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年不平凡——记在对口支援中发展的宜昌三县区
第2版(国内要闻)专栏:
这个十年不平凡
——记在对口支援中发展的宜昌三县区
本报记者 彭俊
在快速传动的生产线面前,29岁的王玉华显得神情专注。她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盯着眼前流动的一瓶瓶矿泉水,看见哪瓶上边的“娃哈哈”商标没贴端正,立马挑出来,重新贴好。
这说不上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活儿,来自宜昌市夷陵区的王玉华干得一丝不苟。因为,从这份工作中,她能拿到每个月800元钱的薪水。对于以前只在农贸市场从事清扫工作的她来说,这已是不菲的收入。
坝库区(坝区与水库淹没区)是伴随三峡工程诞生的诸多新名词中的一个。宜昌有夷陵、兴山、秭归三县区属于这个名词。这项可载入人类文明史册的浩大工程,究竟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除了百万移民大军,更多的人数恐怕无从统计,王玉华只是其中沧海一粟。她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能从杂乱不堪的农贸市场走出,成为全国著名企业的一员。
让王玉华的生活发生变化的,是始于10年前的三峡工程对口支援行动。这项政府发起、各界响应的行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全国139个单位与宜昌的上述三县区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这其中,有57个国家部委、56个外省市政府、26个省内单位。1992年至今,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这139名兄弟,给宜昌三县区注入了26亿多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资金3亿多元。
在宜昌市三峡办对口支援处副处长邓应明提供的总结材料与统计表格中,记者算出了这样两组数据:10年来,在三县区,每15天,就有一个经济援助项目诞生;每20天,就有一家希望小学落户。
市场经济的互惠法则,给对口支援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动力。10年来,已有娃哈哈、双汇、海尔、汇源、均瑶、森达、维维等49个全国响当当的品牌落户三县区。这些企业的老总们之所以挥师宜昌,除了社会主义觉悟,更多的是丰厚的经济回报。
今年5月,宜昌娃哈哈有限责任公司度过了5周岁的生日。在陪同记者参观企业的过程中,王胜军脸上始终带着喜悦的笑容。这位从总部派来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的杭州人,伴随宜昌娃哈哈走过了5年风雨,也享受着5年收获的欢乐。5年间,宜昌公司每年给总部挣回了两三千万元的利润。
宜昌三峡办副主任王广德说:“在对口支援中,受惠最大的,还是三县区的地方经济与百姓生活。”
数字是枯燥的,但下列数字记者不能不提,它们忠实记录了对口支援给宜昌三县区带来的巨大变化:三县GDP和财政收入10年间分别增长3.4倍和3倍多,这两项成就中,对口支援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0%和30%;对口支援使三县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14亿多元,30多家困难企业因此获得重生;全市因三峡而搬迁安置的移民多达8万,其中有2万多记在了对口支援的账上……
这个10年,因了三峡工程,因了对口支援,宜昌三县区走过的历程显得如此不凡。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