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交换的角度看奉献
第5版(视点新闻)专栏: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从社会交换的角度看奉献
中国人民大学 刘海龙
奉献精神属于道德范畴,但也不妨从其他角度来理解,比如社会交换的角度。
奉献源于一种利他的自觉性,在文明程度较高地方,会形成一种链条式的传递
我认为,一种行为要称其为奉献,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涉及本分之外的牺牲;第二,它有一定的价值和贡献。
有人认为,奉献就是一种真诚的内心情感,不用讲价值,只要真心付出就是奉献;也有人认为,要注重结果,要理性地奉献。而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看,这两种观点均有失偏颇。
人们在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长期的社会生活让我们具有了一种交换的本能。比如说,见到一个陌生人,你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可是他反应却非常冷淡,此时一般人的心里都会感到不舒服,从结果看,这就是一种不等价交换给人带来的不悦。
同样道理,个人的奉献有时候并不是一种理性计算后的行为,它是在社会生活的规范下长期积累起来的一种心理冲动。在一个自私自利的社会,个人难以形成这种利他的自觉性。相反,在一些文明程度较高的地方,由于存在大量的社会公益事业,人们也乐于为周围的人提供帮助,这样的环境下,奉献就会成为多数人的自觉行为。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你登山的时候,道中偶遇陌生人,他向你问好,鼓励你加油,会让你精神倍增;因此,在你继续登山碰到其他陌生人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鼓励对方。这是一种链条式的传递,每个人都在付出,同时也在收获,其结果是所有的登山者得利,实现了群体价值的最大化。
奉献也需要激励,如果奉献行为缺乏相应的激励,再次奉献的几率就比较小
乍看起来,奉献是不计回报的。细思量,却不尽然。在交换行为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等价。如果奉献行为缺乏相应的激励,再次奉献的几率就比较小。
那么,奉献行为交换的是什么呢?从个人角度来看,奉献行为如果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人的尊敬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他获得的回报。相反,如果做了好事还引来周围人的非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恐怕很多人都难以做到无怨无悔,也难以持久地做下去。
生活中还有一种现象,许多默默奉献者,不为人所知,但他们仍在付出,并没有觉得吃亏上当。比如,我们常说父母的奉献几乎不计回报,为什么一代代的父母都会这么做?这正是社会交换不同于商品交换的地方,有时交换并不是交换双方的封闭循环,而是开放式的,时间上也会有一定的延迟。每个人都得到父母的恩惠,同时再把这种回报传给自己的子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个人的奉献也得到了“收支平衡”。
许多奉献行为,个人得到感情上的满足,而社会形成了价值的相互传递。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奉献是要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比如在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学生守则中,不再提倡中小学生见义勇为,这既是对弱者的保护,同时也会实现社会收益的最大化。
在我们的社会中,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奉献的社会价值和回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奉献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的自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