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法尔散记
第15版(国际副刊)专栏:
佐法尔散记
本报记者 黄培昭
进入夏季,阿曼大部分地区仿佛熊熊烈焰上的蒸笼,从早到晚都是热气腾腾的,气温持续在40摄氏度以上,而阿曼南部的佐法尔却常常细雨霏霏,凉爽宜人,是阿拉伯海湾地区难得的消夏好去处。
佐法尔是阿曼最南端的省份,东面临海,西南与也门交界,西部连接着著名的鲁卜哈利沙漠。这里的地貌极为多样,既有岗峦起伏的山地,也有一望无际的平川;既有丰腴的河谷绿洲,也有贫瘠的沙漠戈壁;既有绿黄相间的陆地,也有蔚蓝的珊湖海和银色的沙滩。每年的6至9月,季风如期而至,佐法尔大地沐浴在飘飘洒洒、润物无声的如酥小雨中。仿佛一夜之间,原本光秃秃的山峦平原、河涧谷地便披上了翠绿的新装,处处灌木丛生,椰树摇曳,一片绿遍天涯的田园风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大大小小的瀑布欢快地喧哗着,在恬静的山谷中穿梭飞泄。缭绕在山际间的薄雾时隐时现,如同遮在阿拉伯少女脸上的轻纱,给佐法尔增添了神秘的韵致。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让人洗去一身的烦浊,沉醉于山水交辉的宁静与晶莹中。
除了季风,佐法尔夏凉的原因还在于它是阿曼境内最高的地方,横亘边陲的最高山脉达1600米,把来自沙特和也门的酷暑炎热拒之门外。佐法尔下辖9个州,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约占阿曼国土的1/3,人口却不过20万,可谓地广人稀。佐法尔的省会萨拉拉城坐落在阿拉伯海岸的一带狭长平原上,是一座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和海湾居民趋之若鹜的避暑胜地。市内整洁有序,纤尘不染,郊外牧场片片,牛羊成群。热带的香蕉园和椰子园,洁净的沙滩和绿油油的山丘,这一切美景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吸引游客的还有众多的宗教和历史古迹,如《古兰经》中提到的艾赫嘎夫和艾尤布等先知的墓地、萨利赫先知的骆驼留下的14个脚印以及罕姆兰堡等。此外,萨拉拉博物馆还收藏了该地区出土的大量雕刻和铭文,佐证了这里文化底蕴的深厚。
自1997年以来,每当温润的季风送来喜雨,阿曼便在萨拉拉等地举办名为“季风雨节”的活动,推出形式多样、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活动,如阿曼手工艺表演、体育比赛、展览会及音乐会等。除阿曼本国居民外,许多海湾国家的游客也纷至沓来。
佐法尔土地肥腴,物产丰赡,这里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等都很发达,盛产香蕉、椰子、木瓜、甘蔗及鲍鱼、沙丁鱼和龙虾等,素有“阿曼食品库”的美称。佐法尔的乳香和沉香更是遐迩闻名。许多世纪以来,地处古驼商道上的佐法尔,不但是连结阿曼与东非的纽带,也是阿曼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门户,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有着“白色金子”美誉的乳香可以从它的产地跨越大漠或漂洋过海,运往非洲、地中海和印度洋沿岸诸国,乃至世界的许多角落。兴盛的乳香贸易换回的是滚滚的黄金,它使佐法尔自古就市廛兴隆、商业发达。
有些学者考证,公元150年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提到的“乌拔城”就在佐法尔地区。传说乌拔城是一个美丽富饶的阿拉伯城市,是当时世界的主要商都和乳香交易中心之一,它的房屋用粉红色的石块和黄金的柱子筑就,城里的居民同希腊人、埃及人和罗马人进行贸易,卖给他们成千上万的马匹、中国的瓷器、印度的布料和香料,当然还有阿曼的乳香。但是,由于不可知的原因,在乌拔城极盛时期,这个传奇的城市突然销声匿迹,从此湮没于茫茫沙海之中,成了困扰历史学家的一个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佐法尔与中国的不解之缘。距萨拉拉城东北100多公里处,有一个叫米尔巴特的渔村,公元4世纪至15世纪时是佐法尔王国的首都。我国明朝时,曾七下西洋的大航海家郑和就三次到过米尔巴特。据陪同郑和的阿拉伯语翻译马欢和费信所著《瀛涯胜览》和《星槎胜览》两书的记述,当来自中国的30多艘大小船只停泊在米尔巴特水域,当地居民齐聚码头,敲着传统的阿拉伯大鼓表示欢迎。郑和曾两次向佐法尔的国王递交文书,赠送瓷器、丝绸和茶叶等礼品。而当地国王也让人拿出乳香、苏合油、芦荟和没药等,赠予郑和一行,临别还派使者随船远航中国,向宣德皇帝进送名贵药材和香料。明朝宣德皇帝亲自接见他们,并回赠了大量礼品。这是中国和阿曼最早的官方直接交往,由此可见两国关系的源远流长。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