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天子驾六”重现于世,被称为天赐奇景。洛阳决定建博物馆原地原址保护文物,赢得广泛喝彩。相关设计方案6月7日正式敲定。这一事件引发人们思考——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能否双赢?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1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天子驾六”重现于世,被称为天赐奇景。洛阳决定建博物馆原地原址保护文物,赢得广泛喝彩。相关设计方案6月7日正式敲定。这一事件引发人们思考——基本建'...

“天子驾六”重现于世,被称为天赐奇景。洛阳决定建博物馆原地原址保护文物,赢得广泛喝彩。相关设计方案6月7日正式敲定。这一事件引发人们思考——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能否双赢?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天子驾六”重现于世,被称为天赐奇景。洛阳决定建博物馆原地原址保护文物,赢得广泛喝彩。相关设计方案6月7日正式敲定。这一事件引发人们思考——
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能否双赢?
本报记者 李杰 王明浩
  “天子驾六”:一座原地原址保护的车马坑博物馆,不久将呈现于洛阳闹市,为洛阳文化再添异彩
  6月7日,河南洛阳东周王城文化广场设计方案正式敲定。这个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的方案,备受各界关注,也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喝彩。
  广场位于市中心商业繁华区,根据新的设计方案,广场上除了疏林和绿地外,只有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左右的车马坑博物馆。博物馆由车马坑展览馆和东周文物陈列馆组成,一部分在地上,一部分在地下。长方形的展览馆主要用于保护展示发现“天子驾六”的大型车马坑,方形的陈列馆主要展示洛阳历年出土的东周文物,反映洛阳灿烂的历史文化。重达200吨的“天子驾六”大型青铜雕塑将设置在陈列馆突出地面的方形台上。据介绍,博物馆主体工程预计6月底完工。
  专家们认为,东周王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都城,按此方案建成的东周王城文化广场,对洛阳这座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来说,无异于天赐奇景。这一商业区原地原址保护重要文物的建设方案,也将成为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双赢的经典范例。
  不惜损失数百万元取消原广场设计方案,重点对发现的大型墓葬和车马坑进行保护展示
  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的提案,去年初,决定对原市中心广场进行改建扩建,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按要求,广场地下建大型人防工程,地面设计突出洛阳历史文化的内涵,广场因此更名为河洛文化广场。
  工程开工前,市文物部门按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对广场规划区进行了文物钻探,相继发现东周等时期墓葬397座。随后,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广场地下文物遗迹进行发掘。到去年10月28日止,共发掘墓葬208座、车马坑17座。在一座长42米、宽7.2米的车马坑中,清理出六匹马驾一车的文物遗存,首次印证了我国夏、商、周时期“天子驾六”的文献记载,被专家们盛赞为“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洛阳市文物局局长牛英灿介绍说,洛阳对这一发现非常重视,市领导多次深入发掘现场调研,组织专家讨论。经过反复酝酿,3种保护方案被提了出来:异地建馆保护、原址异地保护、原址原地保护。前两种方案需要搬迁车马坑,很难保证文物不被损坏。在广泛收集和听取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之后,洛阳市委常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采取原址原地保护展示方案。
  对原址原地保护展示方案的实施,有关专家又提出了3种具体办法:一是加玻璃罩地面暴露保护展示法;二是地面建馆保护展示法;三是地下封闭建馆保护展示法。由于东周车马坑距今已有2000多年,前两种保护展示法尽管便于参观,但温度、湿度不好控制,易风化,马骨易塌粉。几经论证,地下封闭建馆保护展示法被确定下来,让参观者在地面通过探视镜头观看车马坑,这样既可以减少人为破坏因素,又可以保证坑内温度、湿度的稳定性。
  去年11月初,洛阳市政府决定取消原河洛广场设计方案,以保护广场地下文物为前提,重新进行广场文物保护和建设方案设计。新方案取消了地下大型人防工程和地下商场,只在已经考古发掘证实可以利用的空间建设小型停车场。广场地面建设突出东周文化内涵,重点对发现的大型墓葬和车马坑进行保护展示,其余已经钻探发现的墓葬就地保护,不再进行任何建设项目,河洛文化广场也被更名为东周王城文化广场。如此一番调整,仅设计费一项即损失400余万元。
  据专家介绍,地下封闭建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照明、通风、防水、防震、防蛀、防盗等多项技术要求。为保证“天子驾六”车马坑遗址保护工作万无一失,洛阳市委托国内权威的科研单位,对地下封闭建馆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文物保护的经济账和文化账,被洛阳算得相互统一、相得益彰。“洛阳模式”曾在全国推广;“洛阳工作方式”被写进了《文物保护法》
  对东周车马坑的精心呵护,让人真切感受到古都洛阳对文物的尊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从夏朝开始,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据介绍,洛阳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馆藏文物近40万件;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等5大都城遗址散布其间。
  文物保护和基本建设在不少地方、不少人眼中是一对矛盾,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说:“我们没感到两者之间有什么矛盾存在。相反,我们倒是觉得两者之间相互统一、相得益彰。”他说,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是一笔吃喝不完的财富。文物保护工作做好了,来参观的人多了,不但旅游收入上去了,而且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知名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又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
  对文物的重视是洛阳的传统。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郭引强向记者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洛阳在制定第一期城市规划时,避开旧城建新城,就创造了曾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的“洛阳模式”。从1982年开始,洛阳在全国首创了基本建设要首先进行文物调查与钻探的工作方式。凡进行基本建设,没有文物部门的审批手续,土地规划部门不办理规划许可证,计划部门不立项,城建部门不颁发施工许可证。这一“洛阳工作方式”受到了广泛的肯定,并被写进了《文物保护法》。
  近几年,在基本建设涉及文物保护的各项重点工程中,洛阳规定,工程指挥部必须有一名文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洛阳财力并不宽裕,但政府每年在安排财政预算时,都把文物保护经费作为重要的支出项目。1999年以来,洛阳共投资4.2亿元用于整治重点文物周边环境,完善服务设施。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广平说:“单算眼前的经济账,有人可能觉得划不来;但从长远看,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经济要发展,文物要保护。处理好两者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把眼光放长远,任何短视行为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