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广场文化最迷人
第10版(文化新闻)专栏:
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城市正在恢复着以往的平静,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充满了那些熟悉的热闹和韵律。在南京,人们聚集在广场运动健身;而在太原,一群老人的“诗社”则办得红红火火……
南京:广场文化最迷人
本报记者 顾兆农
初夏之夜,晚风习习。
6月14日晚,记者在南京市建邺区的和平广场看到,这里到处都是人——唱的、跳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或三五成群,或数十人结队,跳健美操,打太极拳,唱越剧,打羽毛球,好不热闹!最成规模的要数跳交谊舞的那一群中老年人了,足有几十对。溜旱冰、玩滑板的小孩,流星似地见缝插针,游刃有余地穿梭其间,留下一阵阵相互追逐的哄闹声。这景象,构成了一幅味道十足、其乐融融的中国城市市民文化的民俗图。
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号召,从内容到形式,完全都是自发的,天天如此。南京一家丝织厂的退休工人陶大泉今年65岁了,他专门准备了一块特别的蓄电池作收录机的电源,每天晚上他都拎着自家的收录机到广场上来,义务为舞伴们播放伴舞的音乐,当然,他自己每天也都要跳上近一个小时交谊舞。他特别强调,冬天下小雪的时候,都没间断过。长期的舞蹈健身,使陶师傅的糖尿病症状减轻了,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他说,关键是到这里精神感到愉快,大家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精神放松,对心灵也是一种净化,物欲淡了,感受到健身生活的乐趣。
问及在非典肆虐期间,广场上是否也有这么多人时,62岁的舞迷、退休工人梁华荣告诉记者,和现在差不多。他说,到露天广场上来娱乐健身,本身就是最好的预防非典的行动。听到这话,站在一旁的退休工人杨新风大声说:南京人没有染上非典,这跟注意健身有关系!
在广场上呆了个把小时,还真听到不少故事。
62岁的梁华荣早几年就迷上了交谊舞,不惜花钱请老师,自费参加全国的各类交谊舞比赛,竟得过不少奖励。说着,梁师傅给记者摆了几个很专业的舞姿,挺像那么回事。
71岁的向国庆老人,是南京邮电学院的退休干部。本不住在这里,他是到这附近的女儿家“客串”了一个多月。爱好健身的老人,就近来到这广场上义务教起了太极拳。本来说好这个周末回去的,可是,割舍不下的是,他在这里教授的48式太极拳还有点尾巴,于是,他特意和老伴商量,推迟几天再回去,为的是把这48式太极拳教完。
75岁的楼玉红,看上去较老,一问,曾因癌症做过手术。但是,老人天天晚上到广场上跳舞,不仅身体好了,心也变得年轻了。说着,楼大妈与3位舞伴手拉手地又跳了起来。
听说记者来了,一位学健身舞的学员热情地把教健身舞的老师张秀兰介绍给记者:这位57岁的退休工人,退休前已下岗多年。但是,她却坚持义务教健身舞20多年。
在广场上,与这些素不相识的晚练取乐的中老年人交谈,有一个鲜明的感受,就是个个开朗,人人爱说。一个最大的遗憾是,这里显得比较拥挤。这个现象似乎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市民对广场文化的热情很高,广场的建设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市民广场是城市最贴近广大市民的文化、娱乐和健身的场所,是城市最有生气、最有活力的地方,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就城市的文化场所而言,可能没有哪一种类型场馆的利用率会有这么高,社会效益能有这么好。在居民聚集度高的地方,多建一些实用的市民文化广场,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