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浇成的花朵 记官井巷民办中学精心教育学生贺元业的经过
第4版()专栏:
心血浇成的花朵
记官井巷民办中学精心教育学生贺元业的经过
把他吸引到学校里来
开学好几天了,重庆市官井巷民办中学初中一年级的新生贺元业还没来。班主任李世宣到他家访问,一个老太婆冷冷地回答:“这里没有这个人。”李世宣向邻居打听,都说:“没有错,老太婆叫张淑英,贺元业就是她的儿子嘛!”
“真奇怪,明明是她的儿子,为什么绝口不认呢?”李世宣觉得十分奇怪。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明贵知道了这事,立即同班主任一道去访问街道户籍民警、附近的居民以及贺元业小学的老师和同学,才摸清了根底。原来,贺元业是个独生子,父亲早亡,母亲非常溺爱他,孩子从小就很任性,不爱学习,不爱劳动,天天在外游逛,把他母亲都气病了。
“要教好这个孩子,首先要把他吸引到学校里来。”支部书记、校长、教导主任和老师们专门开了一次会,研究这个问题。
要找到这个野马般的孩子,真不容易啊。他玩耍的地方不定,谁也摸不准他什么时候回家。李明贵和李世宣一连找了好几天,都没有看到他的影子。好不容易在一个夜晚,他们在一群顽皮儿童里找到了贺元业。看见他身上穿得单薄,李明贵连忙把棉衣脱下来,李世宣也把围巾解下来,披在孩子身上,伴着他回到学校。可是,还没有来得及照料他睡觉,也没有来得及和他谈心,一转身只见桌上放着棉衣和围巾,贺元业又悄悄溜走了。这时,班主任李世宣叹了一口气:“哎呀,算了吧!为一个娃儿花这么多时间,值不得!”李明贵笑了笑,说:“教育一个孩子,不像刀切豆腐那样容易。”
自此以后,贺元业几乎每天都从家里的门板上或好朋友的手中看到老师写的字条:“贺元业小弟弟,到学校里来吧!老师和同学都在等待你,欢迎你。”这些热情的呼唤,慢慢使贺元业向往学校,可是当他一想到读书呀、纪律呀,就又不愿意进学校了。
一个星期天,贺元业又收到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这封信不比往常的信,原来学校里举办乒乓球比赛大会,专门邀请他参加比赛。贺元业是个“乒乓”迷,一听说打乒乓球,就兴高采烈地往学校跑。在这次比赛中,他赢得第一名,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称赞,还得了娃娃书、书签等许多奖品。接着,班主任又约他和同学们一起到文化宫去耍,在那里下棋、打球、溜冰、听老师讲故事……。丰富多采的学校生活越来越吸引了贺元业。他默默地想:“这比起在河边耍死蛇、打沙仗有意思多啦!”
不几天,贺元业背着书包来上学了。一进教室,他就看见课桌上摆着崭新的书、整齐的作业本,还有亮晶晶的三角板……。翻开作业本,每一本的第一页上都有老师的题辞,充满了对他殷切的希望和鼓励。
贺元业开始走进集体,过着学校生活。关心他的校外生活
在学校里,贺元业仍然是安不下心去,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上课时也不守规矩,故意吹口哨或高声谈笑,同学们稍微说他一句,他就横眉竖目地骂起来,甚至动手打人;有时老师说到他的缺点,他又会伤心痛哭。有一天,李明贵关心地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委屈,为啥不好好读书?”贺元业忽然哭起来了,断断续续地说:“我是一个没人管的孩子。大家都说我坏,妈妈也不理我,经常骂我……”孩子的话,引起李明贵长久的深思。
党支部再次召开团队干部和优秀班主任会议,讨论如何教育好贺元业。大家分析了他的生活环境:过去同学讨厌他,街坊四邻歧视他,母亲也伤透了心,要撵[niǎn]他走。多方面的责难,伤害了孩子的感情和自尊心。大家认为:要使贺元业彻底变好,除了学校加强教育外,还需要社会力量和家庭的配合。
