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阔什克拜——一个乌梁海蒙古族人的生活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2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阔什克拜——一个乌梁海蒙古族人的生活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阔什克拜 ——一个乌梁海蒙古族人的生活 郭雨桥   阿尔泰乌梁海过去很有名,《辞'...

阔什克拜——一个乌梁海蒙古族人的生活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阔什克拜
——一个乌梁海蒙古族人的生活
郭雨桥
  阿尔泰乌梁海过去很有名,《辞海》中还有一条解释。如今却光剩了一个乡,叫汗德尕特。汗德尕特的乌梁海蒙古族人也不多,当地通用语是哈萨克语,因为哈萨克族人多。有的蒙古族人也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哈语。比如我采访的阔什克拜,就是地道的乌梁海蒙古族人。他五十多岁,身材魁梧、结实,一见面就给人一种憨厚、和善和喜乐的印象。虽然不穿蒙古袍,但那背影和走姿,却再“蒙古”不过了。他家就住在乡政府所在地的村里,朝东开个过道,进去一溜正房四五间。门前葡萄成荫,房西瓜菜满园,已经农民化了。进家却全是蒙古族人的礼节,敬酒要屈膝,献茶要祭天。饼子、黄油、奶疙瘩应有尽有。奶茶中给你泡一两片奶皮子,上面撩上一勺黄油,特别好喝。奶疙瘩不软不硬,酸甜适中,也似比别家有味。自酿的牛奶酒,味道也很正宗。凭我多年走草地的经验,凡是奶食做得“技术”干净的,小日子往往都过得不错。一问果然是小康人家,去年人均收入七千多元,比全乡平均水平高出好几千元。听说我要摄像,老两口都很高兴,把蒙古袍也穿上了。我把几个屋子从外到里一一拍摄过,又把葡萄棚、菜园子和空空的棚圈都拍摄了。陪我来的哈萨克族干部那斯尔说:“山上还有好看的呢!”
  山在村后不远,却是大山。越走越高,地势也越开阔,空气吸到肺里特爽,秋阳不冷不热。天生的大山也是天生的画,雄奇中透着温润。山下片片树林,被青一色的裸山衬得更加鲜翠。陪我来的蒙古族干部乌力吉说,这些林木都是阔什克拜栽的,这是他家的大树园子。我赶忙摘下可以当望远镜使的小摄像机,从取景器的小窗口望出去,果然看到半圈石墙,随山势起伏蜿蜒、时隐时现,这是东面的情景。西面被树林挡住,望而不见。北面则紧靠大山,大山既是石墙,又是天然屏障。园里非树即草,只有一小块躺着的涩地和立着的油葵,已经收割的小麦摊晒成一块金毯。阔什克拜刚才说他有十五亩水浇地,想来就是这里了。可是水在何处呢?正寻思,再看鞋头已经打湿。一股清流像蛇一样,从草里窜出来,顺着地形随意漫流,出没于秋草之中,极像一个探头探脑的有生命的活物。循水溯源,便钻进林子。草深没膝,树高落帽。以杨为主,大的已碗口粗细。每年已经能给主人带来五千元的收入。阔什克拜说,十五年前这里全是荒坡,我想改变房后的风水,就种上了树,没想到得上了它的恩惠。
  我们将要离去时,老两口又把我们拉回去,吃了一顿葡萄。出来时天已经擦黑,一道逶迤的石墙兀现在面前。夕阳透过墙上的千孔百洞,把柔光洒落在我们身上,别有一番艺术的韵味。这自然是树园的西墙了。
  越过西墙,心想走出阔什克拜的势力范围了,不料又一道清泉从侧面流来,那泉水比树园看到的大二三倍。从石坡上流过的时候,匆匆忙忙,欢欢腾腾,好像有谁在不断抖动一团揉碎的玻璃纸。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着实体会到了一半。顺水流望上去,原来是一道人工水渠。水从山上引来,渠绕石墙而流。为了取平,有的地方打了一二米高的石堰,全用水泥灌注,俨然一道“红旗渠”的袖珍版。乌力吉介绍,这渠都是阔什克拜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我们刚才在园子里看到的水流,就是它浇树以后溢出的一股小水。
  阔什克拜有五匹马、二十多头牛、三十多只羊,都在夏牧场上他妻兄家放着。刚才招待我们的奶食品,便是在那里制作的。
  阔什克拜的农牧林三结合的生产方式,不仅使他自己奔上了小康,而且也成了乌梁海蒙古族人的一个典型。他的放牧方式,在汗德尕特也有普遍意义:牧民在村落是聚居的,附近山坡、村前村后种树和庄稼。夏牧场都在北山。冬牧场在南边,有两天马程的距离。每年的九月二十几日,各人赶着牛羊,从北山下来,在村周围收割过庄稼的茬子地里抓膘,到十月下旬大雪袭来时,转移到冬牧场。冬牧场自古雪小,一秋一夏积蓄的牧草,足以使牲畜过冬。到来年五月冰雪消融,牧人和牲畜又跟着春天的脚步反攻回来,占领了阿尔泰山。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