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目标:瞄准未来海战——从广州舰艇学院教学改革看战斗力怎样生成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1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目标:瞄准未来海战——从广州舰艇学院教学改革看战斗力怎样生成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聚焦   一批主干学科的专家、教授转眼间面临转岗 以服务于诸'...

目标:瞄准未来海战——从广州舰艇学院教学改革看战斗力怎样生成

第10版(当代军事)
专栏:聚焦

  一批主干学科的专家、教授转眼间面临转岗
以服务于诸兵种战术为着眼点,重新编写教材
仗怎么打,课程就怎么设,学科就怎么建(附图片2张)
目标:瞄准未来海战
——从广州舰艇学院教学改革看战斗力怎样生成
杨长明 庹新国
  战舰劈浪挺进,战机凌空呼啸,潜艇神出鬼没,岸岛利箭齐发,陆战队轻舟飞渡。
  一场以信息战为背景的海军诸兵种联合演练正在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兵种战术模拟中心紧张进行着,来自海军各兵种一线部队的指挥员在新的教学体制调整改革后,成功实现了合训合练。这标志着该院提前3年顺利实现了由学历教育向军事职业教育转型。
  观念创新,勇立潮头首吃“螃蟹”
  1999年,当人们还在传统的办学观念中争抢学历教育这块“蛋糕”时,该院积极顺应军队院校体制调整改革的大潮,率先吃起了军事职业教育这只“螃蟹”。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体制编制这场深刻的调整改革,观念冲突、利益得失,意味着曾经在学历教育中挑大梁、唱主角的“王牌”学科,将由主干学科变为“边缘”学科,一批主干学科的知名专家、教授转眼间面临转岗或下岗。何去何从?一时间,广大教员感到迷茫、困惑。
  面对教员心理上的失落和思想上的震荡,该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产生这些困惑的根源是,新军事革命挑战和当代军事变革的飞速发展与部分教员思想观念滞后的矛盾,他们及时在全院上下掀起了一场“教育观念更新大讨论”,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回顾了学院上世纪80年代在全军首先开设飞行员舰长班,开启了培养海军复合型指挥人才先河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到学院的每一步发展、前进都伴随着改革的“阵痛”,都包含着一代代教员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
  观念一变天地宽。物理教研室教授魏爱香,是我国从事超硬薄膜材料及纳米材料应用研究著名的专家之一,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回绝了地方大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学院。她不为基础学科将要取消所困惑,主动调整学科研究方向,在兵种战术班次开设的“纳米材料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外军装备材料探析”等课程受到干部学员普遍好评。
  体制创新,抢占高地钻研打赢
  2001年,正在某外国语学院进修,即将成为访问学者的学院舰操教研室主任吴唏,突然接到学院的加急电报,要求他终止学业,回院参加“跨世纪”学科建设,并担任专家组组长。吴唏毅然放弃了作访问学者的机会回来了。与此同时,正在各名牌高校攻读博士的教员回来了,准备出国的教员留下了。他们同样放弃了个人发展机遇,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学院转型后教学体制创新的攻坚战役中。
  如何构建具有海军特色的兵种战术职业教育学科体系?面对学院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学院党委明确提出,以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仗怎么打,课程怎么设,学科怎么建。于是,一支支以学科带头人挂帅的调研队伍出发了,带着神圣的使命,他们上战机、登战舰、下潜艇,深入海军各兵种一线部队,参与多兵种协同演习,为构建新的学科体系掌握第一手资料。
  舰艇操纵原来是门主干学科,教研室拥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和全国全军优秀教师,因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果突出,被视为学院的“王牌”学科之一。学院转型后,教员们主动适应由唱“主角”到唱“配角”的位置转换。他们以服务于诸兵种战术为着眼点,把天文、地理两门课程进行整合,重新编写教材。针对未来军事斗争的特点,新开设了海洋气象对各兵种作战的影响等重要课程。教研室主任董金康撰写的航海对未来作战行动研究的多篇论文被收入兵种战术研究成果论文集。重点学科建设更是时不我待,快速发展。水面舰艇战术教研室教授陈建华说:“面对新军事变革,作为一名军事教员,要不断自我更新观念,才能跟上军事教育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所作为。”几年来,他潜心水面舰艇战术实践性教学和战术研究,多项教学成果和学术科研成果获奖,主持研制的“战术建模与研究”被纳入全军“2110工程”。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关,崭新的海军诸兵种战术学科体系形成了,其中3个学科被评为海军重点学科,某学科不仅成为学院新的“王牌”学科,而且被纳入全军“2110工程”。
  手段创新,虚拟战场苦练精兵
  面对未来信息战的挑战,能否快速有效地获取战争信息,直接关系到海军诸兵种战术指挥员快速准确的决策和战术运用的成败。为了克服过去模拟训练单一、机械的缺陷,学院首先把建立完善的兵种战术信息系统纳入了兵种战术实验中心的总体方案,先后建立了海战数据库、诸兵种战术教案数据库和“红”“蓝”双方对抗演练数据库。兵种战术信息系统的建立使模拟化教学更加贴近实战,近乎实战的“虚拟”战场,让来自海军诸兵种一线指挥员在这里斗智斗勇,身经百战。从而大大开阔了学员视野,提高了学员战术决策和指挥能力。
  为了充分运用最新网络技术,打破以往在模拟化教学功能单一、单兵单训的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院投入巨资,调集全院各专业教授进行跨学科联合攻关,完成了海军各兵种战术模拟训练系统的联网,首次实现了海军各兵种网上合训合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随着与军网和部队训练中心网络对接,部分实现了院校与部队网上远程战术、战法及学术科研的交流。置身于该院兵种战术实验中心的总导演部,你会真正领略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滋味。
  随着海军军事装备的不断发展,为使模拟教学与新装备同步发展,学院各学科带头人挂帅,跟踪海军新装备的发展,深入科研院所、工厂、部队广泛进行调研。经过刻苦攻关,一批多功能、易操作、高水准的训练模拟系统走进了课堂。
  机制创新,激活人才强我海军
  要想建设一所全军一流的军事职业教育院校,人才是根本。广州舰艇学院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建立人才竞争机制,经过4年努力发展,建立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以中青年为主的人才方阵。
  该院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把教学、科研、学术成果和经费挂钩,谁的项目多经费就向谁倾斜。某教研室主任吴晓峰教授2000年提出开设信息战课程,受到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在经费和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经过3年来努力,信息战学科日臻完善,深受学员欢迎。同时,他的10多项教学、科研、学术成果在全军和海军获奖,6篇学术论文被收入国际三大检索机构。
  学院还一面鼓励教员攻读高层次的学历,一面选送部分教员到国外军事院校进行培训,同时安排部分教员到一线部队代职锻炼。截至目前,有30多名教员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有10多名教员从国外学习归来。
  为吸引大量军内外优秀人才来院落户,该院制定了“人才战略工程”,修建了180多套教员公寓,改造了教授餐厅,购置了教授专车,营造出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在优厚的环境吸引下,从事信息系统研究的专家陈文伟教授来了,从事军事地理研究的专家刘晓静教授来了,年轻的防空兵学科带头人王乐群,动员研究生毕业的妻子张丽丽一起来了。王乐群经过2年奋力拼搏,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岸防兵战术学科体系,成为海军诸兵种战术指挥体系中迅猛突起的又一支主力军。(附图片)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