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让“民工夜校”的灯亮起来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17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让“民工夜校”的灯亮起来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代新语 让“民工夜校”的灯亮起来 川英   生活在大城市的民工们,时常要面对这样一个尴尬'...

让“民工夜校”的灯亮起来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代新语

让“民工夜校”的灯亮起来
川英
  生活在大城市的民工们,时常要面对这样一个尴尬处境:
  一方面,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为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另一方面,因为他们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又常常被一些城里人视为“二等公民”,甚至被认为是城市不安定因素。
  怎样才能使民工们更好地融入我们的城市中?
  在四川成都,外来民工集中的建筑行业开办了多所工地“民工夜校”(见本报6月13日第十版)。两年时间里,5000多名民工参加了夜校学习,思想素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法律意识有了显著增强,使得普遍存在于大城市的“外来民工隐患问题”大大减少。看来,成都的“民工夜校”正走出一条帮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新路——切实帮助民工提高自身素质。
  开办“民工夜校”至少有三个“拉近”:其一,拉近了民工与城市的心理距离。予人鱼,莫若予人渔!这是“民工夜校”存在的根本意义。近年来,民工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提高民工待遇,解决欠薪问题等等。然而,民工们要想真正地成为城市的一分子,当务之急则需提高自身素质,得到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将自己更充分地融入城市中。
  其二,拉近了民工与法律的距离。以前由于缺乏法律常识,民工们遇到纠纷往往选择非理性方式来解决,还有的人则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夜校重点加强了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让民工们脑袋里多了根“法律弦”。
  其三,拉近了民工与文明生活模式的距离。在建筑工地及附近的公园、路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成群结伙的民工们大声喧哗、推推搡搡。“城市没有我的家”,闲来无事就四处喝酒、闲逛,既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还容易生出骂人、打架等事端来。“民工夜校”让他们把闲暇时间用来学习,培养他们文明向上的生活模式。
  期盼大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民工夜校”的灯亮起来!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