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1959年9月27日人民日报第8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70-01-01 08:0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大搞园田化 旱涝保丰收 山东农民平整土地修筑畦田'...

第8版()
专栏:

大搞园田化 旱涝保丰收
山东农民平整土地修筑畦田挖掘渠道为小麦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讯 山东各地结合深耕深翻土地,平整土地,修筑畦田,挖掘渠道,大搞田园化,为明年小麦打下旱涝保丰收的基础。现在全省数百万秋种大军,奋战田间。到9月19日,全省已翻耕土地三千一百多万亩,播种七百四十多万亩。据聊城、临沂、昌潍、济南等四个地区统计,深翻地已经平整的地面达九百多万亩,修筑畦田、渠系的有七百多万亩。进展较快的聊城专区,大搞土地平整化、畦田标准化、渠道系统化的“三化”工程,全区已经翻地五百多万亩,其中有三百多万亩符合畦田标准化的要求。
山东人民从历年来特别是今年小麦大丰收的事实中,深深体会到园田化在充分发挥地力、发展水利效能、全面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保证增产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临沂专区郯城县码头人民公社繁荣生产队,去秋已有三百亩小麦实现了园田化,灌溉方便、浇水均匀,今年平均亩产四百五十四斤;而有水浇条件没有整成畦田的六十六亩小麦,由于浇水不便、不匀,同样管理措施,亩产二百八十斤。聊城地区在大搞园田化运动中,采用回忆对比的办法,启发广大社员算了园田化的好处账。如去年在园田里浇一次水,每亩只用一点一十六个工日,三十方水,浇的又透又匀;没有畦田的地浇一次水,每亩须用三点二个工日,五十方水,浇的不透不匀。全区依此计算,如果把五百四十六万亩丰产麦,全部实现“三化”,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就可省工一千多万个,省水数亿方。今年山东全省,增加了灌溉面积一千三百四十六万亩,连同以前的灌溉面积达七千一百多万亩,同时今冬明春又要大搞水利,随开发还要随利用,但是土地平整等田间水利工程,却远远跟不上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中共山东省委和各级党委根据过去增产经验和今年水利建设发展的情况,计划在全省七千万亩小麦面积上,把其中一部分丰产田实行园田化,一部分要求达到畦田化。
各地人民公社在进行这项工程时,都根据地势、土质、水源等条件,作了全面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安排水利系统,打破县界、社界、互相协作,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园田化的一般标准要求是:渠连渠,方连方,蓄灌排泄都管用,大小渠道连成网;地平如镜,埂直如线,就埂做路,四通八达,保证旱涝都丰收。具体操作上,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在一般平坦的土地、机灌区或自流灌溉区,畦埂要宽些,畦身要长些;在地势不平或提水灌区,畦埂要窄些,畦身要短些。聊城专区各县把全区五百四十六万亩丰产田划分为十六个丰产区,一百八十个千亩丰产方,二千五百多个百亩丰产片,方方块块皆成畦。临清市老赵庄公社通过整地打畦,还消灭了一百六十条小道,扩大耕地三百亩。
各级党委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层层设点,作出样子,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使园田化运动,随着三秋工作的开展,迅速形成高潮。在“白天晚上轮番干,种好小麦夺超产,迎接建国十周年”的口号下,干部群众一齐上阵,到处形成社与社、队与队、人与人之间你追我赶齐争上游的热烈竞赛局面。临沂专区在沂水、郯城召开现场会议后,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竞赛烈火燃遍全区。沂水县投入园田化竞赛运动的有四十万劳力,在田间搭起一千九百多个战棚,有六万多人吃住在田间,迅速整好了十六万亩土地的渠道工程。郯城县白河公社全社七千户,已有五千八百户订出竞赛计划。临沂市将全市划分为八大战区大搞园田化,区区都有县委书记或常委挂帅。
广大干部社员在园田化运动中,发挥了苦干和巧干相结合的精神,创造和改制了许多先进工具,使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如菏泽县创造的筑畦器,两人操作,一个牲口牵引,八小时做成畦田九十六亩,能顶六十人干一天。在平整地面和操作过程中,也研究出很多好办法。如根据地形规划,分段整平,当中高的地,从中间向两头整,高洼不平的地削高填洼,都有效地节省了劳力,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胡雷、宫玉昆) Wir品论天涯网


