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迈出大步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提升传统制造业水平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专栏: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迈出大步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提升传统制造业水平
本报北京6月18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增长18%,这说明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大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逐渐凸显,企业领导对制造业信息化的信心普遍增强。
今天,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李健宣布了刚刚评测完成的2001—2002年度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将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公布于众。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由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数和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指数两部分加权综合而成,共设立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以2001年制造业信息化指数为基值。有关部门和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指标体系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历史进程,是衡量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子。
该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有较大进展,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由2001年的100点上升到2002年的118.21点,增长幅度达18.21%。其中,企业信息化投入由2001年平均每家企业177.9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219.4万元,增长23.28%。制造业企业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由11.56台提高到14.38台,增长24.34%。计算机联网率由52.74%提高到57.05%,网上销售率由4.52%增加到5.53%,网上采购率由3.65%增加到4.58%。
评测表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对拉动我国软硬件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促进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较低水平还处在由个别流程信息化改造向系统整合应用发展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亦不平衡。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