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今日南宫村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专栏:文明新风
喜看今日南宫村
本报记者 王比学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的南宫村,一个现代文明的新农村。
最近,记者走进了南宫村。几天的采访,记者发现南宫村的村民在思变、思稳、思富,而这里的村领导正是看到了村民这种迫切愿望,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不放松精神文明,谋全村发展先从家庭起步,为南宫村的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和道德动力。
开展德育教育,村委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合《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参与制定了《南宫村文明村民道德规范》,并制成了宣传板,立在村头巷尾。
为了让每一个家庭都参与,在活动中受教育,南宫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争优创先”评比活动。针对当时村容村貌脏乱和村民的私搭乱建状况,开展了“争创环境优美户”活动,每年评选一批“环境优美户”,并为“环境优美户”挂上奖牌。各种创评活动激发了村民们的荣誉感和进取心,使夫妻更加恩爱、婆媳更为融洽、姑嫂相互谦让。汪向荣一家妯娌不和,曾因盖房子一事,闹到锯房柁的地步,第一年没被评上“十星文明户”。村民学校里受到的教育,与邻里相比的差距,让汪向荣感到惭愧。她开始从自己身上找不足,主动和小叔子一家和解,“十星文明户”的牌子终于落在了她家。如今,南宫村“十星文明户”已达到了50%以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安稳,社会才能安定,为此,南宫村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村委会结合全村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南宫村村民自治章程》草案,使村民的工作、生活有章可循。几年来,南宫村没有家庭暴力,夫妻和和睦睦地过日子。
开展法制教育还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村妇代会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全乡第一个法律事务工作站,帮助村民协调、咨询有关法律问题。
法律事务工作站成了村民的好朋友,村民们遇到不明白的事,有地方问了,出现了难解的题,有人帮他们解决了。
法制教育使南宫人树立起了现代守法意识。十几年来村里没有发生过重大刑事案件,村里没有封建迷信,没有黄赌毒,村民们严格遵守村规民约,自觉照章办事。
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不能忽视文化,不能忽视精神生活。今日富裕起来的南宫人追求的是健康文明的生活。
早在1991年,村妇代会就组织了南宫村第一届农民艺术节,激活了村民对健康文化的长久渴望。从此,每两年一次的艺术节,成了全村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盼望的事儿。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幼儿园的孩子,大家自编自导自演,把艺术节搞得热热闹闹。
根据村民的要求,村妇代会还组织村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村民“五个一百”活动,即一百人的秧歌队,一百人的腰鼓队,一百人的木兰扇队,一百人的太极拳队,一百人的健身球队。参加活动的人积极性特别高,文娱、健康活动成了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里成立的大众读书会,是南宫人最爱去的地方。读书会开展的“读大众图书,做文明村民”活动,提高了村民的素质,陶冶了情操。
南宫村的家庭美德教育,推动了南宫村的全面发展。去年,南宫村经济总收入3亿元,年人均收入1.2万元。一颗璀璨的文明之星正在京郊大地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