第8版()
专栏:

我国粮棉生产比翼高飞
九年粮食增长一点三倍,棉花增长三点七倍
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定的1962年的粮食生产指标已经提前实现。我国粮食增长的速度,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远远抛在后头。
据新华社26日讯 新中国一成立,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我国的粮食生产,以空前未有的速度,直奔高峰。从1949年开国时候的二千一百六十二亿斤,到1958年,便跃进到五千亿斤。短短九年,增长了一点三倍!实现了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1962年的粮食生产指标。
九年来我国粮食的平均递增率是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的。从1949到1958的九年中,我国粮食每年平均递增率是9.8%。而美国是2.5%,法国是3.2%,日本是2.2%,英国则根本谈不上什么“递增”了。我国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速度,也压倒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1958年全国粮食作物的平均亩产量,比1949年提高了93.7%,平均每年递增率达到7.6%。我国九年来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总增长幅度,比美国将近高一倍半,比日本多三倍以上,比法国大两倍多,超过英国十七倍多。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我国粮食的增长速度,已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生动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逐步改变了以往的发展规律。原来的低产区很多已经变成高产区,缺粮区很多已经变成余粮区。历史上一向缺粮的河南、广东、贵州、福建等省,都已经先后成为余粮省。贵州省解放前,是有名的人穷、地瘦、山高、田少的地方,年年粮食不能自给。解放后,在党的领导和鼓舞下,广大群众表现出人穷志气高的风格,很快地改变了落后的耕种方法,粮食产量大增,在1955年粮食不仅达到自给自足,还有余粮外运。
原来的产粮区产量也有提高。四川盆地已经连续九年获得了大丰收。淮河流域大部分已成为我国稻麦两熟的产粮区。长江三角洲的苏州地区和韩江三角洲的汕头地区,已成为全国有名的高产区。
十年来,有大片荒地翻了身,成为新的粮食生产基地。从“北大荒”到海南岛,从新疆到云南,几千年来没有人烟的原始荒原上,如今诞生了许多大农场。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稻麦产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最久。但是解放前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到1949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已缩小到三亿八千多万亩。解放后,随着水利灌溉事业的大跃进,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958年,全国稻谷种植面达到四点九亿多亩。小麦的产量跃进幅度也很大,1958年小麦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一倍以上。我国农业传统上南方是水稻产区而北方是小麦产区。据说这是雨量等气候条件决定的。但是,十年来,水稻北上,小麦南下,稻、麦种植区都大大地扩展了。现在水稻一直发展到北纬五十二度的黑龙江畔和世界屋顶的帕米尔高原。同时,小麦的种植向南发展到了亚热带云南省的红河流域。
我国粮食生产,在大跃进的道路上,低产变成高产,灾年变成丰年。小麦,向来被人们认为是低产作物。今年,据陕西、河北、河南、江苏四省统计,就有六十五万亩小麦亩产高达五百斤,更不要说哪些千斤以上的高额丰产试验田了。十年来,我国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1954、1956年和今年,同我国历史上的灾年相比,都够得上是大灾年。就在这些大灾年,我国粮食生产也是向上增长的。今年旱灾特重,我国夏收粮食的产量比去年大跃进又增加了二十五亿斤。
新中国成立以来,六亿五千万中国人依靠自己粮食生产的发展,不再进口粮食。全国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却比过去吃得饱,吃得好。每年,我们还把节余的一部分粮食出口,为国家提供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外汇。
“千条万条,党的领导第一条;千计万计,群众路线第一计。”这是我国粮食生产高速度发展的动力泉源。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亿万劳动人民,以敢于扭转乾坤的大智大勇,改变了我国粮食的发展历史,在短短的十年间,新中国粮食的增长数量,就胜过了旧中国的几千年。
现在,全国人民公社响应党的八中全会号召,反右倾,鼓干劲,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超产运动,满怀信心为实现粮食生产比去年增产10%的光荣任务而斗争。
全国棉花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8.8%,单位面积产量递增9.5%,这个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一向号称“世界产棉第一位”的美国
据新华社25日讯 我国的棉花生产,十年来得到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末一年——1952年,全国的棉花产量就达到二千六百零七万担,比战前年产量最高的1936年增加了53.6%。到1958年,全国棉花又跃增到四千二百万担,相当于解放初期1949年的四点七倍。全国棉花生产的飞跃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主要依靠进口外棉解决人民和纺织工业用棉的情况,大大促进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解决了我国人民衣着和用棉的需要。
我国是有一千三百多年植棉历史的国家,有非常广阔的宜棉土地,广大农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但是,在解放以前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旧中国,棉农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掠夺,棉花生产一直得不到发展,到全国解放前夕,我国棉花生产已经处于残破不堪的局面。1948年的棉花总产量仍然在三十年前的1919年的生产水平。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棉花生产。在1950年到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国植棉面积增加了一倍多,单位面积产量增加44.4%,因而使1952年的棉花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一点九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虽然全国棉田的种植面积没有增加多少,但由于单位产量的提高,到1957年,棉花的总产量已比1952年提高了26%。而在1958年,棉花生产更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大跃进。这一年,全国棉花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比1957年提高了29%,从而使总产量增长到四千二百万担,比1957年增加了28%,一年间的增长速度,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增长速度。
我国解放以来棉花生产的迅速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在九年中,全国棉花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8.8%,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年递增9.5%。这个增长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一向号称“世界产棉第一位”的美国。美国的棉花产量从1866年八百四十四万担增到1894年的四千三百四十四万担,共用了二十八年,平均每年只递增6%。近九年来美国的棉花生产更是每况愈下,1958年的棉花总产量比1949年还下降了28.1%。
十年来,我国棉花的品质也在不断提高。由于良种的普及,全国棉花平均纤维的长度已由1950年的二十一点九六毫米(国家收购的全部商品棉的平均)增加到1958年的二十七点五毫米左右。
解放以后棉花生产的巨大增长,为纺织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棉。由于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的衣着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1959年全国每人平均棉布消费量比1949年增加了一倍多。
在发展棉花生产中,全国广大棉农在党与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积极改革耕作技术,采用先进的生产经验和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
今年,棉区人民公社普遍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同时还开辟了许多大面积丰产棉田,棉花生产势将超过大跃进的1958年。 Wir品论天涯网


