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0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课题组
  主要观点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立足中国国情与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局部与整体、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等关系。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既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搞好政府自身建设和提高行政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构成原则。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发展水平,其成效与结果将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六大突出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并明确地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不仅指明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而且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步骤。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上层建筑的变革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发展,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因。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即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的阶段,由过去单纯的人员精减、机构合并转到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上来。实践表明,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在这种环境下,各国之间的竞争,既是企业竞争力的较量、国家科技实力的较量,也是经济体制和政府行政能力与效率的较量。因此,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观念,依法行政,减少行政指令,提高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处理行政内外关系的能力,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竞争能力,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通过深化改革,更好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政府的各项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行政管理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先进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状况与行政管理水平直接关联,相辅相成。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也是生产力。只有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阻碍和影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观念、体制和做法,为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通过深化改革,更好地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发展先进文化。要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职能,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同时,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内容,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以及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都包含其中,先进的行政文化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以先进的行政理论、行政理念为主导的行政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深化改革,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我国行政机关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代表人民行使公共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宗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检验尺度。要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问题,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以及腐败现象等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同时,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公共服务手段,健全公共服务法规,从而更加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改革贵在创新。创新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相一致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曾进行过四次重大改革。与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相比较,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按照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机构调整力度,解决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一方面,搞好原有管理体制的调整改革;另一方面,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强化与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关的体制建设,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权限,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精减审批数量,改进管理方式,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立足中国国情与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关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认真吸取和借鉴国外公共管理的有益经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改革的成本,少走弯路;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正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动向。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脱离本国国情,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国外经验;二是关起门来搞改革,对世界发展的新动向、新进展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视为洪水猛兽,不加分析地予以全盘否定。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需要相互协调,配套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国家整体改革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衔接点,也是其他各项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其成功与否、成效大小,对改革全局具有重要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脱离总体改革布局和战略部署,必须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总的改革框架中去思考,认真分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防止“单打一”,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协调推进。同时,要根据行政管理活动在国家整个改革与建设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善于利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整体性地推进各项改革与建设事业。
  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不能有效地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前进的羁绊,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也要看到,同其他改革一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一个利益再分配和再调整的过程,涉及许多部门、许多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妥善安排。既要顾全大局,又要照顾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既要积极推进,又要维护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将不良效应减少到最低。要在法治的范围内依法有序地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行政与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我国十分注重处理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等其他领域改革的关系,处理好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热情,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改革。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
  (执笔:王振海 赵立波 王义)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