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库清水
第2版(国内要闻)专栏:
为了一库清水
本报记者 杜若原
伴随着高峡出平湖,人们正在深切关注着,三峡工程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库水?
千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向长江倾倒垃圾;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垃圾更成为三峡的重要污染源。三峡大坝蓄水之后,一条奔涌的峡江变成湖泊,它的自净能力大为减弱,因此,许多人担心三峡水库会不会是一潭死水,一湖臭水。
有统计表明,2001年,长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排放的污水总量达44亿多吨,生活垃圾量668万多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970多万吨。据重庆市2000年的调查表明,流入长江的工业废水1/3以上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更是低至7%。此外,还有大量的医院、坟墓、厕所、猪圈等污染源。如果得不到治理,蓄水之后,不仅三峡库区会成为一潭污水,整个长江都将面临灾难。
三峡污染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去年4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决定,对三峡水库二期库底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这些清理包括建筑物清理、卫生清理、林木清理和特殊清理。为了确保清库质量和清库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与卫生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对三峡清库工作进行了多次调研,制定了《长江三峡水库库底清理规定》等5个规范性文件,并要求在三峡下闸蓄水前,全面彻底地将135米水位以下的污染物清理干净。
一年来,湖北、重庆各级政府组成清库专门班子,集中时间打了一场清库“大会战”,共清理了200多万吨生活垃圾、198万吨工业垃圾和1.5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共对500万平方米的厕所和2万多座坟墓进行了消毒处理,对600多处医疗网点遗留的医药垃圾进行了焚烧。今年4月,国务院有关方面组成的验收委员会确认,135米库底的清理工作完全能够满足蓄水要求。
而在此之前,一项旨在从根本上治理三峡水污染的规划于2001年底出台,这一规划提出了规模宏大的三峡库区环保工程。2001年至2010年10年内,国家将投入近400亿元巨资防治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污染,库区一批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即将投入使用。
根据《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到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要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基本得到遏制;到2010年,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要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库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00多座污水处理厂结束大量城市污水直排长江的历史;近200个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将使库区的垃圾无害处理率达到95%;关停库区污染严重的企业;治理水土流失,还三峡青山绿水……
有专家指出,国家投入巨资建起了环保设施,使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有了“物质硬件”的支撑,但三峡环境保护依然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库区污水排放达标率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低等。在蓄水的日子里,记者在库区的集镇、码头上看到,向水库乱扔垃圾、废弃物的现象随处可见;船舶上抛弃垃圾的行为也还没有得到有效制止;白色垃圾仍不见减少……
高峡出“净”湖,任重道远!(附图片)
六月九日,三峡上游水位突破一百三十米,三峡永久船闸上游引航道正式进水,永久船闸试通航在即。图为当日二号闸门开始进行试通航前的调试。
(本报记者 雷声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