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第9版(理论)专栏: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刘曙光
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紧密联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大力促进观念更新,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思想保证。观念更新,主要是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当前,要着重解决好三个认识问题:一是对各种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应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关于创造财富源泉的认识。应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三是对各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必须彻底改革制约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体制。一是深化所有制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管理、搞活国有资产;同时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实行公平竞争,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按照十六大确定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方面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错位、不到位的问题,弱化审批职能,强化监督、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切实规范行政行为,科学设置行政机构,强化权力制衡与监督,大力推进依法行政,逐步做到依法授权、依法用权、依法监督、依法管理。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调节的互补优势,形成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努力维护社会公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的重要保障。政治文明直接反映着社会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水平和政治文化状况。要按照十六大的部署,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营造一流的社会法治环境;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以及各级决策机制,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用人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厉惩处腐败分子,认真治理各种不正之风,努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权力的滥用。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营造适合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需要的文化氛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社会特征已经具备,从技术层面上改变了社会文化传播的方式、渠道和人的传统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增加了文化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为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尽快构建充满活力、科学有效、导向明确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有效地培育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理念、诚信理念、责任理念、平等竞争理念、创业理念和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创造精神、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