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三峡铸军魂——记武警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副参谋长荣耀久
第2版(国内要闻)专栏:三峡建设者风采(2)
矢志三峡铸军魂
——记武警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副参谋长荣耀久
本报记者 彭俊
和工地上许许多多的战友一样,荣耀久把自己整整10年的光阴洒在了三峡。
荣耀久,上校,武警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副参谋长,获“三峡工程优秀建设者”称号。人们了解他、熟悉他,更多的是通过他敢打硬仗的种种故事。这些故事,使他获得了另一个称呼:“荣铁人”。
开路先锋
1993年12月,正在外地出差的荣耀久接到紧急命令赶赴三峡。
部队让他担任进峡先遣部队大队长,为随后的施工设备和人员进场打前站。军令如山,荣耀久来不及回营地收拾行李,也来不及与远在广西的妻儿道别,直奔三峡。
船闸一期工程以土石方开挖为主,要求在20个月内完成土石开挖近2000万立方米,在崇山峻岭中劈出一条人工运河。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不用说,这是三峡船闸的第一个硬仗。作为指挥官,荣耀久每天天不亮就带着图纸上了工地。查地形、定方案,一天要来回徒步翻越18个山头。晚上,他又要查资料、绘图纸,筹划第二天的工作。那些日子里,没有人见荣大队长的房间在晚上12点以前熄过灯。
苍天不负。短短一个月时间,荣耀久带兵干成了三件大事:完成一期开挖施工方案、渡江接运29台自动装卸车、安装调试价值上亿元的开挖设备。开路先锋初战告捷,为全面开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攻坚主力
1994年4月17日,武警水电部队率先打响了三峡主体工程建设的第一炮,三峡船闸开挖拉开了序幕。时任开挖大队大队长的荣耀久,第一个卷起铺盖住进了工地值班室。
在施工现场,荣耀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终日与战士们摸爬滚打在一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细心的战友曾经做过统计,在整个三峡船闸开挖期间,荣耀久足足吃了1000多袋方便面,穿烂了20多双胶鞋,6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7年夏,船闸一期开挖进入槽挖攻坚阶段。坚硬的花岗岩和似火的骄阳,考验着官兵们的意志。高强度的开挖,使坚硬的挖掘机斗齿不到两天就被磨光,坚韧的汽车轮胎几天下来就得更换,施工进度举步维艰。
开弓没有回头箭。荣耀久发誓:不啃下这块硬骨头,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这船闸里面。此后,荣耀久更像是上了发条的闹钟,奔波在钻爆、挖掘、运输等施工面,一天至少行走20多公里。
在他的率领和指挥下,战士们创造了月开挖152万立方米的水电施工最高纪录,提前8天完成了船闸一期地面开挖任务。荣耀久和他领导的开挖大队,成了开赴三峡的2000多名武警官兵中的攻坚主力。
科技尖兵
苦干不等于蛮干。修建世界规模最大的船闸,需要艰苦奋斗,更离不开现代科技。
三峡船闸二期工程,要求在18座花岗岩山体中开挖出两条相隔60米的平行深槽,每条宽37.5米,最深处达176米,而误差不能超过20厘米。因施工精度要求高、工序复杂,国家将其列为“八五”技术攻关重点。
在施工方案的选择上,很多人认为,考虑到工期和施工量,应该选择大钻机和多臂钻进行钻孔。可荣耀久却认为,这种方法虽然可以缩短工期,但钻孔间距太大,爆破面成型平整度不理想,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他大胆提出了“改进手风钻风压,小段微差爆破”的优化方案。
荣耀久会同周光奉、王青屏等部队“爆破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先后进行了55组实验,分析了上万组爆破数据,最终确定采用控制爆破和预留保护层的爆破方式。这一“土洋结合”的开挖方案最终获得了专家、业主及监理的认可。在施工实践中,炸药像切豆腐一样在坚硬的岩石上切出了4面长1617米、高68.5米的垂直岩体,岩体爆破半孔率达到92%以上,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中,荣耀久与战友们共同攻研的《三峡永久船闸直立深槽开挖爆破技术》和《三峡永久船闸68米直立边坡开挖锚固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填补了世界上此类施工的理论和实践空白,获得了2002年中国爆破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这一新科技的运用,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工效,节约成本近千万元。
在永久船闸施工中,水电官兵攻克了许多工程技术难题,仅世界级的就有十几项。荣耀久,是其中名副其实的科技尖兵。(附图片)
荣耀久(中)在工地与战友研究施工技术。(白善舵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