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护了山肥了田富了民 池州农户建设生态家园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2-0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护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 池州农户建设生态家园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护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  池州农户建设生态家园   本报合肥12月5日电 记者刘杰'...

护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 池州农户建设生态家园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护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
 池州农户建设生态家园
  本报合肥12月5日电 记者刘杰、何聪报道:作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安徽省池州市,把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作为推进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今全市已有10%的农户建成了生态家园和一批生态庄园,护了山,肥了田,富了民。
  12月1日,记者来到池州市贵池区三范村杨虎家里,杨虎自豪地点亮沼气灯,点燃沼气灶。1999年,他家在政府帮助下建起了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一年能出400立方米沼气,烧饭、照明基本靠它,不用再砍柴了,而以往一年至少得烧2000公斤左右柴。沼气池产出的4吨渣液有机肥施到田里,不用买化肥还改良了土壤,每亩能多收100公斤左右稻。粪便入池发酵后,房前屋后干净了,蚊子苍蝇少多了。在杨虎的示范带动下,三范村除常年外出打工的家庭,都建起了沼气池。
  青阳县丁桥镇齐春生态庄园的陈齐春,承包100多亩荒山开发“猪—沼—果”生态农业,逐步发展到现有80头母猪的猪场,8口12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在荒山上开发了100多亩果园的生态庄园。他告诉记者,“猪—沼—果”模式提高了种养农业的综合效益,每年2000吨的沼肥让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了果子,比市场价高,还抢手。
  池州市副市长李祝安告诉记者,池州市以沼气为纽带,上带养殖业,下促种植业,并与农村改水、改厕、改栏、改厨结合起来。几年来,全市累计培训了568名技术工人,持证上岗,确保建池成功率100%。同时筹集资金近千万元,对农户建成一口沼气池补贴100元至1000元不等。从1999年在15个乡镇48个村试点成功后今年全面铺开,全市已经建成沼气池3万多口。如今,池州市35万农户中已有10%的农户建成了生态家园和一批生态庄园,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56%提高到现在的57.6%,2002年农药用药量比1999年降低了15%。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