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江船艇的“革新迷”——记黑龙江省军区某巡逻艇大队高级工程师杨奇志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专栏:
界江船艇的“革新迷”
——记黑龙江省军区某巡逻艇大队高级工程师杨奇志
马立夫 德信 华鑫
“左舵5”,“5度左”,“把定”,黑龙江上,边防巡逻的水兵全神贯注操作。时而大江波涛滚滚,时而船机隆隆,要不是身边有教官,水兵自己还真以为是在界江上巡逻呢。
其实,这些水兵是在船艇仿真综合训练模拟系统上进行驾艇巡逻训练。这套新的训练装备发明者就是黑龙江省军区某巡逻艇大队高级工程师杨奇志,这项技术革新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说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杨奇志,水兵们个个都竖起大拇指,夸奖他是界江船艇的“革新迷”。
就说他研制开发船艇仿真综合训练模拟系统的事吧,刚接受革新任务,他就如痴如迷地走南闯北,先后5次到上海、江苏、山西等地考察。厂家感到这种设计方案科技含量太高,要求第一期投入设计经费上百万元。杨奇志知道部队很难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便提出了由部队承担一部分技术研制项目联合开发的设想,厂家表示赞同。协议签订以后,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他带领巡逻艇大队技术人员不分昼夜工作3个多月,成功用电脑绘制了2000多公里的电子地图,解决了液晶投影仪精度不够、模拟器后视景系统等13项技术项目,为巡逻艇大队节约经费近80万元。
逼真问题是模拟仿真系统的关键所在。响应型模型、船艇理论构架的模型是要遵循船艇的基本规律设计的,没有坚实的船艇理论基础不行,没有大量的测试数据不行。不用说整个设计程序,就是为了校正模型,杨奇志就先后邀请部队的艇长、造船厂的专家们进行反复论证,并根据界江标志、景物比较复杂,夜雾、大风浪作用因素比较大,界江的岸型、航标的设定颜色、大小尺寸等与内河相比有很大区别的实际,在没有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杨奇志下边防上界江实地采集图像数据数十次,而后输入系统作数据分析。那些日子,他着迷地研究,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多只有4个小时。
科技攻关的路上,难题一个接一个,在机舱部分的设计论证过程中,国内的轮机模拟器都是单机和低速的,搞突破难度大。杨奇志说,要做就做跟实船一样的双机高速机,做一流的。由于柴油机技术采用的是国外工艺,数据大,完成实时仿真运算难度大。杨奇志独创了一套模块式设计方式,通过分解运作,不但攻克了计算机运算的难题,还增设出180种仿真故障。上海情报技术研究所通过国内外技术情报检索证实,目前尚未发现将大型的船舶操纵和机舱操纵两套系统连网互动的仿真系统,称“这项成果具有独创性、超前性、实用性、经济性”。
这是一个跨越季节的船艇实训平台,它的建构,结束了陆军“水兵”训练依赖“水”的历史,也实现了界江巡逻艇大队全方位、跨专业的全天候实训的梦想。
杨奇志的成功,来自他对船艇事业的忠诚和痴迷。他从陆军装甲兵到陆军水兵,无怨无悔。为了掌握船艇喷水泵轴承铸造加工技术,提高工艺精度,他在车床旁一守就是十几天。他的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在技术试验中被刨床致残,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就从医院回到了现场。从工具的形状、尺寸、材料选择,到加工制作,他画了280多张设计草图,进行了近千次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42件巡逻船艇拆装专用组合工具,提高工效3倍以上。
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的鲜花分外鲜艳。几年来,杨奇志主持研制的27项创新成果中,一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72项获三、四等奖,被军区评为装备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杨奇志的名字被录入装备尖子人才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