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弘扬新的学习理念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弘扬新的学习理念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弘扬新的学习理念 刘粤军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一个不断学习、'...

弘扬新的学习理念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弘扬新的学习理念
刘粤军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素质的过程。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弘扬新的学习理念,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文凭和学历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文凭就有水平,有学历就有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要求人们必须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一个拥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如果停滞不前,也会落伍,难以跟上潮流、胜任工作、获得进步。反过来,一些没有较高文凭和学历的人通过勤奋学习,同样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成为人才。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却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走的就是自学之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满足于有文凭,习惯于吃老本,不思进取,结果是不进则退,影响工作和事业。因此,每个人都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实现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的转变,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
  由“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的生存发展提出的要求。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问题非常重视,把它列入发展战略,有的还通过法律形式加以保证。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些人在学习问题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学”永逸的现象还不少见。这是十分有害的。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社会不断发展,学习永无止境。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树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观念,是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
  由“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说明,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比学习内容更重要。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要真正取得成效,不能停留于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科学方法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有些人看起来也在整天学习,但效果却不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方法不对头。有的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有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等等。有三种学习方法值得提倡:一是精读法。宋代学者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精读就是对一些重要书籍反复学习,切实领悟其精髓。二是讨论法。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能够开启思路,激发潜能,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三是总结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应对学习内容进行细化,对学习计划进行检查,看看哪些完成得好,哪些打了折扣,原因是什么,经验教训是什么,今后应怎么办。这样,才能找出规律所在,使学习富有成效。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