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以鼓励敬业精神为着力点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0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以鼓励敬业精神为着力点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以鼓励敬业精神为着力点   人民网网友 白雨   “无私奉献”是国人耳熟能详的说法,它给人的印象'...

以鼓励敬业精神为着力点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以鼓励敬业精神为着力点
  人民网网友 白雨
  “无私奉献”是国人耳熟能详的说法,它给人的印象是:奉献必须是无条件的、不允许有任何私心杂念,无私地给予才能称为奉献。但若追溯奉献一词的本意,你会发现,奉献其实与恭敬相关,而非必须加上“无私”的定语。《现代汉语词典》对奉献的注释是:“恭敬地交付;呈献”。通俗地讲,奉献就是“恭敬地给予”。
  其实,奉献并非高不可攀的境界,它主要体现的是给予者的态度。奉献与情感、信念及情境相关:人对于自己敬重的、热爱的、信赖的人或事物都会乐于奉献;而特殊的情境也会激发人的奉献精神,特别是危难之际。
  我们在倡导奉献精神时,应以培育仁爱之心、鼓励敬业精神为落脚点,让奉献走下圣坛。
  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对服务于己的他人、对赖以为生的职业,缺少恭敬之心、感恩之情,是当今一些国人缺少奉献精神的重要原因。我们缺少“我拿什么奉献给你”的反躬自问的态度。现代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生存发展与他人的关联度越来越高。离开大自然的赐予,离开他人的付出,人就难以为生。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能够活着,能够幸福地活着,是因为我们始终在获取: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大自然赐予我们土地、阳光与空气,家人、朋友给我们关爱,职业令我们得以谋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用他人的劳动成果……获得就要付出,从这个意义上讲,奉献他人、奉献社会理所应当。
  其实,在社会常态甚至在非常态下,奉献不一定需要舍生忘死、大无畏和无私的境界,它需要的可能只是“恭敬地给予”。面对肆虐的非典,对医生来说,为抢救患者而不惧倒下是奉献,尽量让自己和同事不倒下也是奉献,因为它同样给了患者生的机会;对患者来说,以坚强的毅力、合作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战胜病魔就是奉献,因为它是对医护人员也是对其他健康人的最好回报;对健康人来说,保护好自己,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社会公德,改掉随地吐痰等陋习就是奉献,因为他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了健康、洁净的空间。
  总而言之,以奉献的名义,我们应该身体力行的是:以仁爱之心待人,以敬重的态度从业;善待自己,尊重他人;付出你应该付出的,给予你能够给予的。实实在在地做人,兢兢业业地做事,力所能及地给予,何尝不是一个人对社会的最好奉献呢?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