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部大有作为——西北大学师生谈就业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专栏:更新就业观念 实现人生价值
扎根西部大有作为
——西北大学师生谈就业
本报记者 孟西安
编者按:今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年,毕业生总量有所增加,再加上非典疫情的影响,就业难的问题凸现出来。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把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来抓。我们特开辟“更新就业观念实现人生价值”专栏,从今天起陆续报道全国各地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经验,报道毕业生自愿到艰苦地方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典型。
“西部大开发为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我校今年3600多名毕业生基本都有了‘婆家’。”一见面,西北大学校长孙勇教授就高兴地对记者说,“虽然现在还不到离校时间,但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毕业生已占到总数的92%,其中一半以上留在西部各省区。”
有百年历史的西北大学在成立初期,就以“关系于西北之建设”、“关系于未来之建设”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由于贴近市场,入口宽,这所学校出现了毕业生分配淡季不淡、冷门不冷的可喜现象。不仅计算机、生物、电子、化工等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图书馆、哲学、古汉语等冷门专业也都分配得很好,今年哲学专业的28名毕业生就有26名已与用人单位签了合同,另两名也正在签约。
“因非典封闭的校门刚打开,前来要学生的单位很多。昨天,陕西省卫生检疫局等3个单位就来要生物、化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但已没有了。”走进新修建的西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令狐培选同样为本校学生的“畅销”喜形于色。
在校园里,记者走访了几位毕业生。穿着红色T恤衫的电子系应届毕业生王建存,来自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老区,父母亲希望他回河北工作,但他今年毅然报考了陕西省公务员并被录取。公务员头两年要下基层锻炼,他说:“西部需要人才,也锻炼人才,我愿意在这里干一番事业。”今年已与用人单位长庆油田签约的地质系应届毕业生刘哲说:“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蕴藏量十分丰富,我们在这里大有作为。”系辅导员叶培哲插话说,全系82名应届毕业生,除17人上研究生外,已全部落实了用人单位,长庆、江汉、胜利、大港、中原等油田都前来要人,真是求贤若渴呀!
虽然西部缺人才,有人才用武的广阔天地,但不等于就自然而然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
校长孙勇说,关键要改善人才的创业环境,为人才提供在西部创业、工作的优良环境和必要的政策支持。国家提倡东部人才和大学生到西部工作,这是需要的,但西部人才主要应由西部自己来培养,因为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比较,相对滞后,靠优厚的待遇去吸引东部人才毕竟力不从心,国家要为西部培养人才的“母鸡”多投些“食”。
过去提倡毕业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现在却往往变成“到公司去、到国外去、到最能赚钱的地方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白永秀说,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教育,要提倡奉献精神,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鼓励人才西进的政策措施,如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为西部地区定向培养大学生;奖励在西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人才;实行人才共享机制,鼓励在中央部委和发达地区工作的政府公务人员和大学教师轮流到西部工作等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西部的发展,也有利于他们对西部的了解和自己的锻炼成长。
(本报西安6月19日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