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对就业的冲击有多大 非典对就业的影响大于对经济的影响。农民工、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成为受影响较大的群体——
第13版(经济周刊)专栏:经济热点
非典对就业的影响大于对经济的影响。农民工、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成为受影响较大的群体——
非典对就业的冲击有多大
本报记者 白天亮
受非典影响大的行业的需求弹性都比较大。岗位明显减少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到年底,但不会出现连续几年、大规模就业岗位的减少
有关方面估计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可能为50%,估计到6月初有800万农民工返乡,很难在短时间内返城
有关部门应当在尽快控制疫情的同时,继续开展促进就业工作。可以在特定时期,给低收入人群以临时性工资补贴
岗位不会大规模减少4月15日至5月7日,有关部门对北京市18个区县210万名从业人员的从业状况进行了监测,发现有19%的人员陆续放假轮休,其中社会服务业放假人员比例更是高达23%。在商贸业中,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已开始裁减临时工;不少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小型零售业则直接关闭,并在关闭时辞退了一批农民工。
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分析,目前受非典冲击较大的行业主要是旅游业、社会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比重不小。如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2001年产值占GDP的2.8%,但其提供了4700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国就业存量的6.5%。从这个角度看,非典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经济的影响。短期内,受影响的企业因经济活动的减少或停止,会裁减用人,进而影响就业存量。从中长期看,在疫苗生产使用之前,人们还不得不采取控制人员流动等相对严厉的措施来防止非典扩散,已停顿的项目和投资重新起步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不仅影响就业存量,还影响增量。
“不过,老百姓也不用过于紧张。”莫荣认为,受非典影响大的行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需求弹性较大。疫情严重时,需求大幅缩减,就业岗位明显减少;一旦情况好转,需求会迅速扩张,岗位也将很快恢复。这一点在某些地方、某些行业已显端倪。因此,岗位明显减少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到年底,但不会出现连续几年、大规模就业岗位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都要求这些岗位的存在。
农民工、下岗工受冲击最大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职工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群体。疫情的高峰期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为65%,今年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或取消了用人计划,或不到学校招聘,有关方面估计初次就业率可能会降到50%。
从4月下旬起,湖南省外出务工人员开始一拨拨回乡。省里摸底发现,在1个月内约有10%的外出人员返乡。湖南的情况并不特别。企业裁员时,农民工往往最先被裁掉。国家统计局估算,全国有1亿左右农民工在大中城市打工,到6月初已有800万劳动力回流。尽管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服务业已开始复苏,但用人单位仍会担心人员流动带来的危险。因此,有专家认为,这返乡的800万农民工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返城。
对下岗失业人员而言,除了一部分已就业的人可能会再次失去工作机会,更主要的是再就业的难度加大。因为他们再就业的行业集中在服务业,就业的依托主要是小企业,就业的方式以临时工、小时工等灵活方式为主。疫情发生后,这些岗位需求严重萎缩,尽管有社区清洁、医务护理等新需求出现,但很难弥补数量上的损失。新出台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在不少地方也因疫情而推迟执行,使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
关注岗位,更要关注收入
有专家指出,在重视非典对就业岗位影响的同时,更要充分估计对收入的影响。因为有的人虽然没有失去岗位,但收入却减少甚至停薪了。而那些失去岗位、收入减少的大多是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他们将直接面临生活难题甚至因此陷入贫困。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分析,2002年2476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务工得到的人均纯收入为438元。务工收入增加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现在800万农民工返乡,预计会损失400亿元的劳动收入。留在城里的农民工也不是都能顺利地拿到收入。许多企业在减薪时,以农民工为主的临时工、合同制工人往往首当其冲。在一些企业,非典还成了拖欠工资的借口。
如何降低非典对就业以及收入的这种不利影响?记者采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王爱文。他表示,最关键的当然是控制疫情,使经济生活恢复正常。同时也要看到,疫情严重的毕竟是少数地区,应要求多数地区继续开展促进就业工作。如各地要结合落实中央的再就业扶持政策,增加投入,解决小企业当前流动资金困难的情况,帮助小企业渡过难关,并鼓励更多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疫情控制住后有可能出现就业需求反弹,政府部门也应抓住机会做好事前的培训工作。他还建议,目前政府对有关行业实行的减税等政策优惠主要惠及资本所有者一方,如果从缓解就业矛盾的角度考虑,更应直接补贴劳动者,例如依照最低工资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特定时期,给低收入人群以临时性工资补贴。(附图片)
一名民工在工地上悬挂防非典知识挂板。(李青山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