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商店走时运
第7版(国际)专栏:大千絮语
反恐商店走时运
朱梦魁
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久,有一架民航客机因技术故障曾在纽约城上空低飞盘旋,立即引起市民的极大恐慌。事后,民航公司赶紧说明缘由并表示歉意。尽管事出偶然,但从中可以看出,“9·11”事件虽然已成历史,但人们内心对恐怖活动的惊恐仍挥之不去。
“9·11”事件后,美军虽然打垮了塔利班,却让“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溜了,阿富汗战争的结局就像夹生饭。一年多来,“基地”组织表面上偃旗息鼓,暗中却在重新部署,据说已潜入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一个所谓“邪恶国家”的政权,但并未真正消除对美国的威胁。赤裸的单边主义和典型的双重标准又捅了中东的马蜂窝,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犹如野火后的春草。伊拉克战后,中东的热点更热,恐怖活动又卷土重来。5月中旬以来,一度沉寂的恐怖活动沉渣泛起,从海湾到北非,针对美国和西方的恐怖袭击事件接二连三。“基地”组织日前甚至警告,以后将会有更多的“惊世之举”。
扑朔迷离的恐怖活动令美国的安全和反恐部门顾此失彼,也让美国国内气氛紧张,到处风声鹤唳。“9·11”事件之后,人们见识了什么叫“不对称战争”,什么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纽约人更领教了难以预料的恐怖活动的厉害。在美国,如何防范恐怖活动不只是政府操心,就连老百姓也不敢大意。在反恐咨询和反恐商品双双走俏的美国社会,开办反恐商店和经营民间反恐培训等,成了既时髦又赢利的买卖。纽约曼哈顿区有两名退休的反恐专家弗雷德里克和哈菲,两人认定美国社会的反恐需求能让商家发大财。“9·11”事件之后,他们在倒塌的世贸中心附近的街区开了一家反恐用品商店,取了一个给人信心的店名———“美国更安全”,出售电子监视器、报警装置、各式长短枪支、家用防生化服装和面罩,还有除菌消毒的各类器具,几乎应有尽有。
时下,在美国各大城市,特别是在纽约,此类的反恐用品商店应运而生,招揽花样极富煽动性和说服力。这些商店以看似简单的问题就能让顾客心旌摇动:“你看哪种办法更好:让政府来保护你免遭恐怖袭击,还是你自己保护你自己和你的家人?”“是的,尽管政府已投巨资反恐,可为什么你不自己亲身防卫呢?”“你的邻居已经购置了各种防卫器具,你还等什么?难道你不像邻居那样爱护家庭吗?”而“美国更安全”反恐商店的广告词则更加诱人和直截了当:“这里是你安全的绿洲”;“本店可以给你安全感!”面对这样的煽情和鼓动,美国有财力的家庭势必要增加反恐开支。另一方面,从中也可见那些在反恐商机中淘金者的机敏与狡黠。
基于人们对恐怖活动的心理恐惧,以及对反恐斗争长期性的认识,致使美国举国防范,大至国家要害部门、公共设施,小至家庭和个人。只要人们感到恐怖主义威胁存在,并随时都有发生恐怖袭击的危险,那么反恐商品的生意就不会清淡。用那些反恐用品店店主的话说,“我们并非危言耸听吓唬人,而是要让人们武装和防备起来,做到有备无患。”针对美国社会各式各样的反恐需求,反恐商店一般都雇佣有高学历者和专业人士。在经营商品的同时,这些商店还承接个人和单位的反恐咨询和反恐培训等业务。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政府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美国人这种“反恐得靠自己”的理念,令那些做反恐生意的商家一时间财源滚滚。
今年年初,美国政府决定拨出1000亿美元用作国内的年度反恐预算,其中400亿元给国土安全部,用来保护桥梁、机场和重要公共设施;还有200亿美元的款项用来增设监狱,以备在紧急状态下使用;其余的给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用作搜集情报和监控在美的穆斯林等族群的活动等。伊拉克战后,随着国际间针对美国和西方的恐怖活动的增加,美国再度提高了国内警戒的级别。作为纽约“美国更安全”反恐商店合伙人之一的哈菲博士,最近出版了他的新著《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存在》。此书论述了当前美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在反恐战争看不到尽头的未来,美国究竟会更危险还是会更安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