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催生大学科——武汉大学学科建设透视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体育)专栏:
新思路催生大学科
——武汉大学学科建设透视
本报记者 杜若原
2003年6月,经过激烈角逐,武汉大学获得“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权,同时得到3000多万元资金资助。
同年,全国第九次学位点审核申报中,武汉大学拿到10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使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总量达22个,跃居全国第四,其中文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居全国第二位。
从教育创新的高度建学科
2000年8月,四校合并组建新武汉大学。新武大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专业布点广泛、综合实力强的优势,跳出学科建学科,将原来四校的49个院系调整为28个学院,并积极推动资源重组,加强学院之间的联合办学,调整和建立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
为建成中西部最好的大学,新武大站在教育创新的高度,破除旧有观念和体制,重新策划、部署学科建设。党委书记顾海良说:“合校后,我们顺应高校功能的转变,更加强调科研、强调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这是武大办学理念的一次跨越。未来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武大要立足于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知识、人才、技术等支持。我们应该按照这个思路来建设学科。”
2002年9月,武大召开专门的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并确立了“大学科建设”的概念,大学科包括导师队伍建设、研究方向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教学与科研水平、社会服务以及重点基地、实验室建设等诸多方面。该校紧紧抓住“十五”和“211”建设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建设,进一步打破学科、院系壁垒,推进相关学科、学院和专业进一步整合,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反映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需求的新兴应用型学科,积极探索设置交叉学科。
经过几年的努力,武大形成了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两翼齐飞、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相辉映的格局。
学科建设频出大手笔
“十五”期间,利用国家“211工程”项目专项资金并自筹资金,武汉大学学科建设频出大手笔。
产生新型学科是实施“大学科”战略的一大任务。据统计,武大近年产生新学科40多门,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型学校。武汉大学通过学科调整和学院重组,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农、工、医界限,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能源科学和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空间地球科学等学科领域里形成众多的“生长点”。武大商学院与法学院联姻产生的WTO学院,既有法学,也有商学,应用性很强,毕业生成为国内人才市场的抢手货。
武汉大学还坚持用现代科技的理论和方法改造老学科,收到显著成效。测绘是武大的一张名片,在亚洲有着不可代替的位置。传统的测绘学依赖的是光电和机械,随着计算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及测绘遥感等新兴科学和技术的应用普及,测绘学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武大不失时机地运用这些最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测绘学科,使测绘学科重现勃勃生机,并继续保持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此外,武汉大学通过引进人才、打造团队、建设基地,促进学科建设良性发展。由病毒学专家田波院士领衔组建的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已引进一批在艾滋病病毒侵染机制等领域取得杰出成绩的博士。信息技术研究所荟萃了王高峰、周怀北博士等8名清一色由硅谷归来的信息专家。水电学院引进“长江学者”张仁铎教授后,该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36人,正副教授125人,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
“大学科”促进跨越式发展
理念的跨越带来实质的跨越。实施“大学科”战略,武汉大学捷报频传。3年前,武汉大学有国家一级学科11个,188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99个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如今,武大已有22个一级学科、143个二级学科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17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3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个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第二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经过3年合并重组,武汉大学形成了完整的学科链,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应用紧密结合,产、学、研协调发展,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的步伐明显加快。近几年,武汉大学科技成果开发转让每年为湖北省国民经济新增产值50多亿元,其中如红桃K、氨基酸、高能电池、多媒体软件技术、臭氧技术等,已形成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武大研制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在全国推广达800多万亩,生物固体农药BT在山东、安徽和湖北推广使用达1000万亩,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2003年,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武大携带88项高新技术成果参展,成交金额达3.2亿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