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在浙江,目前平均每天有二千多名农民成市民。如何保障这些新市民的利益,杭州市滨江区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为新市民系好“保险带”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1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浙江,目前平均每天有二千多名农民成市民。如何保障这些新市民的利益,杭州市滨江区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为新市民系好“保险带” 第2版(要内国闻) 专栏:'...

在浙江,目前平均每天有二千多名农民成市民。如何保障这些新市民的利益,杭州市滨江区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为新市民系好“保险带”

第2版(要内国闻)
专栏:一周视线

  在浙江,目前平均每天有二千多名农民成市民。如何保障这些新市民的利益,杭州市滨江区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为新市民系好“保险带”
本报记者 江南
  近年来,由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高教园区等加速建设,杭州市滨江区29个行政村中有23个村被征地,3.5万农民成为市民。
  如何保护这些因城市化发展进程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他们“生活有保障,老来有依靠”,实现从农民到市民、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多业的转型?滨江区作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安居 提升生活质量
  新区建设征用土地后,滨江区江二村的农民戚关福一家,告别了传统的单门独院农居小楼,全家五口去年5月搬进了公寓式多层住宅,成为新型农民小区最早的一批居民。他搬进滨兴小区宽敞亮堂的新房,层高、楼间距、绿化率标准还比一般城市小区好得多。“刚开始要离开自家‘顶天立地’的小楼还真有点舍不得,又怕住了楼房上下不方便、生活不习惯,不如以前宽敞透气。”戚关福说,“新房子结构很好,现在住惯了觉得比以前更舒服、更干净。”
  在浙北一些较富裕的农村,以往农民自建的房屋外观气派漂亮,但往往缺少规划,布局分散凌乱,基础设施的共享程度差,土地使用效率不高,“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滨江区合理引导和规范农民建房,推广农村多层住宅,让农民住进新型小区,改变农居占地过大、住点分散、建设档次低等状况。
  区里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让这些新市民买得起房。农民小区的房价控制在每平方米670元左右。据测算,2000年农村多层住宅的建设成本价每平方米1200多元,差价部分都由区政府补贴。区政府也考虑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经济来源问题,出租余房是解决办法之一。一般每户农民都能分到两套房,一大一小,一套自家住,一套可出租,拥有固定的收入。
  农民居住进小区,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提高使用效率。滨江区土管局局长沈晓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建多层住宅农民小区比原先农民建独院小楼,节约40%左右的土地,如安排1万户住进农民小区,就能省下2000亩土地,通过政府运作,这部分土地出让的获益完全能够补贴农民小区建设成本。
  乐业 帮助农民“离地又转产”
  农民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帮助他们“离地又转产”,解决生活出路问题,才能真正完成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滨江区将农转非劳动力纳入城市就业体系,列入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范围,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新出路。
  最近,记者在滨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看到该局印制的一种百元纸币大小的“技能培训券”,标明面值300元。给“农转非”失业人员发放培训券,支持扶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这是滨江区帮助“失土农民”就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的内容之一。
  今年4月,区里发布招标公告,吸引培训机构入驻滨江,经过资格认证后,确定3家适合该区失业人员就业特点的培训机构。在每个村的劳动保障服务室都设立了就业培训信息栏,培训机构将“菜单式”的培训项目信息及时上墙公布,方便农民群众就近报名参加。今后,“农转非”失业人员到指定的培训点参加技能培训,都可以凭“技能培训券”充抵300元培训费用;参加其它职业技能培训的,也能在结业后凭券报销300元费用。今年区里将投入90万元,发放3000份“技能培训券”。
  滨江区曾组织专题调研,掌握区内企业的用工需求情况,开展“定单式”技能培训。像电子装备、机械装配、缝纫等工种,需求量较大,区就业管理服务处就与用人单位合作组织专项培训,优先招用“农转非”失业人员。
  保障 管好用好“保命钱”
  土地征用费是对新市民补偿和安置的“保命钱”,以往一些村因为这笔费用的分配,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分歧很大、纷争不断,有的地方对土地征用费留集体的部分管理不善,出现投资办厂亏损、私下借贷无法收回等问题,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今在滨江区,土地征用费的分配比例、村组提留部分的使用规范等都有明确规定,以便管住、用好这笔农民的“保命钱”。
  滨江区浦沿镇杨家墩村近日刚刚举行了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向村民代表们详细报告近期土地征用费的投资使用情况。有村民说,原先大家都盯着这一大笔钱有没有被乱用、擅用,现在则更关心如何合理、稳妥地投资增值,壮大集体经济,保障村民的生活和就业。
  杨家墩村几年来已被征用2360多亩土地,土地征用费近1.3亿元,除用于发放劳动力安置费之外,村里还有4800多万元,这笔钱严格实行“专款、专户、专人”管理。担任村土地征用费资金管理小组组长的杨先尧向记者介绍,他们这个15人的管理小组是由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出来的,村里的资金在银行有独立账户,必须要凭专用章和正、副组长的私章,这三枚印章全部齐全,才能动用账户资金;由组长召集,每季度定期开会,向村民公布资金收、支、存的情况;遇到必要的社会福利性投入,如村电网改造、有线电视建设等,或者要分配投资收益及利息,必须经管理小组同意、由村民代表大会举手表决通过。有了严密的管理规定,堵住了从土地征用款乱支乱用的情况,现在村民们对村里土地征用费的管理信任、放心。
  目前,滨江区正在加快制定方案,将土地征用费的村组提留部分用于新市民的养老保险,由区、镇、村和个人共同负担保险费用,为他们系好一条生活养老的“保险带”。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