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犹太人何以躲过黑死病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1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犹太人何以躲过黑死病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犹太人何以躲过黑死病 黄培昭   1347年夏末秋初,一场罕见的瘟疫从地中海的西西里和科西嘉等岛'...

犹太人何以躲过黑死病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犹太人何以躲过黑死病
黄培昭
  1347年夏末秋初,一场罕见的瘟疫从地中海的西西里和科西嘉等岛屿登陆欧洲,短短数月时间便席卷了中、西欧全境,所到之处,人畜多亡,哀鸿遍野。然而,人们惊奇地发现,欧洲犹太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其他民族低得多。
  横扫欧洲大陆的病魔直到1351年才渐渐收敛了淫威。这场史无前例的瘟疫名叫“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虽然尚存争论,但医学研究倾向于黑死病的病原是鼠疫杆菌,即一种通过跳蚤在老鼠与人之间传播的细菌,它传播速度快,毒性极强,能迅速置人于死地。
  黑死病夺去了欧洲约1/4人口的生命。虽然犹太人也难免被殃及,但与欧洲其他民族相比,毕竟好多了。犹太人之所以躲过黑死病的劫难,一个重要原因,应归结于他们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犹太人很早就深谙疾病传播的道理,并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防范。他们对传染病人实施隔离,彻底清洗并烟熏他们的住房,用开水烫煮甚至焚烧病人使用过的衣物和用具等。因而瘟疫肆虐时,犹太人受到的冲击较小。
  中世纪,犹太人被迫生活在“隔都”(中世纪犹太人聚居社区)里。这种自成一体的封闭环境,虽然打着种族歧视的深深烙印,从另一方面,也仿佛构筑了一道厚厚的屏障,阻挡了盛行于外界的瘟疫病菌渗透进犹太社区。史料记载,与犹太人比较清洁的生活环境相比,当时的欧洲许多城市都污浊不堪。我国清朝出版过一本介绍西方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状况的书,名叫《泰西新史揽要》,关于英国,书中记载说:“昔者英人随路倾倒秽水,不问其能流出否也。”英国最先受到黑死病侵袭的港口城市利布斯特,“污物漫道,恶臭充斥,蝇旋鱼腐,酒酸水秽,厕所难入,病毒横行”,卫生状况一塌糊涂。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人们怎能不生病?
  卫生习惯犹如为犹太人注射了防御疾病侵袭的疫苗,使他们受益无穷。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发生了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大规模瘟疫,据传古埃及人“罹难者无数”,而客居在那里的犹太人则“鲜有染病者”。此外,与黑死病一样,霍乱也是人类的天敌。据考证,霍乱的滋生地是印度。由于古时印度交通落后,与世界各国来往不便,因此霍乱仅限于本国,传播速度很慢,被医学书上形容为“骑着骆驼旅行的病”。到了19世纪,霍乱像是“插上了翅膀”,在世界各地横冲直撞。人们认为霍乱传播的原因,在于印度对外交往的增多以及世界贸易的频繁等。然而,作为被迫不断迁徙的民族,善于经商的犹太人与全球许多地方都有着密切的贸易来往,他们却绝少染上霍乱,究其缘由,也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同鼠疫搏斗的过程中,米兰大主教找到了一种隔离的方法,当瘟疫行将汹涌而至时,他下令将最先受到感染的房屋隔离开来,并在周围垒起高高的围墙,不准任何人进入,结果瘟疫在米兰城下止步了。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地中海北岸,一处处被隔离之地成为那个时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1750年前后,令人谈之色变的鼠疫终于在欧洲绝迹,原因一是褐鼠的大量出现,成为黑鼠的克星;但更重要的,则是人们公共卫生意识的觉醒,以及包括防疫制度在内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沉重的灾难终于使人类迎来了第一次卫生革命。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