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种了四亩地的林老汉,不久前领到了财政部门补贴的一百多元钱。这是发生在新一轮粮改试点县安徽省来安县的新鲜事——补贴补到农民手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6-0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种了四亩地的林老汉,不久前领到了财政部门补贴的一百多元钱。这是发生在新一轮粮改试点县安徽省来安县的新鲜事——补贴补到农民手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

种了四亩地的林老汉,不久前领到了财政部门补贴的一百多元钱。这是发生在新一轮粮改试点县安徽省来安县的新鲜事——补贴补到农民手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

  种了四亩地的林老汉,不久前领到了财政部门补贴的一百多元钱。这是发生在新一轮粮改试点县安徽省来安县的新鲜事——
补贴补到农民手
本报记者 刘杰 何聪
  安徽省来安县邵集乡70多岁的林老汉,家里种了4亩多地,不久前领到了财政部门补给他的100多块钱。“种了近60年的田,没想到老了见个新鲜事,种粮还能得补贴。”
  原来,去年安徽在来安、天长两县展开了“两放开一调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试点。“一调整”就是把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调整为以现金的形式直接补贴给农民。补贴给每个农户的现金,是按照前4年市场价和保护价之间的平均价差,并根据农户的田亩数量、商品粮产量等综合指标计算出来的。“两放开”就是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据统计,2002年两个试点县共直接发放补贴近4000万元,每亩平均补贴25元,每个农户平均获得补贴180元。
  过去通过粮食企业以保护价形式敞开收购农民手里的余粮,间接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对粮农的补贴在流通环节兜了个弯,结果农民不仅只得了较少的一部分,而且卖粮食也比较难。来安县邵集乡姚塘村农民杨定保说起当初卖粮的情形仍有一肚子苦水:当时粮食只能卖给粮站,什么都由他们说了算。有的粮站找尽借口压价,光排队就得等3天,真窝气。现在国有粮食企业态度好多了,增设了28个收购网点,还主动上门收购;另外,200多家经过批准的个体工商户和外地客商大多是上门收购,坐在家里就能卖粮了。而且谁价格高、谁服务好,就卖给谁,不管卖给谁补贴都照得。
  粮食市场自由交易、随行就市看货色,农民看到好粮不光好卖还能得好价,并且种粮补贴一分不少,种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过去撂田,现在要田;过去种常规粮食作物,现在种优质粮。
  杨定保听到村长宣传粮食直补,没有保护价,卖粮自主了,看到优质水稻“丰两优”好卖,价格高,决定在自己的10亩土地上种“丰两优”。2001年他种的全是品质普通、“不费神”的稻种,当时的保护价是每公斤1.02元,年底以每公斤0.9元卖给粮站3250公斤稻谷,挣了2925元。而到了2002年底,卖了3500公斤优质水稻,每公斤涨了一角钱,挣了3500元,还得了国家给的补贴212元。他高兴地说,今年是啥稻种好、价格高就种啥。
  来安县县长孙传权介绍说,实行新的粮食收购政策,使农民有了种植优质粮的内在动力。如今,来安县原来的4000多亩撂荒地都被农民要回种优质水稻了。去年来安县种植“丰两优”一下增加到2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仅此一项农民就增收2500万元。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