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忆我的哥哥梁世奎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2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忆我的哥哥梁世奎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古井贡杯抗击非典英雄之歌 忆我的哥哥梁世奎 董耀平   我的哥哥梁世奎,是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忆我的哥哥梁世奎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古井贡杯抗击非典英雄之歌

忆我的哥哥梁世奎
董耀平
  我的哥哥梁世奎,是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197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省人民医院,先后在内科、呼吸科和急诊科工作。4月24日早8时10分,一生以医院为家的哥哥,带着对医院和同事的眷恋,带着对亲人的依依深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噩耗传出后,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哭了,那些被他救治过的非典患者更是失声痛哭……
  抗击非典,我就是一道堤坝
  今年3月初,山西省首例非典病人住进了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知道这种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哥哥作为急诊科副主任,具体事情本可由值班大夫去做,但考虑到大家对这种病例缺乏治疗经验,于是他毅然选择了第一线。为得到详细的病史资料,哥哥三番五次来到患者病床前询问病情,就在该患者入院的第三天,呼吸困难的症状越来越重,病人随时都可能死亡,必须做气管切开手术。但是在气管切开之后,由于病人气道完全处在开放状态,肺部的病毒会大量直接地排放出来,传染性极强。医院就是战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哥哥和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没有退缩,坚持把生存的希望留给患者,把危险留给自己,果断地给病人做了手术。
  就在与非典病魔抗争的那些日子里,哥哥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非常了解这种病的危险性,但他始终把生死置之度外,考虑更多的是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急诊科作为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此时已收治了多名非典患者,哥哥总是冲在最前面,亲自制定医疗措施,在一个个非典患者的治疗方案上,总是毫不犹豫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哥哥的家距医院只有一墙之隔,随着治疗工作的扩展和深入,哥哥先后救治了二十多名患者,甚至经常吃住在医院,一连几天顾不上回家。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他没有被压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没有后退一步,用哥哥自己的话说:“抗击非典,我就是一道堤坝。”
  4月7日,哥哥感到身体不适。此时,他宁愿相信伴随自己多年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又犯了,也不愿相信自己真的感染上了非典。但考虑到科里其他医护人员的安全,多年来很少请假的他,把自己关在家中休息了三天。但是三天过去了,症状没有缓解,而且开始发热,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被感染了。随即给医院打电话,经过确诊,证实被传染上了非典,立即安排他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哥哥牵挂更多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医院的同事和患者。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他总是再三叮嘱他们多穿一套隔离服,多戴几层口罩,并多次给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打电话,要他们保护好自己。不久,哥哥的病情恶化了,省、市领导和医院的同事通过可视电话来慰问,哥哥却总是说:“谢谢领导和同事们,我今天比昨天好,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非典,并转告其他医护人员,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4月24日凌晨,哥哥把护士叫来,说自己情况可能不好,医院的专家赶到现场,并实施了抢救方案。在接到哥哥病危的通知后,我们也赶到可视电话机旁看望哥哥。此时他已呼吸微弱,在这生命垂危的时刻,哥哥断断续续告诉我们:“要……照顾好……父母;我……死后……骨灰……撒在……华山;我的……存款……捐赠……一部分……献给孤儿……院。”
  无愧烈士的后代
  哥哥的亲生父亲,牺牲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作为烈士的后代,哥哥一生对自己要求严格。搞医的人都知道,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事务繁杂而且危险。同时,急诊科又是涉及多学科的科室,呆久了会耽误自己的专业。一般情况下,医生在这里干上一二年大都会调离,而哥哥在这里一干就是十三年。
  哥哥爱岗敬业,以院为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哥哥是极少请假的,即使是节假日,哥哥也很少休息,他太热爱自己的岗位了!平时我们到医院找他,总是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有时抽空回来看望父母,也总是脚步匆匆,人在家里,还操心医院的事务,手机、电话响个不停。每逢节假日,我们多么希望能和哥哥在一起啊,可他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自己顶替值班,让更多的同事回家享受合家团圆的幸福。
  哥哥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多年,可他从未向领导和同事提起过,这次又坚持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危险面前冲在前,脏活累活干在先,从不以主任自居。在他关爱的医护人员连连被SARS击倒,勤杂人员被辞退的日子里,每天午夜,待急诊科稍微平静后,他就默默地背起消毒瓶,对科里每个角落进行仔细的消毒。清晨,夜色还未褪尽,他又挽起袖子,将浸泡在消毒桶里的隔离服和床单捞起。面对有限的、价格不菲的防护用品,他总催着让其他医护人员穿戴好,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安全,而一生身先士卒,节俭自律的哥哥,却频频暴露在危险的场合。
  哥哥对子女和弟妹要求十分严格,时常教育我们生活上要俭朴,要把心用在工作上,要有理想,有自己的事业。毛毛是哥哥的独生女儿,记得就在毛毛快要结婚的时候,哥哥要求他们必须先爬一次华山,否则不能举行婚礼。哥哥是烈士的后代,在他的心目中,父亲是个英雄,只有高大伟岸的华山才能代表父亲的形象,只有险峻的华山才能培养自己和子女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也是哥哥一生钟爱华山、并多次攀登华山的原因。即便是弟妹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哥哥也多次建议我们去爬一次华山。哥哥用这独特的教育方法,是希望我们都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希望我们事业有成啊。
  亲人的怀念
  听母亲说,哥哥还在襁褓之中,他的亲生父亲就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长大,直到十二岁那年,他才重新有了父爱。或许是哥哥特殊身世的缘故吧,打我们记事起,总能感到父母对他有特殊的关爱。在那困苦的年代,父亲用他微薄的工资,不仅支撑着全家人的生活,还全力供哥哥读大学。平时,哥哥的继父——我们的父亲,对他总是百般呵护,对他的关爱总是超过我们。在我们的记忆中,每逢过年过节,父亲知道哥哥工作忙,把母亲包好的饺子、炸好的油糕,总是提议先给哥哥送去,而且几乎每次都是父亲亲自去送。
  前不久,当父母知道哥哥身染SARS住院后,每天更是茶不思,饭不想,牵挂的心情天天挂在脸上。每当我们去医院通过可视电话看望哥哥,父母的心也就随之而去。我们前脚出门,八十高龄的父母就坐在院子里,眼巴巴地等着我们快点回来,祈盼着能带回哥哥病情好转的消息。他们天天这么等啊、盼啊,等来的却是哥哥与我们的诀别。噩耗传来,全家人悲痛万分,体弱多病的父亲病情加重了,可怜的母亲眼泪都哭干了。
  哥哥你知道吗?你的离去,你的不辞而别,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你孤零零地躺在病房里,我们无法接近你,在你最需要亲人关爱的时候,我们却束手无策。甚至在哥哥生命终结的时候,连再看你一眼、送你一程这人生最起码的亲情都成为我们的奢望。只能远远地望着你的棺木,眼睁睁地看着载有你遗体的灵车缓缓驶去……哥哥,我的心都碎了。
  亲爱的哥哥,你静静地走了。你的一生是平凡的,尽管你只是做了一些你应该做的事,尽到了你应尽的职责,但你崇高的精神是伟大的,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你,给了你诸多荣誉。温家宝总理得知你以身殉职的消息,亲自作了重要批示;民政部追认你为革命烈士;中组部追认你为全国优秀党员;卫生部追认你为人民健康好卫士;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向你学习,并追认你为省特级劳模。
  亲爱的哥哥,你放心地走吧,你的遗愿就是我们的心愿,我们一定会替你实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非典,以告慰你的英灵。
  哥哥,你走好,我们将永远怀念你。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