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瓦杰帕伊
第15版(国际副刊)专栏:人物春秋
诗人瓦杰帕伊
本报记者 陈继辉
提起瓦杰帕伊,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位虽年逾古稀但仍活跃在世界政坛上的印度总理,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总理还是一位情感丰富、遣词娴熟的印地语诗人。
瓦杰帕伊1926年12月25日出生于印度中央邦瓜廖尔的一个教师家庭,并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对文学的热爱和感悟。在当地的维多利亚学院,他完成了高等教育课程并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此后,瓦杰帕伊陆续从事过新闻记者、编辑等职业,负责多个印地语月刊、周刊和日报的主编工作,也出版了多本个人诗集,其中,《狱中诗集》和《我的51首诗》最为著名。作者坎坷复杂的从政经历,以及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这些作品中都有着深刻的反映。
瓦杰帕伊的诗作多数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决不仅限于此,而是更多地宣扬面对苦难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一思想在《与死神的交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被瓦杰帕伊称为“生命的记载”的诗篇,是作者1988年在纽约一家医院里写成的。当时备受病痛折磨的瓦杰帕伊一夜无眠,在微弱的星光中感受着死神与自己的交锋,但他却宣称从没打算与死神相会,“当我知道我必将返航时/我为什么要害怕离别?”作者坚定地相信:“风暴不会摧毁我的意志,只会最终给我增添航行的力量。”
企盼和平、反对战争是瓦杰帕伊在作品中经常表达的另一个主题。他对于印巴之间爆发的持续不断的冲突深感忧虑,并在诗中写道:“印巴彼此为邻,我们要住在一起/关爱还是战斗,我们所得即是所予/我们要拯救孩童的命运/我们不允许战争!”而在1995年,时任印度人民院反对党领袖的瓦杰帕伊在他出版的《我的51首诗》诗集中又发表了著名的和平诗篇《广岛之痛》:“深夜某时,突然,睡意远离了我/我的眼睛睁开了,我思索/那些发明核武的科学家,听到广岛和长崎的惨剧/他们怎能每夜安睡?”
吟咏自然美景的诗在瓦杰帕伊的诗集中并不太多,但《马纳里的召唤》仍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篇。马纳里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谷的一个著名风景区,那里的景色一直让诗人留连忘返,并多次提到要用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来洗涤自己的心灵。瓦杰帕伊自称在就任总理之后没再写过一首诗,但美丽的马纳里却去了不止一次。
瓦杰帕伊一直未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享受家庭的快乐。瓦杰帕伊膝下有一个养女,叫纳米塔。女儿于1983年与相识6年的男友哈迈尔结婚。据哈迈尔说,巴吉(瓦杰帕伊的昵称)从本性上是一个热爱家庭的人,他对女儿非常宠爱,总是尽可能地关照纳米塔的学习和生活。即使是在政务最繁忙的时候,他也能够抽出时间来与家庭成员呆在一起。当然,作为诗人,写诗仍然是瓦杰帕伊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即使这些作品并不一定会公开发表。据哈迈尔介绍说,政务越是繁忙、斗争越是激烈的时候,瓦杰帕伊写的诗就越多越频繁。特别是在庆祝自己生日的时候,这位诗人总理也总会写一两篇诗作送给女儿女婿。
瓦杰帕伊的诗作在印度普通百姓间也颇受欢迎,有许多人都能够用印地语背诵其中的名句。目前,瓦杰帕伊的诗作除了编纂成集外,还被印度的知名作曲家谱上曲子,制成唱片销售。最新的消息说,这些“诗曲”将被配上画面,制作成音乐电视集。届时,瓦杰帕伊将会以另一种形象走上电视荧屏。(附图片)
瓦杰帕伊漫像(徐鹏飞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