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跆拳道上一“小丫”
第8版(体育)专栏:运动·人生
王朔:跆拳道上一“小丫”
孙现富 肖航
4年前,16岁的解放军选手王朔为中国跆拳道队捧回第一枚世界大赛金牌,改写了中国跆拳道世界冠军榜上的空白历史。然而,荣誉背后的泪水和汗水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王朔爱上跆拳道纯属偶然。8年前,跆拳道队到河南焦作篮球队挑选队员,教练转悠半天也没发现一个好苗子。正当他面带失望准备离开时,一个坐在场地边捡球的“板凳队员”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孩子身材高挑,反应敏捷,动作协调。凭直觉,教练感觉这是棵好苗子,当场拍板选定了她。她就是王朔,那年她11岁。
按照国外惯例,跆拳道运动员从7岁开始练习基本功,5年后进行技术训练,10年之后才开始出成绩。但是我国的跆拳道运动起步较晚,如此训练,至少需要20年才能赶上世界跆拳道水平。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和优势向世界水平冲击,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超常规训练。为此,他们独创了一种将体能、基本功、技术战术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方法,对队员实施“速成训练”。需要10年完成的基础训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这就意味着队员们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王朔面对的正是这种考验。
刚刚入队时,每周3次的10000米预备训练,每天1000次的下劈腿共同科目,常常练得王朔没了站的力气,每次训练结束都是队友把她扶回房间。由于她后踢不准,腿力较差,教练规定她每天在完成共同科目训练的同时,还要后踢1000次,而且每次都要踢中200多公斤重的沙袋。有几次王朔真的不想再练了,趴在地上失声痛哭。然而哭完之后,王朔又重新站起来,因为她知道,要想当一名优秀的跆拳道运动员,就必须有钢铁般的精神。
有付出就有收获。在王朔从事跆拳道运动的第二年,她就摘取了全国跆拳道冠军赛55公斤级的银牌。抱着沉甸甸的奖杯,王朔开心地笑了,她说:“我现在真的喜欢上了跆拳道。”
1999年6月,加拿大埃德蒙顿,第十四届世界跆拳道锦标赛正在这里进行,王朔代表国家队出征。年仅16岁的王朔一上台就过五关斩六将,连续打败6位外国选手,为我国夺得了第一块跆拳道世界金牌。消息传开,世界跆拳道运动界为之震惊,国内专业人士更是惊呼,王朔的这块金牌不仅实现了我国在国际跆拳道赛场上“零”的突破,而且使中国的跆拳道运动从起步到巅峰缩短了15年时间。
在许多人眼里,世界冠军是个十分耀眼的光环,运动员也是个特别风光的职业,可以出国,可以拿金牌,还可以拿奖金。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背后,运动员要付出多少艰辛,要流多少汗水。特别是军队运动员,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纪律,获奖没有奖金,出国不能闲逛,他们更多的是军人特有的使命和责任。
王朔说,自己也因为高强度的训练经常哭鼻子。在备战九运会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实战对抗能力,教练专门安排几名男队员给她作陪练,每次下来她浑身被踢得青一块紫一块,简直成了“梅花鹿”,有时实在受不了就跑到洗手间抹眼泪。然而哭过累过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她说,自己是军人,军人的精神就是战无不胜,勇往直前;自己是运动员,运动员的目标就是夺冠军,扬国威扬军威。
几多汗水,几多艰辛,征程路上流过多少泪;几多痛苦,几多欢乐,比赛场上挨过多少累;有苦不言苦,有累不说累,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军旗的神威,让自己的理想和着泪水去飞,去飞……
这就是王朔,一个永不言败、永远拼搏的倔强女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