾仁六斤),现在全村已扫了四十多石。农民马玉彬,四十余岁,和他一个十四岁的小孩,两人已扫了三石多。吴保成的母亲六十多岁,每天也能扫一斗。草籽油和花生油一样价钱,可以点灯也可以吃,该村农民已部分解决生活问题。
此外,该区今冬副业生产尚有粉房、轧花、织布、盖韭(即冬天的鲜韭)、割芦苇等,大部都已组织起来或正在组织。今年全区种麦八万亩,超过解放前的四倍。象目前这样继续下去,渡过明年春荒当不成问题。
三、领导副业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一)领导机构——区生产委员会的组织不健全,缺乏计划性。没有统一领导和明确的分工及管理。如村里的熬硝小组、生产小组有了什么事情就直接找区政府,表现了领导关系不密切和混乱现象,以致影响区一级的工作。现区政府已决定本月二十八日召开全区各村干部会议,专门研究副业生产,健全区村领导机构,成立以村为单位的统一生产机构,明确分工。
(二)注意提高生产品质量。如硝的质量就不一样,有的村质量好,有的村质量就较差。纳鞋底是全区普遍的副业,但鞋底供不应求,第一次两个村领来二百双,当时妇女小组尚未组织,没人检查督促,手工费又低,因而影响了鞋底的质量。今后需要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并适当解决手工费,保证做到质量普遍提高。
(三)贷款扶助、加强代销和联系。本区粉房过去有基础,但资金周转不开;运输业因农村多系铁轮大车,如往城内拉脚则必须换胶轮车,由于改胶轮需要一部资本,农民感到困难。对这一问题除领导上积极号召群众大量集资入股外,仍需一部贷款扶助。现区政府正在设法解决中。同时纳鞋底,织布等手工副业,均须由合作社注意加强联系及组织代销。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