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不少瓜果看上去鲜嫩透亮,但吃起来却缺滋少味——中看还得中吃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专栏:周末闲话
眼下,不少瓜果看上去鲜嫩透亮,但吃起来却缺滋少味——
中看还得中吃
周末,和女儿一起逛街。街头的果摊和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新上市的西瓜、桃子、樱桃、甜杏等瓜果,碧绿粉红煞是好看。青里透红的大鲜桃首先吸引了女儿的视线:“我要吃桃子!”刚刚上市的桃子一斤要好几元钱,我只买了三四个给孩子尝鲜。不料,回到家里女儿的桃子只吃了一半就扔在了一边。我拿起来尝了一口也感觉难以下咽。原来这桃子光是表面上看着水灵,吃起来却味同嚼蜡,既无清脆的口感,也无香甜的滋味。
不光是桃子,市场上其他一些水果和蔬菜也存在“中看不中吃”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在成熟期到来之前抢先上市的水果,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为什么看上去鲜光水嫩的瓜果,吃起来味道却不怎么样呢?
据农业专家解释,水果口感发生改变,主要是在瓜果生产过程中一些“技术”手段所致。比如,使用催熟剂,可以让青涩的未成熟果子迅速变红变软“成熟”起来,但果子的味道还是“青”的。大量使用化肥或膨大剂,可以使果子快速“发育”,长得个大溜圆,但糖分和营养也同时被“稀释”了,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和口感。这些“添加剂”的使用,只是让水果“看”上去显得更加成熟饱满,实际上还是“生瓜蛋子”的本质,营养价值和口味当然要比自然成熟的果子差一大截。
其实,农民在生产中用“技术”对果菜催熟增产,也有自己的苦衷:让果菜早些成熟上市,可以抢“鲜”机卖个好价钱;提高果菜的“品相”和产量,也可以多卖些钱。农民要提高收入的愿望当然可以理解,这样的“技术”手段在短时间内也许会有一定效果,但从长远看,肯定是得不偿失。因为水果、蔬菜是食品,它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吃”上,而不是当摆设让人欣赏。如果本末倒置,生产的东西只中看而不中吃,最终市场和消费者都不会买账,提高收入也就无从谈起。
如今,农副产品短缺时代早已结束,面对日益丰富的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能够得到消费者青睐的,肯定是那些品种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种植观念也需要变一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转变到努力提高质量上来。没有过硬的质量,增产不一定就能增收;而质量上去了,即使产量不增加,也可以靠优质优价在市场上赚到大钱。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