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辨证论治与化学疗法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0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辨证论治与化学疗法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大观 辨证论治与化学疗法 袁钟   一种疾病在人体产生,病原是主要因素。但病原进入人体后并不都产生疾病,人'...

辨证论治与化学疗法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大观

辨证论治与化学疗法
袁钟
  一种疾病在人体产生,病原是主要因素。但病原进入人体后并不都产生疾病,人类个体的生理病理特性、心理特性以及所处的环境特性等都影响着疾病的产生和疾病的发展过程。于是,人类在认识疾病时有两种思路:一种以病原为主要矛盾,由此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而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原;另一种以重要症状和体征为主要矛盾,由此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诸多因素,而治疗是针对多因素。后者包括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当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不是某一种主要因素决定而是众多因素综合所致时,辨证论治方法就能发挥重要作用。而疾病的发生发展只是某种主要因素决定时,前者的方法就更明了、准确和快捷。疾病的发生发展通常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不是绝对的和静止的,所以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可考虑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如中西医结合。然而,在人类认识传染病的过程中,大多数科学家通常首先考虑的是其主要矛盾——病原。于是有许多科学家发现了各种疾病微生物,而另一些科学家针对这些致病微生物研究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及药物。其中,德国科学家埃利希创造的化学疗法就是一项伟大突破。
  人类较早就开始寻找对抗致病细菌的化合物,但他们都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能有效杀菌的化合物总是对病菌藏身的有机体产生剧烈的毒性作用。因而科学家的任务是寻找既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又不伤害人体的物质。埃利希在这方面进行了令人兴奋而又艰苦的工作。
  他最初进行一项有关铅毒的工作。结果发现:在铅中毒时,那些被铅毒严重影响的“活的”气管或“膜”在离开有机体后(如在试管内),也会把大量的铅以溶液形式吸收并储存在细胞之中,而这些细胞似乎并没因铅而受伤害。埃利希突然领悟到:机体的某些气管或组织与某些化学物质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或“亲和力”,如果找到这种关系,就可能发现理想的化学物质。他偶然知道,在利物浦热带病学研究所,用一种叫做“atoxyl”的砷化合物能杀死锥体虫,而另有科学家认为“atoxyl”对杀死类似人类梅毒螺旋体的物质也很有效,并且不会危害人体。于是,埃利希高度关注“atoxyl”类的有机砷化合物。
  首先,当时柏林国家环境卫生委员会细菌所所长乌伦霍特的一项研究工作给埃利希铺平了道路。乌伦霍特在与其他科学家的合作中,成功地给兔子注射了梅毒螺旋体。这样,科学家们就可以在被“感染”的兔子身上进行各种化学药物的筛选。埃利希先是在蒸馏瓶和试管里进行了上万次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的组合,并对那些血中含有大量螺旋体的兔子进行实验。最后,他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制得了一种既能杀死梅毒螺旋体又不损害人体的药物——胂凡纳明。
  1910年9月2日,埃利希这位已在两年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公布了他的发现,他的成果引起整个世界的极大震动。他成为化学疗法的奠基人,为传染病的治疗开辟了崭新的道路。正是他教导人们应用科学研究去创造既灭菌又不危害人体的化学药物,并在与病原微生物作斗争的过程中加以应用,从而把医学研究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埃利希等科学家针对致病微生物创立化学疗法,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认识过程,而要全面认识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诸多因素却更为复杂。尽管目前人类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气象学等的进展显示许多可喜的苗头,但要整体把握影响疾病发展的多因素还有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其间,中医的辨证论治仍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可能为今后现代医学在这方面决定性的突破提供重要借鉴。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