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跳出沙海富一方——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塔日阿图村党支部书记李剑英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1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跳出沙海富一方——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塔日阿图村党支部书记李剑英 第1版(要闻) 专栏: 跳出沙海富一方   ——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塔日阿图村党支部书'...

跳出沙海富一方——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塔日阿图村党支部书记李剑英

第1版(要闻)
专栏:

跳出沙海富一方
  ——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塔日阿图村党支部书记李剑英
本报记者 郅振璞
  1995年3月2日,由25辆四轮车、毛驴车组成的足有半里长的移民队伍,挥泪离别地处腾格里沙漠深处的家乡,迁往新居。30岁的他,没花国家一分钱,带领77户牧民走出沙海,成为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一批生态移民。
  8年后,移民新村人均收入从原来不足300元,增长到近3000元,集体资产从零积累到62万元。
  率领全村人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塔日阿图村党支部书记李剑英。
  “按照党和政府给我们指的路走,准没错”
  李剑英的家乡在阿拉善左旗布来厢村,这里地处腾格里沙漠,20世纪90年代经受着严峻的生态煎熬:黄沙蔽野,缺水缺草。拉水,购物,要骑3天骆驼才能走出沙漠。家家住土坯房,烟熏火燎,人们吃不上蔬菜,洗不上热水澡。
  李剑英初中毕业回村当了几年出纳,糊不住口,跑到乡里开食堂、做生意。1992年7月2日,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曾多次拉水植树想改变家乡环境,无奈沙地多年干旱,愿望一时难以实现。
  这时,阿拉善盟委、行署探索“集中转移发展”生态移民战略,布来厢村牧民成为第一批集中迁移对象。1994年初,乡党委与旗移民办领导来动员沙窝里牧民搬迁,年轻的李剑英站出来,第一个签上自己的名字。
  听说女婿报名搬迁,岳父骑了两天骆驼赶来劝阻:“剑英,孪井滩是个荒滩,连水井都不出水,能种田吗?”
“按照党和政府给我们指的路走,准没错!”认准了方向的李剑英,和妻子赵玉珍果断卖掉自家8峰骆驼和160多只羊,拆掉老房子,取出做买卖攒的几万元。在他带动下,牧民们陆续报名搬迁。一年后,在孪井滩上建起了几十座地窖与帆布帐篷。初来乍到的几十户人家,组成了新塔日阿图村,亘古荒滩升起了袅袅炊烟。
  “我们从沙窝子搬出来,就是要过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头半年下来,新塔日阿图人并没有尝到丰收的喜悦。李剑英收了3麻袋玉米,加上20多亩小麦,勉强还清春耕6000元贷款。有几户乡亲撂下耕地又返回了老家,李剑英怕影响他们生活,就挺起腰杆承包下来。
  不久,孪井滩农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李剑英全票当选塔日阿图村委会主任,后来又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李剑英的带领下,第二年,村民们初尝丰收的喜悦:小麦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人均收入1500元。那些滞留的、返乡的牧民移民,又都回到了新村。
  初步摆脱贫困后,李剑英继续探索致富路,新村的6000亩土地,逐渐形成“粮、料、经、草”四元种植结构。他常说:“党给我方向,知识给我智慧,我给大伙办事心里才有底儿。”2000年,他多方筹集191.97万元,建起标准化育肥羊示范基地。村里一条条示范街上,有标准圈舍、精饲料粉碎机、氨化青贮窖的农户已达120户。现在,每年出栏育肥羊上万只,创收四五十万元。
  去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批准建设孪井滩万只高效工厂化肉羊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他们还从银川科研所引进陶赛特、萨福克、德克萨尔等良种羊,从山东、内蒙古选进30只小尾寒羊种羊。
  去年6月,一支日本荒漠化考察团来到孪井滩开发区。当看到这里灌溉水源充足,粮经作物碧野飘香,塔日阿图村民吃自来水,住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家家用上了电话、电视机,他们紧紧握住李剑英的手赞叹道:“真了不起!”李剑英说:“我们从沙窝子搬出来,从贺兰山迁出来,就是要过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一个村支书实干就有凝聚力”
  李剑英成了当地生态移民的旗帜。6年前,嘉镇把65户移民交给他,今年又把49户贺兰山生态移民纳入塔日阿图。镇党委领导对李剑英的评价是:“实干、公道。”他们说:“李剑英是个实干家,一个村支书实干就有凝聚力。”
  为了移民早日致富,李剑英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跑贷款、跑农资,找市场、拉客户,样样自己跑。有一年春播,化肥短缺要涨价。李剑英来不及换下满身脏衣服,就赶往宁夏银川市。到了化肥厂,厂警卫见他蓬头垢面的模样,说什么也不放行。他蹲在大门口等了一整天,才见到市场部经理。经理被眼前这个陌生人的行为感动了,便答应先随他前往孪井滩探虚实,看完孪井滩后,毅然决定按市场最低价赊了十多吨化肥,塔日阿图村提前半月完成春播。近5年来,李剑英累计为农民赊购农资产品价值达几百万元。
  当年,李剑英提出给群众通电、安装自来水时,大家觉得他“离谱”:“祖祖辈辈在孪井滩的老户都没通电、吃自来水,我们能行吗?”李剑英不为所动,瘦弱的身子骨四处奔波。为了节约费用,他钻研水暖工和电工技术,发动群众义务投劳,使塔日阿图成为孪井滩第一个通自来水、通电的村。
  如今,塔日阿图家家住着厨、客、餐、宿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砖瓦住宅,户户购买摩托车、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煤气灶。村办公室率先用上了电脑,成为全盟第一个上网村。
  村里蒙、汉、回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蒙古族金山夸李剑英是“塞恒昆(好人)”。村里迎“七一”,村民自编歌舞《我们的好书记》,表达对他的敬意。李剑英自谦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