第8版()
专栏:

萍乡战胜五十年来大虫灾
晚稻生长良好可以超过早稻
本报讯 江西萍乡县四十万群众苦战六十天,战胜了近五十年来最严重的虫灾,为全县的超产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个县去年9、10月间气温高,去冬今春霜雪少,这种自然状况便利了害虫的繁殖和生长。今年的虫害比已往任何一年都面积广、密度大、种类多,虫害危及的范围占全县晚稻一半以上。
中共萍乡县委根据“治早、治好、治了”和“防重于治”的原则,火速地采取了组织措施。建立虫情预报站,组织商业、手工业部门到外地采购灭虫药剂,赶制各种药械工具,很快地组织起了四十万人的灭虫大军,投入了战斗。此外,还建立了灭虫联防机构,以便协同围歼。各个公社的社员们以战斗的姿态,参加了捕灭虫害的斗争。他们用铲光田埂和烧掉杂草等办法,改变了有利虫害蔓延的自然环境。同时,给禾苗打预防药水,铲除与虫害田相连接的杂草,保护好田。白天用人工扑打,夜晚用灯火诱杀。六十天的灭虫斗争,全县共洒各种杀虫药水五百多万斤,平均每亩达到十斤。点燃火把、油灯五十万处,平均每亩田一处,使二万亩被螟虫危害的晚稻复活生长,另外二十多万亩未遭虫害的晚稻也全部打过三次预防农药,防止了虫害。今年全县虽有半数晚稻发生虫害,但估计产量仍然可以超过早稻。
除虫斗争自始至终地贯彻了节约的原则,发动了有经验的老农献计,并总结与运用了土法灭虫经验。许多公社组织药店和能识别药草的老人,上山采集了几十种药草,制成了三百九十多万斤土农药。各个公社还制出了大批竹筒水枪,代替了喷雾器。全县单农药和农药机械两项就节省了一百二十多万元。
今年萍乡县能够战胜严重的虫害,重要原因是县委、公社党委、大队支部都做到了书记挂帅,深入田间指挥作战。通过展览各种虫害标本,组织群众到虫害严重的现场去参观,计算虫子繁殖效率等等,提高了干部和群众对虫害的认识,坚定了灭虫必胜的信心。由于人民公社范围大,便于队与队社与社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协同作战。有利于在全社范围内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如在灭虫开始时,各公社的商业、手工业和文教部门在公社的统一领导下投入了灭虫斗争。商业部门组织了近千人参加灭虫,还派了大批人员到各县采集了九十多万斤化学农药,满足了灭虫所需的药剂。许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也都自动组织起来,参加了这次灭虫工作。手工业部门为支援农业生产,赶制出大批灭虫药械,保证了灭虫斗争的胜利。(附图片)
河南?县葛岗公社麦田已做到“垅直如线,土碎如面,地平如镜”
 董魁诚摄 Wir品论天涯网


