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李瑞杰:从一个病房到一个中心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20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李瑞杰:从一个病房到一个中心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名医风采 李瑞杰:从一个病房到一个中心 本报记者 王淑军   李瑞杰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副院长、心脏'...

李瑞杰:从一个病房到一个中心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名医风采

李瑞杰:从一个病房到一个中心
本报记者 王淑军
  李瑞杰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他用一年时间,使只有一个普通病房的心内科,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各项业务在国内同级医院领先的心脏中心。
  走起路来似阵风,一般人想跟上他得小跑;接起电话简洁得只有几个关键字;查房翻阅病历的娴熟度,像下一盘胜券在握的棋……初次接触,李瑞杰生活、工作中的高效率,就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瑞杰,青岛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96年师从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致力于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介入性治疗。2000年,作为垂杨柳医院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的第一批学科带头人之一,李瑞杰来到该院,时年37岁。
  在二级医院创建一个心脏中心谈何容易:床位有限,业务属大内科管理,医生不固定,心血管专业专科医师仅3名,医疗设备亟待更新添置……李瑞杰带领一班人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一年后,一个以心脏和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疗为特色,集成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冠心病监护病房、导管室、超声心动图室和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室等科室,综合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中心,已具雏形。
  这期间,他没数过求教了如邵耕、许玉韵、胡大一等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多少次,却记得专家们被他的执着所感动,为他出谋划策,许多专家甚至长期来院查房、会诊和讲学。为了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李瑞杰亲自四处网罗人才,在医院的支持下,如今心脏中心有博士1人,硕士8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4人,平均年龄30多岁,一支年富力强的队伍初步形成。同时,科室的管理日益规范,中心很快出台了三级查房制度、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设立心血管专科门诊等规章。
  李瑞杰还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管理模式,开展系列的医疗、科研和健康服务活动,重点开展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心血管介入性技术;开展冠心病、血管病、心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外科治疗;设立心血管疾病疑难病例专家会诊日;为冠心病患者的防治提供生命网服务活动,常年设立24小时心血管疾病健康咨询电话;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衰专病门诊”……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李瑞杰经常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总是以无穷的精力在奔波。有一个周末,他甚至被5次从家中找到中心救治患者。他对病人周到、耐心的服务有口皆碑。许多门诊病人即使在大医院看过,听病友介绍又来找他看病,为的是再看个明白。经他治疗的病人,有些想报答他,送红包、礼物、请吃饭,他都婉言谢绝。而对那些从外地来就医经济上拮据的病人,他则有时主动掏腰包给予帮助。
  李瑞杰工作很忙,却不忘对专业知识的探求。至今,他已为心脏病患者成功实施介入性治疗手术1000余例,撰写论文和译文50余篇,著书7部,获2000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被《中国医药导刊》、《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中国医刊》等多家杂志聘为编委和特邀编委。
  “从本质上讲,我还是喜欢做一名医生”。李瑞杰说,尤其当经他救治后“一个个即将衰竭的心脏恢复了正常的跳动,一个个垂危的生命又获得了新生,那才是我最高兴的事。”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