班主任李世宣又去访问贺元业的母亲了。老太婆的态度还是那样冷淡。为了不耽误工作,李世宣每天晚上带上油灯、作业本,坐在老太婆床边,一边批改作业,一边等她谈话。这样等待了二十一个夜晚,老太婆感动了,连连叹息着说:“老师,你天天来,是为了啥呀?我那儿子没有出息,辜负你一片好心。”李世宣急忙告诉她:“你的儿子天天来上学,听话多了,他还说对不起妈妈哩!……”话没说完,老太婆就哭起来,听说儿子有了转变,她悲喜交集,流着泪和老师倾谈了许久许久。
此后,李世宣成为老太婆最欢迎的客人。李世宣不断把贺元业进步的消息告诉她,使她恢复了对儿子旧时的爱护。贺元业呢,在老师的教育下,也学会体贴母亲。有一天,他放学回家,一进屋,就亲热地喊:“妈妈,你好了些吗?该吃药啰!我来给你倒开水。”母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她蓦[mò]地从床上坐起,抱住孩子哭起来:“哎呀!我的儿呀!是哪个把你教乖了的?只要你听话,妈的病就好啦!”这时,班主任李世宣正在门外,他看到此情此景,兴奋异常,忙去请来邻居,当众表扬了贺元业的进步,也改变了邻居对贺元业的看法。
支部书记李明贵、优秀班主任左世翘,又几次访问贺元业的母亲和姐姐,帮助她们正确对待子弟。贺元业重新得到了家庭温暖,精神振作多了。循循善诱 全面培养
老师们都主动接近贺元业,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这个需要温暖、需要鼓励的孩子。孩子在学校住宿了。校长、班主任每天和他一桌吃饭,关心他的起居饮食,了解他在学习上的困难;有的老师热情地找他谈心、给他补课。他们既了解他的缺点,也发现他有许多优点,如聪明、活泼、热情、勇敢、活动能力强。针对这些特点,团队组织研究文娱活动时,就特别邀请他参加。周末晚会上,同学们选他担任负责人,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哪怕他有一点微小的进步,老师也要及时表扬他,使他认识到:不怕有缺点,只要肯改正,就是一个好孩子。
几个月以后,贺元业进步很快。他自觉地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爱护集体的荣誉,学习也比以前好了。
可是,班主任注意到他还有个缺点没有改,就是不爱劳动。有几回,大家在河边搬砖,他推说有病不参加。老师就让他坐在现场记数字,让他看看同学们的榜样。这里,到处是欢笑,到处是歌声,你帮我,我帮你,都争着挑重担子……。有一天,他正看得出神,忽然面前出现一个十分秀气的小姑娘,笑嘻嘻地挑着几块砖,正和同伴答话:“一点点小病,我才不请假哩!自己动手修校舍是光荣的嘛!”这有意义的话语,长久回旋在贺元业的心里。贺元业十分惭愧。他想:“我没有病嘛!为什么连一个小妹妹也不如呢?”于是他找着老师,要求搬砖。这一天,贺元业干得很起劲,以后就渐渐热爱劳动了。在工厂实习时,贺元业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工人叔叔忘我的劳动、高尚的品质,也使他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为了掌握车床的结构、车刀的形状、角度,他认真地学习着三角、几何、代数,越学越有兴趣。现在,他不仅学会了车工的基本技术,能独立操作,而且各科成绩都稳定在九十分以上。
×××
贺元业的故事发生在1959年秋天。两年多来,官井巷民办中学的老师们,不倦地哺育着这个孩子。事过两年多,现在,这个孩子究竟变得怎样呢?
最近,我们访问了官井巷民办中学,看到了贺元业——这个从曲折的道路上走过来的年轻人。现在他是学校团支部书记,又是重庆市市中区的优秀团干部和五好团员。坐在我们面前的贺元业,有着圆圆的脸,智慧的眼睛,他举止端庄,谈吐诚恳,一说起学习和工作,脸上就闪烁着青春的光彩,对学好本领、建设祖国,他充满了无比的信心。
贺元业的转变,是教学工作上的一曲凯歌。在他的每一点进步中,都渗透着老师们的多少心血和艰辛的劳动啊!
(侯文川 王婉容 孙霞珍)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