第8版()
专栏:

邯郸专区大搞农田水利建设
保证麦地都能灌上水
据河北日报消息 河北邯郸专区各人民公社正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决心把小麦种在水地上,争取明年夏季更大丰收。
邯郸专区计划秋种小麦九百万亩,计划产量要比今年实产量翻一番。中共邯郸地委认为,实现这个跃进计划,首先要保证把小麦种在水地上。因此,决定在做好“三秋”工作的同时,迅速掀起一个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各地都认真执行了地委的指示。为了解决当前任务大、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各人民公社都科学地安排了劳动力,采取了划分战线、组织农田水利建设专业队和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工程之一的民有渠疏浚工程,原计划到10月5日完工,为了提早发挥工程效益,磁县、曲周、巨鹿、永年等四个县动员了两万多名民工,展开了高工效竞赛,从9月5日到12日,就完成全部工程的40%多,预计到9月底即可全部实现扩建计划。这一条渠道扩建后,预计能多浇一百多万亩麦地。历年因干旱不能保证小麦丰收的南宫县坝营等六个公社,共抽出三万多人,投入修建民兴渠的工程。现已挖渠一百二十多里长,浇地二十多万亩,工程全部完成后,可使一百二十万亩旱地变为水田。
全专区到9月15日,已疏浚干、支渠道三百七十九条,机井掏沙近千眼,正在新打的机井还有二百多眼;新开和扩建渠道二十三条,长达六万多米;另外,岳城、马河等六座大中型水库也正在继续动工或准备动工。
在这次大修农田水利工程中,各县县委和公社党委都由书记挂帅,深入第一线,具体指导水利建设运动。各级干部都深入工地,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想办法,大搞工具改革和技术革新,开展高工效运动,大部分工地都做到了运土运石车子化。
现在,各地水利建设大军正继续战斗,要在9月底基本完成九百万亩麦田的水利化。 Wir品论天涯网


第8版()
专栏:

安徽改革三秋工具成绩大
新制和改制大量深耕犁和水稻收割器
据新华社合肥电 一个以秋收、秋种、秋耕为中心的工具改革运动正在安徽省全面展开。广大干部和社员学习了八中全会文件后,干劲更大,信心更足,迅速地掀起了三秋工具改革高潮。截至9月14日统计,全省已新制和改制各种深耕犁四十四万六千部、改良耙十三万六千部、密植耧十四万六千部、水稻快速收割器三万七千部,还添制镰刀等收割工具六千多万把。
为保证明年夏季大丰收,8月中旬省委曾专门召开了秋种会议,对三秋工具的准备,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布置。各专区、市也都分别召开了三秋工具现场会。蚌埠专区在召开的三秋工具现场会上,除评出滑道绳牵引机、深耕犁、水稻快速收割器等先进工具,要求推广外,还着重批判了某些人的右倾情绪和保守思想,推动了工具改革工作。
现在,安徽省各县、社农具厂、机械厂都集中大批铁、木工突击制造和改制三秋工具。芜湖专区已有一万一千三百二十个铁木工专搞三秋工具。舒城县采取清理仓库、利用代用品、社、队相互调剂等办法,解决了原料不足的困难。凤阳、凡昌等县举办了短期技术训练班,提高铁木工的制造技术和社员的使用技术水平。
各地在工具改革中,新的创造不断出现。如蚌埠专区各县平均每星期就创造新工具七十一件。蚌埠市郊区东风机械厂职工试制成功了电犁,又继续苦战三天,将柴油机改造成为动力牵引机。 Wi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