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书记”的为民情结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专栏:
“农民书记”的为民情结
王喜五
黑龙江龙江县委书记马占江有个绰号:“农民书记”———因为他是农民出身,做过大队会计、乡农业站长。后来官位改变,但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没有变,农民们亲切地送给他这样一个绰号。
老马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当官就得为群众做点事”
龙江是省级贫困县,2001年经济步入最低谷。这年5月马占江来任书记。朋友劝他:“那地方穷得要死,混点政绩赶紧走人!”但马占江却另有想法:“我是农民的儿子,当官就得为群众做点事。”
但说的容易做着难。2001年的特大旱灾,使龙江90%的农作物绝产。马占江看到地头欲哭无泪的农民,内心十分焦虑。他和一班人组织了150个县直和驻县省直部门组成抗灾自救包扶工作队,为灾民解决款物合计217万元。救灾的同时,他没有忘了龙江发展的大计。他一头扎入村屯,一跑就是两个月,寻出路、找对策。一个“以调促农”的战略很快出台:对种植业生产、农产品结构等进行全面调整。他采取“反过来抓”的办法,先找订单,建龙头,打品牌,使畜牧业逐渐占据龙江的“半壁江山”,同时定政策,扩宣传,投资金,搞服务,吸引农民把目光集中到发展绿色、特色种植上来。龙江小米、大米、营养米开始打着“绿标”畅销省内外,农民乐了。
农民说:“老马能代表俺的利益,俺中意”
马占江刚到任时,龙江流行一个顺口溜:“群众上访接连不断,个体上访家常便饭,纠缠上访上下乱串”,不少干部对此很不耐烦。
但马占江态度却不同。他说:“群众有困难就是应该找我们,只要是合理要求就必须尽快解决。”他带头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积压问题,一户一户地走,一件一件的办,对全县干部震动很大。
一次,一位农民写信向马占江反映,他所在的村有人承包浮桥收取高额费用,镇、村干部包庇,群众极为不满。马占江多次打电话催办,镇领导想蒙混过关。他很气愤,调查核实后,他主持召开了常委会,免去了镇党委书记的职务。有的乡镇干部说:“我们在马书记的心里还不如一个平民老百姓重要!”农民则说:“老马能代表俺的利益,俺中意。”
干部说:“正人先正己,跟这样的书记干我们乐意”
不少龙江的干部都知道,马占江“不好惹”。一次,他了解到某派出所多年在一个体饭店吃饭只打欠条不给钱,便直接找到公安局长,要求不管人调到哪里,都要限期还钱,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但很多干部并没有太多怨言,因为马占江要求别人严,对自己要求更严。到省里汇报工作争取项目,马占江吃住就在县办事处。带人去上海、北京谈招商引资项目,住的同样是小旅店,几乎顿顿像农民一样吃面条。同行的干部虽然有点吃不消,但还是打心眼里敬佩:“正人先正己,跟这样的书记干我们乐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